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朝陽少俠】;
不久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出席七國集團(G7)外長會期間表示,反對給中美關係貼上“新冷戰”標籤,“美國的目的不是遏制或壓制中國”。
言猶在耳,結果G7外長正式會晤轉眼就以“中國議題”開局,且長達一個半小時,佔了外長會整整三分之一的時間。而在緬甸、敍利亞和利比亞等地區熱點問題上,“責任感爆棚”的G7國家外長們卻只花了區區30分鐘。
▲ 歐美國家每天新增病例成千上萬,照樣放開對多、雙邊交往的限制。英國主辦G7外長會期間,國內單日新增病例近2000例。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
按照彭博社的説法,美國還在會上攛掇建立由G7及其他利益攸關方參與的專門磋商機制,確保協調一致應對中國。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更是大段點名中國,在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海等問題上指手畫腳,中國儼然成了“隱形主角”。
此外,有消息説美國近期還要糾集16國海軍在所謂印太地區搞聲勢浩大的聯合軍演,以此來“制衡中國在該地區的野心”。再看看美國到處大搞“脅迫外交”,威逼盟友選邊站隊,搞所謂“技術和貿易聯盟”、“民主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不一而足。美方的表態與行事彷彿拿了兩套劇本,説得好聽,做得難看,言而無信,十足虛偽。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講求誠信,言必行行必果。要着眼長遠,順應世界大勢。歷史早已證明,人為“築牆”“脱鈎”、大搞陣營對抗,損人不利己,其結局必然是“雙輸”甚至“多輸”。
美蘇冷戰臭名昭著,不得人心。
1946年,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説”,拉開了美蘇冷戰序幕。此後的40多年裏,美蘇爭霸成為世界動盪源泉,各國意識形態掛帥,事事都從和對方較勁、打倒對方陣營出發,誓要至死方休,完全無視民眾訴求和人類共同利益,留下慘痛歷史教訓。
▲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里亞海的的裏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75年前,丘吉爾的“鐵幕”演説開啓了冷戰時代。
特朗普對華強硬政策一意孤行,落得一地雞毛。
據統計,對華貿易戰讓美國損失了約3200億美元的生產總值和24.5萬個工作崗位。蓬佩奧之流大肆攻擊中國共產黨,然而哈佛大學研究顯示,中國民眾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超過93%。
在疫情面前,美國對中國瘋狂甩鍋推責,試圖轉嫁矛盾,然而政治病毒怎麼也打不過新冠病毒,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新羅馬”,卻走向了國內病毒肆虐、死亡人數超60萬的境地,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布林肯否認“冷戰”言行不符,意在偽裝。
近期,美國在涉疆等問題上頻頻對中國發難,剛通過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更加劇了中美博弈的火藥味,也加深了盟友的顧慮。此次美方“口風變軟”,只是為了在盟友面前弱化中美衝突的烈度,裝出一副“放心跟着大哥混,事兒肯定鬧不大”的姿態,搶佔道德高地,裹挾盟友一同針對中國。
▲ 2021年4月,美國國會參議院外委會通過“2021戰略競爭法案”,其中提出要在2022至2026財年每年撥款3億美元用於“應對中共惡意影響”。
布林肯一邊否認對華“新冷戰”,一邊利用G7外長會大肆渲染“民主”與“非民主”之間的“聖戰”,鼓吹“志同道合聯盟”,赤裸裸要構築反華“小圈子”,毫無大國應有的信譽。美國如此心口不一,説明執政已滿百日的拜登政府仍然沒有醒過來,還在繼續犯迷糊:
還沒認清美國“問題在自身”。
用拜登政府最愛説的“從實力地位”來看,如今的美國不具備在中美間發動“新冷戰”且取得勝利的本事。美國國內的資本主義深層危機不斷顯現,政治失序、兩極分化、種族矛盾等問題持續發酵,政府公信力在國內和國際社會同步下降。
拜登上台以來,高調宣稱將經濟復甦作為施政重點之一,可是面對4月份欠佳的就業數據,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就業復甦仍前路漫漫”。
還沒認清“中國非蘇聯”。
中國在應對疫情、經濟復甦、抗疫國際合作等方面交出的優秀答卷無可爭辯。中國不是100年前的中國,也不是另一個蘇聯。如今的中國與各國經濟緊密聯結,形成了確確實實的命運共同體。
如果有人執意與中國脱鈎,必定會自斷手腳,也註定滿盤皆輸。中國相信“國霸必衰”,從不謀求稱霸,不搞意識形態輸出,更沒有拉幫結夥對付美國的意願。對中國搞“新冷戰”,美國是找錯了對手。
還沒認清“盟友不支持”。
美國的政策常常肥了自己、窮了兄弟,讓盟友們吃啞巴虧,今天的美國更難以號令天下。據媒體透露,美國曾在G7外長會上提議共同制裁中國,但遭部分盟友斷然拒絕,“遏華小圈子”顯然只是幻想。
會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表示“對冷戰式陣營劃分毫無興趣”。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也撰文稱“不希望世界分裂成對立集團”,認為G7“搞對抗”的時代已經過去,道出了美國不少盟友的心聲。如今,能鐵下心跟隨美同中國搞“新冷戰”的盟友屈指可數,想複製一個西方“遏華鐵幕”根本是痴人説夢。
▲ 拜登政府企圖拉攏歐洲盟友拼湊成反華小圈子,然而“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現在的歐洲難以與美國同氣連枝。
還沒認清“新冷戰”忤逆時代潮流。
新冠疫情使各國普遍認識到全球團結協作的重要意義,當今世界高度互聯,“新冷戰”就是分裂世界、製造對抗的代名詞。眼前,巴以衝突令人揪心,放眼長遠,氣候變化、公共衞生危機等全球性問題日益成為國際議程中的優先事項,這些都亟待通過多邊合作、全球攜手來解決。
▲ 2021年5月15日,以色列軍方發射三枚導彈擊中了加沙地帶一棟大樓,大樓在頃刻間倒塌、徹底被摧毀。據瞭解,大樓是美聯社和半島電視台等國際媒體辦公室所在地。
▲ 2021年5月1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主持聯合國安理會巴以衝突問題緊急公開會。王毅表示,我們呼籲美國承擔應盡責任,採取公正立場,和國際社會大多數成員一道,支持安理會為緩解局勢、重建信任、政治解決發揮應有作用。
這麼多頭疼難題尚未解決,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不挺身而出就算了,還要公器私用拉着全世界給自己的野心陪葬,怎能贏得人心?
而布林肯在否認對華“新冷戰”後,再次提到美國對中美關係“競爭、合作、對抗”的三分定義法,更是言行不符的又一例證。
從美國近期表現看,所謂三分法,實則是“有重點的三分”,突出的是競爭和對抗,弱化的是合作,再次暴露了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還沒有擺脱上屆政府的遺毒,還沒有走出對華認知的誤區,還沒有找到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路徑。
美國到底該如何與中國相處?
正如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説,美國既無法以冷戰手段搞垮中國,也難以糾集盟友對華圍剿,尋求與中國長期共存才是正道。
希望美國不辱大國尊嚴,拋棄“偽善敍事”邏輯,言行一致,真正做到不搞對華“新冷戰”。
希望美國展現大國風度,承認中國人民謀求發展、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權利,接受一個社會制度、歷史文化、發展階段不同的大國和平崛起。
希望美國拿出大國擔當,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維陷阱,與中國相向而行,加強對話,進一步深化合作、縮小分歧、避免對抗,與中國攜起手來共同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