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再見“彎道王”!馬自達6官宣停售,阿特茲或無緣升級換代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綜合

一代神車或將落幕。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日,馬自達日本官網透露,旗下中型轎車馬自達6正式在日本停售。官方頁面表示,馬自達6將不再接收目前車型的任何訂單,目前的馬自達6為庫存車,清完庫存後立即停售。官方並未告知停止接單的具體原因,而停售是否是為下一代車型做準備,官方也未披露相關信息。

去年有外媒報道稱,全新馬自達6將於2022年上半年亮相,新車將出自RWD後驅平台,外觀方面基於馬自達VISION COUPE概念車打造,並搭載直列六缸發動機,還將引入48V輕混系統。但至今未有進一步的官方消息傳出,從馬自達的官宣來看,新車可能要打上問號了。

從公告來看,馬自達6停售僅針對日本市場,中國市場暫未受到影響。馬自達中國客服向紅星資本局表示,2021款阿特茲(馬自達6國內對應版本)正常銷售,仍可預約試駕。

不過,如果日本馬自達無計劃推出下一代馬自達6車型,阿特茲自然無緣換代升級,退出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一代神車馬自達6的興衰史

公開資料顯示,馬自達6是馬自達的旗艦車型,曾被譽為擁有同級別車型中最為出色的底盤調校和操控性能,有“彎道之王”的稱謂。

第一代馬自達6於2002年5月推出。2003年,一汽轎車通過技術合作的方式引入馬自達6,即經典的“老馬6”。為此,中國一汽、一汽轎車、馬自達在2005年共同出資成立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公司。

2008年,第二代馬自達6上市。2009年4月,一汽馬自達正式引進並命名為“睿翼”。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第一代馬自達6仍然在國內熱銷,因此睿翼是與“老馬6”同堂銷售。

2013年,第三代馬自達6亮相。2014年,一汽馬自達引入並取名“阿特茲”。不過阿特茲出現了異響嚴重等諸多問題,被消費者冠以“阿特吱”的綽號。

2017年公佈的數據顯示,自2003年在國內上市以來,馬自達6累計銷量為80萬輛。

在第三代之後,馬自達6不再換代升級,配置逐漸落伍。2021年5月,馬自達宣佈將在2022年停止在美國市場銷售馬自達6。外界認為,馬自達6在美停售與其銷量持續走低有關。

而持續未導入新車的一汽馬自達也日漸式微。

2021年8月,一汽馬自達官宣退出歷史舞台,“沒錯,這是我們最後一篇推送了”。一汽馬自達在這篇推送中回顧了自己的起點,感慨“路漫漫歲月長,別後莫相忘”。

退市後的一汽馬自達併入長安馬自達,長安汽車(000625.SZ)、馬自達、中國一汽分別持股47.5%、47.5%和5%。阿特茲也併入長安馬自達。2021年全年阿特茲累計銷量為16,877台。

馬自達“遺忘”中國市場

中國是馬自達的第三大市場。2021年,中國市場銷量18.39萬輛,佔馬自達全球銷量的14.28%。然而中國也是其唯一負增長的單一市場,2021年同比下滑14.3%。

馬自達在中國市場的日子,並未隨着南北馬自達合併而改善。

今年6月,長安馬自達銷量為10,145輛,同比下跌40.3%;1-6月累計銷量為58,165輛,市佔率僅為0.62%。其中馬自達3昂克賽拉佔據了65%的銷量,其他車型如CX-5、CX-30、CX-8銷量低迷。

實際上,馬自達對中國市場並不看重,曾多次在全球首發車型中“遺漏”中國,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的全新SUV車型CX-60。

按照規劃,馬自達計劃將於2022年至2023年間推出CX-60、CX-70、CX-80和CX-90四款SUV車型。然而馬自達卻隻字未提中國市場。根據規劃,CX-60將率先在歐洲和日本市場投放,CX-70在北美、CX-80在歐洲和日本、CX-90則為北美市場。

就連涉及中國市場的重要人事變更,馬自達中國與長安馬自達的披露也姍姍來遲。

3月4日,馬自達總部公佈了一系列重要人事變動,其中,前馬自達中國事業部總經理Takashi Sumioka(住岡敬)與時任長安馬自達總裁Toru Nakajima(中島徹)完成對調,後者同時升任馬自達中國業務執行官,該任命於今年4月1日生效。

直到3月18日,長安馬自達才官宣,中島徹正式卸任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總裁職務,由住岡敬接任。

馬自達的電動化轉型進展緩慢。在馬自達去年發佈的面向2030年新技術和產品策略,SKYACTIV內燃機技術被置於重要位置。而電動化方面,馬自達計劃至2025年推出5款混合動力車型、5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3款純電車型,計劃到2030年純電車型銷量佔比為25%。

2021年9月26日,長安馬自達的油改電車型CX-30 EV正式上市。數據顯示,2021年10月-2022年2月,該款車型銷量分別為12輛、19輛、43輛、104輛、29輛,現在已經查不到銷量。

有業內人士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如果拿不出更好的對策和有力的產品來應對中國市場,馬自達在華銷量或進一步滑落。作為曾經的一線品牌,馬自達如今的聲音已經很微弱了。”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