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實習、網絡刷單、交友殺豬盤、假冒遊戲代練……在年輕人日常接觸較多的網絡環境中,暗藏着網絡詐騙的風險。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7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刷單兼職(62.5%)和網絡求職(57.7%)是受訪青年覺得年輕人容易被網絡詐騙的主要場景。75.7%的受訪青年指出年輕人上網“裸奔”時間長,泄露過多的個人隱私。
刷單兼職和網絡求職是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容易遭遇網絡詐騙的主要場景
在內蒙古讀研究生的李曉(化名)説,大一暑假時自己曾加入一個社羣,經常會有人發佈短期兼職任務。李曉表示,雖然在羣內會有人提示,要甄別信息真偽,但誰都可以發佈信息,也會有騙子混入其中。“我有個室友就參加了一個刷單的兼職,説是報酬高,但會以‘交會費才能領任務’的方式,騙你交錢。為了獲取信任,對方一般會先讓你做一個任務,給一點報酬”。
李曉説,這類騙局一般發生在第三方平台,過程相對比較繁瑣,等意識到被騙後,頂多在社羣裏舉報發信息的賬號,很難找到幕後操縱者,“這次舉報了一個賬號,被封了,可能過幾天又換了一個賬號”。
數據顯示,刷單兼職(62.5%)和網絡求職(57.7%)是受訪青年覺得年輕人容易遭遇網絡詐騙的主要場景,然後是網絡交友(51.7%)、網絡遊戲(41.2%),其他還有:網絡購物(35.4%)、金融理財(33.1%)、冒充熟人(30.7%)和虛構中獎(27.5%)等。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提醒,在求職過程中,要提高防騙意識,“要核實對方的身份。如果求職的是一些公司,可以在事前做一些調查工作,確認公司的真實性。在求職的過程中,要對一些異常行為保持足夠的敏感性,比如如果對方以各種名目讓你交錢,十有八九是不靠譜的”。
72.4%受訪青年提醒拒絕給陌生人匯款
今年23歲的在讀研究生江憬(化名),向記者講述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被騙經歷”。“大三那年,有個自稱是淘寶客服的人打電話説,把我的身份錄入成了商家的,每個月會被扣款,需要我配合對方操作才能把信息改過來。在這個過程中,轉接了好幾個電話,説了一個多小時,完全把我繞暈了,最後就按照對方説的,開通銀聯把錢轉走了。被騙了5萬多元,還找朋友借了6000元”。
江憬説,在意識到被騙後,就去報警了。事後他回憶,自己接到的電話有很多漏洞,但騙子的話術把自己繞得團團轉,加上經驗不足,當時沒有反應過來。“對方讓我開免提,而且要到沒人的地方,説是要錄音確保沒幹擾。我後來覺得,他們應該是怕我身邊有其他人提醒”。
江憬覺得,大學生往往缺乏社會經驗,也比較容易輕信別人,因此容易成為詐騙的對象。“還有就是信息泄露,現在網絡上都是留痕的,一旦泄露就很容易讓騙子掌握受害者的信息。像我接到的詐騙電話,對方上來就説出了我的個人信息,正因為都符合,才讓我相信了”。
對於年輕人遭遇網絡詐騙,75.7%的受訪青年覺得是上網“裸奔”時間長,泄露過多的個人隱私,66.7%的受訪青年覺得是因為缺乏反詐意識,輕信他人,57.9%的受訪青年直言詐騙手段花樣多,防不勝防。
趙佔領表示,年輕人非常有必要提高防騙意識,“要多瞭解、熟悉一些常見的詐騙手段和類型,掌握基本的防騙手段和技巧。一般情況下,首先要確認對方身份是否屬實。其次,涉及錢財的一定要謹慎”。
提高防騙意識,72.4%的受訪青年提醒拒絕給陌生人匯款,匯款轉賬核實信息,69.5%的受訪青年提醒在網絡環境中保護個人隱私,減少信息泄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實習生 徐欣怡 尚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