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設計:查如倩
馮文雅
自稱國家部委批准成立的高端教育學府,在全國設立70家分支機構……這樣一家看似“高大上”的“大學”,竟然是一家沒有在任何部門登記的“野雞大學”。近日,非法社會組織“中國國學院大學”被取締,引發廣泛關注。
不少人看到新聞詫異不已:這樣的“大學”為什麼能招搖撞騙這麼久?
精心的“包裝”是騙子的“偽裝”。善於“包裝”、精於“作秀”,是“中國國學院大學”的一個特點。從這所“大學”的來龍去脈、活動軌跡來看,無論是具有迷惑性的冠名,還是拉大旗作虎皮的運行方式等,五花八門的“包裝”“作秀”都增加了人們甄別的難度。不得不説,騙子實在太會裝了!
但是再光鮮亮麗的外表都掩蓋不住騙子的本質,再高明的騙術也會露出馬腳。只要仔細對相關信息進行核對審查,其實不難發現這所“大學”的各種貓膩。騙局能屢屢得逞,暴露了監管漏洞。可見,防範“野雞大學”,既要治騙子,也要強監管。
另外,人們常説,成全騙子的往往是人的貪慾。騙子能一再行騙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抓住了部分人的貪慾心。在“野雞大學”精心組織的騙局中,有不少人被矇蔽,上當受騙,遭受了重大損失。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人是抱着僥倖心理,相信“花錢可以買文憑買學歷”的潛規則,結果入了虛假宣傳的圈套被坑騙;還有一些人是“明知故犯”,明知證書是假,但因為報考、升職、考核、入户等利益驅使,甘願“花錢買假”,這些都為“野雞大學”的生存提供了土壤。可見,要避免落入圈套,除了提高人們的反詐騙意識,也要克服人們內心深處的“貪慾”。
“中國國學院大學”被取締了,據悉,還有不少“野雞大學”在曝光多次後,換個名稱繼續存在。相關部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及時剷除“毒瘤”,防止其發展蔓延;考生家長們也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別上了“野雞大學”的當。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