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audio 標籤。
歡迎您走進今天的睡眠研究所,我是呂洋。
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不自覺”,會不自覺地與那些在現實與夢想之間保持焦慮的朋友,漸漸拉開距離?好朋友最近就陷入這樣的困擾,曾經一起算是肝膽相照的好友,總能在艱難的時光裏彼此扶持一把的人,卻漸漸走散了,沒有導火索,無法名狀。她只是覺得曾經的好友變成了一個充滿怨氣的人,彷彿生活的不順讓她越來越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而自己原地踏步,坐等分一杯理所當然的羹。
誠然,我們有的時候,確實會把“自己的夢想”和“別人的夢想”分不清楚。父母覺得為孩子設計好的人生藍圖便是孩子應該實現的;困難時對於親人朋友的依賴,彷彿不伸手相助便是致親情友情不管不顧;對於別人的痛苦斷然評論,認為良藥苦口必然如此……我們以全對的姿態生活了太久,有時候建立起來的“自信”會讓人迷惑,而去看明白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看見過一個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刻,它評價的是電影《你好,李煥英》:“電影中的李煥英做到了,既然女兒認為愛就是讓我高興,那麼我就成全女兒讓我高興,我不需要這份讓我高興的愛,可我想看到女兒因為讓我高興而高興”……
好繞的一段評論,卻讓人心裏滿滿的。最近看了一個綜藝,叫《婆婆和媽媽》,讓“邊界”這個詞觸動了很多人的共鳴。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會是一場邊界的混淆,而所有令人舒服的相處裏,一定是包含着恰當的分寸感。在物理學意義上,邊界是很好理解的:圍牆、警示線、信號燈、距離標註等等,都在觸手可及間註明了各自的領域,可社交距離中無形的邊界,卻是人們更多需要的安全感。心理學上界定的人際關係邊界是有具體的數值的,從親密關係的0——45釐米,到社交距離的1.2——3.65米,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越來越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對人際邊界最初的思考與摸索,其實是有益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的循環系統,但不同的人、不同的關係、不同的期待和不同的需求,是無法混為一談的。邊界是看不見的,卻又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裏,清楚地為自己與他人的夢想劃分邊界,這才是一個人走向成熟與獨立的象徵,我們終是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僭越邊界去冒犯、忘記尊重。正如同紀伯倫詩歌裏描述的那樣:
不管你們多相依相伴,彼此之間都要留出間隙,讓迴旋在空中的風在間隙中舞動。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