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4月26日文章,原題:我們真的以為我們嚇唬得了中國? 中國駐澳大利亞公使王晰寧上週幫助發佈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中國故事年鑑2020》,標題就是“危機”。我們曾看到他的憤怒、失望和驚愕,因為澳阻止華為參與甚至是競標澳國家寬帶網絡的建設。這位不苟言笑的外交官傾聽但不妥協,堅持重申自己的觀點。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善於談判、開放的、傾聽的並準備達成交易的人。
這樣的微妙性和複雜性,似乎超出澳大利亞外長瑪麗斯·佩恩的理解(能力)。她沒有傾聽和把握重開(澳中兩國)溝通的機會,反而選擇在幾個小時後,有意並尖鋭地關上了任何和解可能性的大門。她沒有選擇與中方重啓談判的可能性,而是故意在這個特殊時刻,毫無必要地挑釁性地宣佈澳政府將取消維多利亞州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協議。這一消息的宣佈,似乎是突然做出的未加思索的決定。於是,(澳中之間)任何對話的可能性,無論多麼渺茫,都被立即關閉。澳外長此舉發出一個信息,不必要地進一步擴大了兩國之間的裂痕。
我們認為政府是在為澳大利亞的利益而行動——儘管有時很難理解這一點。但認為澳大利亞能夠脅迫北京,這最終將被證明是徒勞無益的行為。堪培拉如今需要的,是找到一些能夠開始重建(澳中)關係的辦法。可本屆澳政府似乎只知道挖瘡痂,直到它流血不止。
《中國故事年鑑》介紹了自特恩布爾政府以來澳中關係的惡化。莫里森選擇毫無意義地宣佈要調查新冠起源,從而對修復與我們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關係毫無作為——沒有人是贏家。本屆政府已變成一個手風不順的牌手,卻堅稱自己擁有“滿堂紅”。問題是,對方並不會認輸,底牌遲早是要被揭開的,(澳大利亞)虛張聲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中國是永久的存在。管理其社會的結構如此龐大,因此,瞭解一個迥異於我們的國家是如何運作的,是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的關鍵。在講話中,中國公使為澳媒體記者返回北京的可能性打開大門——(眼下)或許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堪培拉的)無知是不可原諒的。(作者尼古拉斯·斯圖爾特,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