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故事來源於讀者投稿。
為了方便敍述採用第一人稱。
我大伯65歲,為了兩個兒子奮鬥了一輩子,最後兩個兒子都給人家當了倒插門。
我大伯因為這個幾乎很少出門。我們家裏的任何聚會,他都不參加。有時候,很近的親戚家裏有了白事或者紅事,我大伯就讓我爸幫他隨個份子,他從來不去。
我爸每次提起我大伯,都恨透了我大伯母。他從沒結婚的時候,就跟我大伯母形同陌路了。
我爸説:“你大伯這個人忠厚老實,善良了一輩子了,就是因為娶了你大伯母,才過成了這樣。你們以後娶媳婦,一定要給我記住了,絕對不能娶太窮人家的女兒。這種太窮的人家,一般都是有問題的,不是全家太懶惰,就是全家思想有問題。”
我大伯比我爸大5歲,我大伯娶媳婦的時候,我爸還在上大學。那時候,我爺爺不同意這門婚事,他覺得我大伯母的父母上不了枱面。可是我奶奶非願意這門婚事,我奶奶覺得我大伯母長得高,長得好看,楊柳細腰的。我奶奶跟我爺爺吵架:“你怎麼那麼勢利,她家裏是窮,可這姑娘多能幹。咱們相人家姑娘,又不是相人家孃家。”
後來,我奶奶幾乎後悔死了。
有一年家庭聚會,我大伯喝多了,一直哭,問我奶奶為什麼給他娶了一個這樣的媳婦。我奶奶當着我大伯的面,不服輸,她説:“人家怎麼了,給你生了兩個兒子。”
可不當着我大伯面的時候,她抱着我媽哭的昏天暗地,覺得她毀了自己的兒子。我媽跟我説:“其實你奶奶可後悔了。可她能説什麼。有兩個孩子,還得讓你大伯過下去。她就只能往好裏説。”
在我大伯和我大伯母婚姻這件事上。我媽是旁觀的,她保持了寧毀一座廟,不拆一樁婚的態度。而我爸堅定地認為我大伯母就是毒瘤,要是早點讓我大伯離了婚,我大伯就是一輩子單身,也會比現在強。
我大伯結婚的第一年,家裏分給了他們兩萬的存款。我大伯母所有的彩禮錢,都是留在孃家的。她一分錢都沒有帶回來。她説:“那些錢,我父母先幫我存着。”
這一存,就存了一輩子。
可能我大伯母過窮日子過慣了,一下子有了2萬的鉅款,就飄了。她開始不斷地買新衣服,買新鞋,給自己買,給她父母買,就是不怎麼給我大伯買。
我爺爺那時候開廠子,我大伯是股東。我大伯到了年底才能分紅。可,我大伯還沒有分紅,我大伯母就已經把錢預支了。
那時候,我大伯母的孃家人都覺得我大伯母嫁得好,不斷地給我大伯母要錢花。而我大伯母,只要別人給她借,她就借。她覺得別人借她的錢,是看得起她。
我爸他們家裏所有的人都是很低調的,即使家裏開了廠子,也是很節省簡樸的。我大伯看到我大伯母這麼花錢,接受不了。他覺得,有錢也不能這麼花。可我大伯母覺得:“錢就用來花的。”
我爺爺那時候,對我大伯母的總結是:“不管多少錢到了她手裏,她只要不揮霍乾淨了,她是不會甘心的。”
我大伯日子過得不舒心,每年到了年底分紅,不僅沒錢,還要欠我爺爺的錢。他怕拖累家裏,一下子就退股了,然後開始自己出去打工。
他的想法是,家裏沒錢了,我大伯母也就不花了。可是,我大伯母家裏沒錢了,借錢也要花,也要保持她“有錢”的面子。
我爸説:“窮人乍富,她就託不住你大伯這點福氣。她見到幾萬塊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叫什麼了。真是越窮越虛榮。”
我奶奶為了幫我大伯過日子,親自過去照看他和我大伯母的生活。我奶奶發現,我大伯母所有的鞋都是隻穿一次的。只要髒了,她就懶得刷,時間長了,就難看了,她就扔到垃圾桶。我奶奶每次都給她撿回來,給她刷乾淨,給她放好。
可是,我大伯母每次都只想買新的,根本不想穿舊的。
我奶奶為這些事,去找了我大伯母的父母。她的想法是,咱們都是農村人家,過日子還是要節儉一些。然後,我奶奶發現,她父母也是那種人,越是沒錢吧,越是窮大方,越是窮講究。
大冬天,水果很貴。那麼他們就非得去買水果,好彰顯自己過得好。其實,他們欠了很多錢,每年過年都有人給他們要賬。他們沒錢還別人的錢,但是卻有錢大吃大喝。
人家明明過得很差吧,但是就喜歡穿金戴銀,就喜歡穿新衣服。當然,他們的金銀,他們的新衣服有很多都是我大伯母提供的。
我奶奶從我大伯母家回來後,就絕望了,不再幫着我大伯過日子,而是讓我大伯不要把錢都給我大伯母了。
然後,我大伯母就找到我奶奶家跟我大伯吵架了,她孃家的弟弟也去了。兩個人還動手打了我大伯。我爸看到自己的哥哥被打,當時就火了,要加入戰局,被我奶奶按住了。
那一次,我爸爸跟我大伯母一家徹底成了仇人。
我奶奶説:“那時候,你大伯母已經生了一個兒子了,肚子裏還有一個。總不能讓孩子沒有媽吧。”
後來,我大伯就開始在外邊打工,一年也不回家幾次。我奶奶在家幫我大伯母帶孩子。我大伯母早上從不做飯,都是買着吃。她也不愛給孩子洗衣服,都是買。因為手裏沒錢,她就開始給我奶奶要,給我爺爺要,每次都是説要給孩子買這買那。
她每個月都會給我大伯打電話要錢。我大伯要是不給,她就故意不給孩子吃飯。到最後,她就開始撒謊説:“孩子生病了,要去醫院。”
我大伯家的孩子,剛會説話的時候,就會裝病給我大伯要錢了:“爸爸,我難受,不舒服。”
我大伯沒辦法,就只能給她錢。有時候,我大伯母錢不夠花了,還會找我爸媽借錢,找我們家裏的親戚借錢,或者是直接在商店賒賬。
反正每年,我大伯掙的錢,幾乎一分也攢不下。而我大伯的兩個兒子也越長越大。那兩個孩子怎麼説呢?
用我爸的話:“從小就被她媽媽洗腦了,覺得她爸爸沒本事。覺得爺爺奶奶不夠好。反正,都是仇恨爺爺奶奶,只覺得姥姥姥爺好。”
那兩個孩子都沒上大學,出去打工也掙不了多少錢。後來,我大伯母的父母就給他們找了倒插門的婚事。
我大伯母后來直接住回了孃家,我大伯自己住在自己家。他跟我爸説:“我給孩子拿不出錢來,也做不了孩子的主,他們願意,我也沒辦法。我這輩子,也沒少掙錢,別人一年掙3萬,我一年掙5萬,愣是養不起家,我能怎麼辦。”
我大伯這樣想。可我大伯母完全不這樣想。我大伯母覺得她這輩子過得挺值的:“我雖然沒錢,什麼也吃過,什麼也喝過,什麼也見識過。”
至於她的兩個孩子,她的話是:“那是男人沒本事。”
反正到現在,我大伯母依舊到處説,她兩個兒子給人家倒插門都是我大伯無能。
可能因為我大伯的教訓太慘烈,我們全家的孩子,除了我大伯的兩個孩子,就連我奶奶孃家的孩子,都知道,以後絕對不能跟很窮的人家結親。
一定不能跟很窮的人家結親嗎?
這件事要分開看。要看你結親的人家是“人窮”,還是“思想窮”。
如果是“人窮”,思想並不窮,那麼大可以結親。因為這種人的窮,只是暫時的。
我嫁給我先生的時候,他也很窮,沒房沒車,家裏也沒家底。可我當時覺得他是有能力讓我過好日子的。於是三年吃苦,現在該有的也都有了。
我先生比較上進,公婆也是那種敦厚的老實人。他們很窮,一個是因為能力有限,一個是因為家裏三個兒子,還要供一個學畫畫的大學生,窮是可以理解的。
他們都屬於那種人窮,但是思想不窮的人,願意學習,願意與時俱進。我的一些婚姻理論,原來對我婆婆都是天方夜譚,現在她都接受了,並且還會積極幫我找寫作素材。
這樣的人家,我覺得就可以結親。夫妻能共患難,公婆也明事理,哥嫂們也都親親熱熱的。窮點,不是大問題。
最怕的是,“思想窮”。如果是“思想窮”,那就真的能不結親,就不結親。
思想窮的家庭一般都有這兩個特徵:
01 明明很窮,卻絲毫沒有改變之心。好吃懶做,不思進取,把“變好”這件事,寄託在別人身上。
就像這個讀者的大伯母一家,不僅僅是人窮,更是思想上的窮。全家人只想靠着女兒過日子,而女兒也好吃懶做,把希望都託付在男人的“有本事”上。
他們全家都不努力的,也沒有努力的心,始終是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的。到最後過得不好,也不會反省自己,只是怨天尤人。如果是這樣的人家,那真的就是毒瘤,能不結親,堅決不要結親。
因為,這種人不會給別人帶來任何好處,她只會毀了男人,也毀了自己的孩子。
因為她的三觀就是不正的。
02 目光短淺,對未來沒有打算,只侷限於眼前的利益。
這個讀者的大伯母,可能從未想過未來的日子。她過得就是眼前的日子,得過且過。有錢都都花掉,沒錢就去借錢,至於能不能還,未來自己怎麼過,她是完全不考慮的。
因為,她窮慣了,覺得及時行樂就可以了。她不想未來,因為她對未來是不抱希望的。
這種人非常可怕,因為她對未來沒希望。男人因為經濟條件差去掙錢了,她擔負了養育孩子的責任。她就可能把這些窮思想都複製給孩子,孩子也不覺得未來有希望。於是,孩子們完全地蹉跎了人生。
這種人是永遠不懂什麼是居安思危,什麼是創造未來的。她們的思想就是這輩子就這樣了。
因為這種思想的根深蒂固,當你給了她一些錢的時候,她也完全不會打算,只想去享受短暫的人生。
沒錢還亂花錢,更在乎短暫的享受,從不想未來。如果對方人窮,還有這種思想,那躲開吧。因為她沒有未來,你也很容易被帶着沒有未來,很可能還會連累孩子。
關於做法,建議參考《知否》原著盛長柏的:是非在前,情義在後。
不管是男人和女人,如果發現對方在大是大非上,就是不對的。比如扶弟魔,比如思想窮,比如鳳凰男,比如媽寶男。
如果,我們遇到的是這種有明顯“缺陷”的人,那麼離婚,不管對大人還是對孩子都是及時止損。
孩子需要的從來都是正常的,最好是高質量的陪伴。而非有一個康姨母一樣“爛果子”的母親來陪伴。
婚姻裏最不公平的一個點就是:父母婚姻不幸,往往需要孩子來承擔。
真心勸,當我們為人父母,我們能更用心地經營自己的婚姻。因為我們對孩子有責任。你的確有選擇怎樣過日子的權利,但前提是你盡到了自己該盡的責任。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當父母。
若你覺得對未來毫無期待,請謹慎生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