美歐峯會聯合聲明對中國問題表態複雜,外交部: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北京時間15日晚10時30分,法新社發出美國總統拜登抵達瑞士日內瓦的消息。“有聯合聲明嗎?出什麼問題了?”在拜登的上一站比利時布魯塞爾,記者們此時仍在焦急詢問有關美歐峯會聯合聲明的情況。當天早些時候,拜登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舉行他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的首次美歐峯會。雙方最高調宣佈的成果是,就長達17年的空客和波音補貼爭端達成“休戰”協議。拜登稱美歐“將共同挑戰和對抗中國在該領域的非市場行為”。然而,美歐之間的貿易爭端遠未因此告終。美歐峯會結束意味着拜登歐洲之行中“拉攏盟友”的部分落幕。從美英峯會、G7峯會到北約峯會、美歐峯會,拜登從這一趟歐洲行中得到幾份寫上“中國問題”的聲明,卻也將美歐以及歐洲國家之間的分歧擺在世界的聚光燈下。“一國或一個國家集團號令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對於美國基於“小圈子”利益搞“集團政治”,以意識形態劃線打壓不同發展模式,甚至混淆是非、轉嫁責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説:“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美歐想為數字世界定規則

美歐峯會於歐洲中部時間15日中午開始。法新社報道稱,在北約峯會和前往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之間,拜登在歐盟總部停留兩小時。他希望在與普京見面前得到歐洲的廣泛支持,並繼續推進聯合應對中國崛起的議題。但布魯塞爾更希望迅速結束歐美之間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與特朗普時代徹底説再見。

“美國回來了……我和我前任的觀點非常不同。”拜登15日一見到馮德萊恩和米歇爾,就急着與特朗普劃清界限。比利時歐洲新聞網報道稱,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關税和民主是此次美歐峯會的關鍵議程。美歐宣佈將成立一個疫苗工作組和一個高層氣候行動小組。

直到北京時間16日凌晨,美歐峯會才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對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承諾。歐盟官方新聞網站EURACTIV根據聲明草案報道説,對於中國,聲明説,歐美希望就“包含合作、競爭和系統對抗要素的多層次對華方式”進行密切磋商和合作,比如一起討論“侵犯人權”問題。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國議題的提問時,馮德萊恩首先強調,在氣候變化等領域,中國是合作伙伴。她説,在經濟領域,歐盟與中國是競爭對手。但在人權領域,歐盟與中國是“系統性對手”。  

馮德萊恩15日在記者會上宣佈,歐美將成立一個跨大西洋貿易和技術委員會,該委員會將討論人工智能、網絡安全風險、清潔能源技術等環境問題,在前期將優先關注半導體等最為緊急的議題。德國《商報》評論説,歐盟和美國正在為數字世界制定新規則。歐洲新聞網報道稱,該委員會的最終目標是確保現有和未來的技術遵循西方的民主價值觀,而不是遵守由中國決定的規則。

在被問到拜登對歐盟總部的訪問時,趙立堅15日表示,美國試圖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針對中國的小圈子。中方認為,中歐是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不是制度性對手。中歐之間的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多於分歧,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不被別國錯誤的對華政策綁架。

為了加大拉攏歐盟的籌碼,拜登15日宣佈,結束美歐之間就波音和空客的補貼問題所引發的貿易爭端。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非法補貼各自航空巨頭。今年3月,美歐同意暫停徵收總額為115億美元的懲罰性關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5日説,雙方同意將暫停期延長5年。拜登在峯會後的一份聲明中説,美歐延長“休戰”協議有助於對抗中國競爭。

德國新聞電視台報道説,馮德萊恩稱雙方關係掀開“新篇章”,是合作而非訴訟。然而戴琪警告稱,該協議對歐盟可以向空客提供的補貼進行了限制。如果歐盟國家的補貼越過“紅線”,美國將重新徵收數十億美元的關税。

“新和諧,老問題。”德國電視一台評論説,峯會前在布魯塞爾可以聽到許多善意的話語,但在貿易問題上,歐美利益大不相同。與波音和空客的補貼相比,更困難的爭論焦點是特朗普在2018年對歐洲夥伴徵收25%和10%的鋼鋁關税。美國政治新聞網稱,如果拜登同意取消鋼鋁關税將是美國善意的決定性信號,但他的回答是:“我需要時間。”德國新聞電視台稱,顯然,貿易爭端未來仍將是歐美關係最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普京:北約是冷戰產物,還留着做什麼

“我們不會對誰形成‘系統性挑戰’,但如果誰要對我們進行‘系統性挑戰’,我們不會無動於衷。”法新社稱,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15日就北約峯會公報涉華內容作出“憤怒”回應。趙立堅説,北約歷史上劣跡斑斑,自己欠賬累累,多次給世界帶來戰爭與動盪。中國人不會忘記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的歷史慘案,這是北約欠中國人民的一筆血債。

長達14.4萬字的北約公報包含79條內容,第55條和第56條集中提及中國。《華爾街日報》15日稱,“中國”一詞在北約公報中被提到約12次,這與以往北約峯會幾乎沒有提及北京的情況有所不同。15日的公報雖然稱北約將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中國保持建設性的對話,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方面與中國接觸,但以“脅迫性政策”“迅速擴大的核武庫”“軍事現代化不透明”等詆譭中國。

北約峯會公報還63次提到俄羅斯。俄羅斯《消息報》稱,北約特別擔心俄羅斯與中國在軍事領域進行合作,包括中國參與俄在歐洲—大西洋地區的演習。俄新社15日報道説,普京14日在接受美媒採訪時批評北約是“冷戰殘餘”。他説:“北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現在還留着做什麼,不是很清楚。曾經有一段時間,談到北約轉型的事情,現在北約好像已經不記得了。”

即便在北約內部,對於被拉入一場新冷戰也充滿警惕。香港《南華早報》稱,各國領導人希望避免給與中國的激烈競爭貼上“新冷戰”標籤。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抵達北約峯會會場時説,他不認為談判桌上有人想捲入與中國的“新冷戰”。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匈牙利反對任何形式的冷戰。他説:“我今年58歲,但在冷戰中度過26年歲月,相信我,這很糟糕,所以不要那樣做。”

蘭德公司國際防務問題專家何天睦對“美國之音”説,在中國問題上,最容易的部分已經達成——發表公報批評中國構成“系統性挑戰”,困難得多的是如何在實質行動上達成共識。法德領導人在峯會之後的表態印證了這一判斷。“德國之聲”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説,北約將中國列為威脅的決定“不應被誇大”。“如果你看一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合作,那你不能輕忽中國,但你也不能過度評判中國。我們需要找到正確的平衡。”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聚焦中國不應分散對北約核心及其他眾多挑戰的注意力。他強調,北約是一個軍事聯盟,而與中國的關係是更廣泛的。

美國的做法“看起來更像新殖民主義”

隨着15日美歐峯會結束,拜登歐洲之行中“拉攏盟友”的部分宣告結束。效果如何?《華爾街日報》認為,G7和北約接連對華髮難,標誌着民主國家正集體轉向尋求與美國聯手應對中國。但更多媒體持謹慎樂觀態度或相反意見。

CNN稱,拜登向G7和北約施壓,可歐洲領導人謹慎行事,他們仍不願被美國拖入一場攤牌。《紐約時報》評論説,拜登認為,中國的崛起是美國及其盟友面臨的主要挑戰。雖然北約可以發揮作用,但與中國有着深厚貿易關係的全球最大經濟集團歐盟也可以發揮作用。歐盟對中國的看法變得更加強硬,但在歐洲人眼中,中國並不是華盛頓所認為的“重大威脅”。

美國企業研究所專家施密特對“美國之音”説,讓歐洲國家在涉及中國的戰略問題上反轉立場不是易事。一個原因是,過去美國兩屆政府都弱化了與歐洲和北約的關係,現在需要重建信任。

“在北約如此糟糕地結束其在阿富汗20年的軍事行動後,西方國家是否還想在亞洲作戰?”俄羅斯今日政治網援引德國政治學家亞歷山大·拉爾的話稱,將世界分為自由民主國家和其他國家,通過對抗甚至軍事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看起來更像新殖民主義。歐洲人決定服從新的羅馬“皇帝”拜登嗎?這將摧毀全球化和脆弱的世界經濟體系,乃至聯合國。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德國特派特約記者張朋輝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

閲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7 字。

轉載請註明: 美歐峯會聯合聲明對中國問題表態複雜,外交部: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