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給蔡英文撐腰?打“台灣牌”是螳臂當車,終將自食惡果
劉國奮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近年來歐洲議會多次在台灣問題上發聲,甚至通過支持台灣的議案,干涉台海事務,在中歐關係上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今年上半年,就歐盟在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對中方實施制裁後,中方採取反制措施,為此歐洲議會揚言稱,不會允許啓動中歐投資協定的審議程序,除非中方撤銷相關制裁。
10月20日,歐洲議會通過所謂“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聲稱要提升歐台“官方關係”。緊接着,歐洲議會“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主席格魯克斯曼率領7名議員訪問團於11月3日至5日到台灣活動,這是歐洲議會第一次派遣“官方代表團”到台灣。歐洲議會議員此舉讓島內某些“台獨”分子和綠營媒體甚為得意,還着實大張旗鼓地宣傳了一番。
歐洲議會為何頻頻在台灣問題上如此違反一箇中國原則,似有在歐中關係上大打“台灣牌”之勢,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三點:
一是受美國對華遏制戰略的影響。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一改特特朗普政府時期的“獨狼”戰術,啓用“羣狼”戰術,企圖通過高舉所謂“民主、自由、人權價值觀”大旗,以及鼓吹“中國威脅論”,聯合歐洲等西方國家對抗、遏制中國大陸的發展勢頭。歐洲議會歷來以所謂“民主、自由、人權價值”為考量,常以維護其所謂的“普世價值”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
美國聯合歐洲國家反華遏華,為歐洲議會某些頗有冷戰意識的議員進行反華活動提供了支持,而台灣問題則是其反華活動較易操作的議題。因此,為配合美國反華戰略,歐洲議會某些議員便更為賣力地加入美國的反華大合唱。歐洲議會剛打完“香港牌”“新疆牌”,又祭出“台灣牌”,也就不足為奇。
二是蔡英文當局與島內“台獨”勢力的謀“獨”需求。蔡英文上台以來,以所謂拓展台灣“國際空間”、提升“國際能見度”為藉口,竭力在國際社會進行“謀獨”活動,為實現其“台獨”目標尋求外部支持力量。近年來,蔡英文當局在國際上對相關活動極為投入,在歐洲以議會為突破口進行重點活動,促使歐洲議會近年屢屢發出支持台灣的聲音。此外,蔡英文當局為“反中拒統”,以“言必稱台灣民主”的方式,企圖以此與美歐等西方國家拉近關係。歐洲議會少數反華議員與蔡當局一拍即合,聯合演出幾場“反華秀”是在意料之中的。
三是歐洲議會的角色及某些議員的個人需求因素。歐洲議會成員雖由歐盟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但與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相比,其擁有的職權卻相對較少。在對華關係上,歐洲議會經常以“人權衞士”面目出現,在歐中關係上扮演“拖後腿”的角色。例如去年12月19日,歐洲議會通過涉疆決議,指責中國政府“在新疆限制少數民族人權及宗教信仰自由”,並稱要對中國實施制裁。
對此,中國政府於今年3月下旬宣佈對歐方實施反制裁,其中被制裁的人員名單中就包括法國籍歐洲議員格魯克斯曼。這個格魯克斯曼近期帶團竄訪台灣,開創了所謂歐盟第一個官方代表團到台灣活動的先例。在當前歐洲右翼民粹主義泛起的背景下,台灣問題就成為了某些歐洲議會議員反華表現的廉價切入點。那些歐洲議會議員實際上在本國影響力有限,企圖以訪台等反華舉動提升其在民眾心目中的存在感,擴大其政治聲量,從中撈取個人政治資本。
格魯克斯曼等人此行除了與台灣高層人士會面外,還稱與台灣地區交流“防禦虛假信息攻擊”的經驗。蔡英文在會見該訪問團成員時聲稱,“在對抗假信息上,台灣願意跟歐洲朋友分享經驗,深化彼此的夥伴關係,一起確保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要説“對抗假訊息”的經驗,恐怕蔡英文當局最有反面經驗可傳授。
在台灣,蔡英文當局及其所控媒體其實是製造假消息的能手。為升高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和仇恨,蔡英文當局常捏造各種假消息,不僅抹黑大陸,還反誣大陸造謠,這些做法時常被許多台灣有識之士揭穿。曾有台灣媒體報道説,凡對蔡英文和綠營不利的消息常被其當作“假新聞”處理掉。甚至台灣中天新聞台還因所謂的“假新聞”被當局關閉。台灣知情人士認為,這實則是中天新聞台得罪了蔡英文。因此,這幾個訪台歐洲議會議員與蔡英文為首的團隊交流所謂“防禦虛假信息攻擊”的經驗,似乎既是找對了閒聊對象,同時又讓人哭笑不得。
我們注意到,今年5月間歐洲議會通過有關凍結批准中歐投資協定的動議,蔡英文當局認為有機可乘。在歐洲議會某些議員訪台前夕,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到歐洲活動,據報道,他活動的其中一項議題是推動與歐盟談所謂的“雙邊投資協議”。歐洲許多國家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密切,而且貿易額大都遠超台灣,他們一般不會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
然而,蔡英文當局卻非要去“撞大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無非是想要離間中歐關係,並在碰壁後可繼續抹黑大陸“打壓台灣”,以此進一步增加台灣民眾對大陸的不滿與仇恨;另一方面,此舉還可推高台海關係的緊張度,以招徠西方國家對其所謂“民主自由台灣”的護衞。蔡英文當局不惜一切代價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卑劣行事方式,用心極其險惡。
隨着中國實力的不斷增長,中國的影響力也隨之擴大,這是國家發展強大必然的客觀規律。國際社會必須看到的是,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的外交政策,中國的發展和實力增強只會有利於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的發展與進步的成果,中國的發展與強大不會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威脅。“中國威脅論”是子虛烏有的捏造,是假新聞和假議題。歐盟國家與中國相隔很遠,美國企圖利用北約組織,在歐洲製造“中國威脅歐洲安全”的假設,純粹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相互尊重各自主權領土完整的基礎上,中國與歐盟國家的關係會發展得更順更好。中國與歐盟在雙邊經貿和全球性議題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與訴求。單以貿易而論,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額2020年高達5860億歐元,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想必歐盟國家自會看清:究竟是跟着美國與中國搞對抗、被蔡英文當局“以民主謀台獨”灌迷魂湯,還是謀求歐中友好關係與共同發展進步的利益?
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華民族的共同情感。兩岸關係問題的癥結不是所謂“民主與威權”,而是統一與“獨立”。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的共識,也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違背這一原則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反對,任何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人民為敵的企圖註定要失敗。歐洲議會個別議員為達到個人私利,企圖破壞歐中關係發展大局,只是螳臂擋車,終將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