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文章:中國應對美國長期敵視有底氣
俄羅斯《側面》週刊網站6月1日刊登《疫情表明,面對冷戰中國的準備比美國好》一文,作者為俄國立高等經濟學院高級研究員瓦西里·卡申。現將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美國疫情及隨後發作的反華歇斯底里症,為中國經濟和社會轉入動員狀態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中國在世界危機條件下同美國展開殘酷而全面的對抗做準備創造了有利條件。北京或將盡一切可能挽救雙邊貿易及中美經濟聯繫中還可以保留的部分,因為保持經濟關係對中國更為有利。但中美關係的屬性已經改變,中國的行為方式也表明,在他們看來,已無退路。
愈演愈烈的中美衝突已習慣被稱作第二次冷戰。但同美蘇對抗相比,相同之處只有兩個超級大國長期和全面的對抗沒有導致直接軍事衝突這一事實本身。在所有其他方面,當前的這場衝突同上一次冷戰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是軍事成分目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還較小。
在經濟和工業方面,中國全面超越當年的蘇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也超過了美國。蘇聯沒有富有吸引力的國內市場,參與世界貿易的程度有限,不是外國直接投資的重要來源。中國在這些指標上已佔據領先地位。
美國儘管目前在許多方面仍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但相對於冷戰年代,他們就像自身蒼白的影子。幾十年來美國進行了去工業化,基礎設施衰敗,國債已達不可思議的規模,貧富分化加劇,社會政治分裂加深。
疫情表明,美國的醫藥物資供應完全依賴中國。疫情成為長期以來的第一場全球危機,美國甚至沒有擔當起領導抗疫的角色。而且,正是美國成了最薄弱環節,應對不力,表現比任何其他發達國家都差。
▲2020年5月18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得克薩斯州國際領袖學校休斯敦校區校長瑪蒂爾達·奧羅斯科(左)向受捐醫療機構代表介紹防疫物資情況。(新華社發 勞承躍 攝)
新冠病毒主要打擊的是世界經濟中心、西歐和美國。動員準備最差的國家受到的打擊最重。
世界經濟多年的發展邏輯是圍繞降低可靠性以提高效益而進行的。精細分工、外包、複雜的國際生產鏈、生產庫存最小化、使用外國勞動力、貸款負擔重,在一個沒有疫情、飢餓和大國全面對抗的世界裏,所有這一切成為競爭力的保障。但在遭到疫情及世界兩大經濟體制裁和貿易戰破壞的條件下,所有這一切都轉變成了危險的短板。經濟的動員準備程度、戰略資源的充足率以及本國是否有關鍵生產成為最重要的條件。
本期推送還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