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為你寫詩/編輯丨米高】
中印邊境問題已經持續將近半年,雙方都派遣大量的士兵留守邊境處。現在,雙方已經舉行了8輪軍事指揮官級會談,但何時能撤軍仍不得而知。有不少媒體對中印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印度如今已沒有了勝算,在面對國內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仍然大量派兵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據人民資訊網報道稱,印度的經濟發展戰略被置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高成本之下。意思就是説,無論中國做什麼,印度就跟着做什麼。為了爭取話語權,印度陷入了兩難境地,在這種情況下,還想抄中國的"作業",真的不是自尋死路?直到現在,莫迪驚呼中圈套了,其實中方早就做出提醒了。中方一直希望與印度在談判桌上解決雙邊問題,以確保地區局勢的穩定與和平。
但是印度卻聽信一些所謂專家和美國的繆言,認為自身可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但印度人民不知道如何穩定地發展經濟。這源於印度政府想得太多,他們不會在爭議地區表現出軟弱。在受到中國不斷增加的軍事投資和發展航空母艦的壓力後,增強自身實力,印度只能從美國購買航母,這將使印度軍費開支過半。
在印度與中國持續不平等競爭的情況下,印度很難實現經濟大發展。正如人們常説的那樣,"機會不會自動到來"。雖然根據現階段國際機構和組織的預測,印度將在30年後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如果不努力,這個未來不會自動到來。很明顯,印度現在走錯了方向,所以印度成為兩極甚至世界上最強的國家的可能性為零。
好戰的從來不是中國,而是印度正如印度努力方向是錯誤的,中印之間的競爭也是印度單方面的臆想,中方一直表示出的善意,印方視而不見,印度仍然希望保持與中國的競爭。事實上,印度的精英們希望與中國保持競爭,從而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很多人忽視了印度對世界的貢獻是基於莫迪的"改革成功",但這種成功本身並不一定會發生。相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多年來,中國不斷為世界作出貢獻,世界地位不斷提高。中印之間的競爭並不是中國想拖垮印度,控制印度的節奏。中國從不干涉別國內政,挑起大國間的競爭。顯然,在印度沒有多少人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