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於8月3日至5日出席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中國—東盟(10+1)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東亞峯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並應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的邀請,對柬埔寨進行訪問。
總枱央視記者:中方剛才發佈了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的消息。中方如何評價當前東亞合作?對此次系列外長會有何期待?
華春瑩:當前東亞地區形勢總體穩定,中國與地區各國關係保持積極良好發展勢頭。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開局良好,雙方積極推進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建設。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順利實施,東亞各機制務實合作不斷推進。同時也要看到,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經濟復甦壓力增大,地緣政治動盪及外溢效應蔓延和突出,東亞合作面臨更多複雜因素。
中方始終把東盟視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力量。中國堅定支持東盟團結和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區域架構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盟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今年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是新冠疫情以來首次以線下方式舉行,我們期待會議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加強團結協作,共謀復甦發展,為地區和平發展注入新動力。我們認為,在當前形勢下,這次會議一是要維護東亞合作正確方向,堅持和平、發展、自主、包容,踐行開放的區域主義,加強東盟主導的區域合作機制。二是要深化疫後復甦合作,加強經貿投資、互聯互通、數字能源、生態環保、社會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三是要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地區熱點敏感問題,確保東亞繼續成為和平發展的高地,併為動盪不安的國際局勢注入正能量。
彭博社記者:自昨天記者會結束後,又有更多關於佩洛西亞洲之行的消息。目前看來,她越來越有可能訪問台灣,在今晚抵台,並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舉行會談。外交部對此有何看法?此訪看起來最快將在幾小時後發生,中方是否認為佩洛西如果此時取消訪台是否還來得及?
華春瑩:大家都在密切關注佩洛西眾議長的亞洲之行,你提的問題更適合去問美方或者她本人。中方已多次明確闡明瞭原則立場,並已多次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我們密切關注佩洛西行程。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維護中方主權、安全利益。
《中國日報》記者:出席會議期間,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有沒有同其他國家外長會見的計劃?是否有計劃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華春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應約會見老撾、文萊、日本、斯里蘭卡、新西蘭等國外長,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王毅國務委員沒有會見布林肯國務卿的計劃。
總枱國廣記者:能否介紹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問柬埔寨有關安排和中方的期待?中方如何看待當前中柬關係?
華春瑩:中國和柬埔寨是傳統友好鄰邦,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在兩國領導人共同引領下,中柬關係始終保持着高水平發展。明年是中柬建交65週年。這次王毅國務委員訪問柬埔寨期間,將同西哈莫尼國王、洪森首相會見,同布拉索昆副首相兼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大臣會談,雙方將就雙邊關係、區域合作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我們相信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這次訪問將進一步鞏固中柬傳統友好,以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為指引,以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主線,推動中柬全面戰略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更好惠及兩國人民,同時也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華爾街日報》記者:在過去的24小時裏,中方是否與美方就佩洛西訪問計劃進行了溝通,以確保雙方沒有誤解或誤判?
華春瑩:中美雙方在各個層級、通過各種渠道在北京和華盛頓保持密切溝通。中方多次明確無誤地向美方闡明瞭中方堅決反對美國眾議長竄訪台灣的堅定立場。希望美方官員能夠清楚地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敏感性以及危險性。
鳳凰衞視記者:昨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參加聯合國《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時稱,美國會是獨立、平等的政府機構,美國眾議長訪台有過先例。如果佩洛西決定訪台,而中國試圖製造某種危機或以其他方式加劇緊張局勢,那責任將完全在北京。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全世界都看得非常清楚,是美國採取挑釁行動,導致台海局勢緊張升級,美國應該也必須為此負全部責任。布林肯國務卿有關言論顛倒黑白,再次深刻表現了美國一些人的霸權心態和強盜邏輯。那就是:我可以肆意挑釁你,但是你不可以反對或者自衞。
近期中方已經在北京和華盛頓各渠道、各層級反覆闡明瞭中方反對美眾議長擬竄訪台灣的嚴正立場。我願藉此機會再重申幾點:
第一,美國政府的各個機構,包括行政、立法、司法部門都應執行美國政府承認和承諾的外交政策。1979年美國政府在中美建交公報中明確承諾,“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台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美國國會作為美國政府的組成部分,理應嚴格遵守美國政府承認和承諾的外交政策。美國眾議長作為美國政府三號人物乘坐美國軍機竄訪台灣地區,決不是什麼非官方行為。
第二,美方個別政客以往的錯誤行動不應該構成先例,更不能成為美方在台灣問題上錯上加錯的藉口。
第三,一箇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正是在一箇中國原則基礎上,中國同包括美國在內的18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美方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就一箇中國原則對中方作出過莊嚴承諾。
近年來,美方口頭上聲稱堅持一箇中國政策,但行動上不斷倒退,甚至虛化、掏空一箇中國原則,不僅先後將其單方面炮製的、中方從未承認且堅決反對的所謂“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塞入其一箇中國政策表述,還違背僅與台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不斷提升美台接觸水平,並持續加大對台軍售。
對此,美國國內和國際上很多有識之士都看得非常清楚,並且已經多次指出美方有關動作的危險性。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明確指出,“我所理解的中美建交時達成的協議是美國將奉行一箇中國原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十分關鍵。美國不應該採取欺騙性手段或漸進方式推動‘兩個中國’方案”。近期有關美眾議長擬赴台的消息出來後,很多人士包括美國很多主流媒體、智庫以及一些美國盟友國家前政要也都紛紛公開表示,佩洛西無論以何理由竄台都將是愚蠢、危險和不必要的,這是危險的賭博,很難想像會有比這更魯莽和挑釁的行動,如果美方對兩岸形勢判斷錯誤或處理不當,將給台灣地區乃至世界的安全、繁榮和秩序造成災難性後果。
第四,美方出於“以台製華”戰略,支持和縱容“台獨”分裂勢力,在台灣問題上不斷蓄意挑釁中國,步步緊逼中方紅線和底線。美台勾連挑釁在先,中方正當防衞在後。面對美方罔顧中方反覆嚴正交涉,恣意妄為,中方採取任何反制措施都將是正當的和必要的。這也是任何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應有的權利。更何況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多年曆史和14億多人口的大國。對此,希望美方有十分清醒的認識。
第五,台灣問題歷史經緯明明白白,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我們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為任何形式的“台獨”勢力留下任何空間。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堅決維護中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美方應該放棄任何打“台灣牌”的企圖,言行一致、不折不扣地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都將由美方負責。
新華社記者:中國已擔任聯合國安理會8月輪值主席。中方將如何行使職責併發揮作用?
華春瑩:中國已正式接任聯合國安理會8月輪值主席。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已經在媒體吹風會上詳細介紹了8月安理會工作。根據計劃,安理會8月將審議也門、敍利亞、利比亞、中東巴勒斯坦、反恐等多個問題。在中方的倡議下,安理會還將圍繞“維護共同安全”“加強非洲國家能力建設”舉行兩場專題會議。
我想強調的是,中國一直是聯合國的堅定支持者,一直同聯合國保持密切合作,也一直以實際行動支持聯合國維護和平安全、促進共同發展、應對全球挑戰。中國將同安理會其他成員一道,推動安理會履行《聯合國憲章》賦予的職責,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為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東方衞視記者:上週,德國“尋求發展”諮詢機構專家發表評論文章稱,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認為倡議為解決全球發展挑戰提供瞭解決思路和方案,建議歐洲等發達國家加強同倡議的對接。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中方也注意到了有關報告,報告對全球發展倡議作出了積極和客觀的評價,分析了倡議的核心理念和重點領域,建議國際發展合作參與方同中方加強在倡議框架下的合作。
中方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不僅希望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也希望世界各國人民都能過上好日子。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只有各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權才有基礎。去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目的就是要推動國際社會重新聚焦發展問題,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為破解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全球發展倡議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熱烈反應,目前已經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60個國家加入了“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主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發表重要講話,發佈了32項成果,作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率先行動,包括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發起“促進糧食生產專項行動”等,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和積極響應。
全球發展倡議秉持的是開放包容的夥伴精神,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中方願同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共同落實好全球發展倡議,共同打造更多務實合作項目,動員更多國際發展資源,重振全球發展夥伴關係,為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匯聚合力。我們歡迎包括歐洲國家智庫在內的各國智庫都能加大對全球發展倡議的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推動更多人一起加入,共同推動倡議走深走實,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作出貢獻。
塔斯社記者:昨天美國總統拜登稱,他的政府準備好立即與俄羅斯討論新軍控框架,以取代將於2026年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他還説美方認為這個談判需要中國的參與。外交部對此如何評價?
華春瑩:美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也是歷史上開展核試驗次數最多的國家。近年來美國還投入巨資不斷推進核武器的現代化進程。美方2018年發表的《核態勢評估報告》還公然表示,美方不會推動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美國國內不時出現一些關於恢復核試驗的雜音。希望美方能夠率先履行作為一個核大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削減戰略核武器方面作出表率。
美方在NPT十審會之際,要求中國參與核軍控的對話,目的無非是為推卸自己責任,轉移矛盾。美國作為世界上擁有最大核武器的國家,應該首先按照聯大有關文件和國際共識,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以可核查、不可逆和有法律約束力的方式,進一步大幅、實質削減核武庫,為其他核武器國家加入多邊核裁軍談判創造條件。
中國一直堅定不移奉行自衞防禦的核戰略,在核力量發展上已經保持了極大剋制,始終把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軍備競賽。中國的核武庫規模與美國不在一個量級,現階段要求中國加入多邊裁軍進程不公平也不合理。儘管如此,中方依然在為推動國際核不擴散進程做出積極努力。今年初在中方推動下,五核國領導人共同發表了《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強調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
如果美方率先以身作則,切實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對於改善國際安全環境,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將具有重要意義。中方願就事關全球戰略穩定安全的問題同各方繼續保持密切溝通。
湖北廣電記者:《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第十次審議大會已於8月1日在紐約開幕。據報道,大會主席斯勞維寧稱,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引發中、俄等多國嚴重關切,三國核潛艇合作是否有違NPT精神應由締約國判定。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三國決定開展核動力潛艇合作構成嚴重核擴散風險,加劇軍備競賽,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已多次闡明反對立場。正如NPT十審會主席所言,其他許多國家也多次表達類似關切。
令人遺憾的是,美英澳不顧國際社會關切,執意推進核潛艇合作,並極力為自身行為辯解。但事實勝於雄辯。三國核潛艇合作涉及核武器國家向無核武器國家轉讓武器級核材料,這明顯違背NPT的目的和宗旨,嚴重衝擊以NPT為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中方呼籲NPT締約國以條約十審會為契機,積極參與應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相關討論,共同維護NPT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我們也敦促美英澳切實履行核不擴散義務,撤銷開展核潛艇合作的決定,為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彭博社記者:你剛才説王毅國務委員和布林肯國務卿不會舉行會晤。這是否反映了中方對美方某種不滿?另外,中美高層今年是否還將面對面會晤?
華春瑩:你的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一併回答。中美兩國在各層級保持密切溝通。具體什麼時候、在什麼層級會面,需要雙方通過外交渠道共同商定。
關於中方近期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的立場,我們已經通過各個渠道、明白無誤地向美方清楚地闡明瞭立場和態度。希望美方能夠準確領會有關信息,不要有誤解誤判。
路透社記者:有居民看到大量裝甲車在廈門行進。外交部能否證實,中國軍隊是否為應對佩洛西訪台調集兵力?
華春瑩: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國防部發言人。
共同社記者:您剛才介紹了王毅國務委員將同日本外相有機會交換意見,能否介紹進一步詳細信息,比如説何時會見?中方對此有何期待?因為今年正好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
華春瑩: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將於8月3日至5日在金邊舉行,在此期間,王毅國務委員將同日本外相林芳正舉行會見。我們會第一時間發佈消息。
日本是中國近鄰,中方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日關係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我相信這既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在當前紛繁複雜、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下,中日作為亞洲重要鄰國應該為兩國人民福祉和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的積極努力。希望此次會晤能夠就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達成一些積極共識。
法新社記者:中方有沒有召見美國駐華大使表達抗議?
華春瑩:我剛才已經説了,中美在各個層級保持密切溝通。中方傳遞的信息清晰無誤,美方應該是清楚的。適當時候我們會召見美國大使。
印度報業托拉斯記者:基地組織頭目扎瓦希裏在阿富汗喀布爾被美軍無人機擊斃。你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中方歷來堅決反對恐怖主義,並且積極參與國際反恐鬥爭。同時中方也認為,反恐不應該搞雙重標準,應該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開展國際反恐合作,不應該以損害他國的主權為代價。
彭博社記者:關於反制,中方多次提到如果佩洛西執意訪台,中方有權採取反制。你能否詳細介紹這反制措施的性質和範圍?例如,是否包括軍事、經濟、外交領域的措施?
華春瑩: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美方必將為其損害中國主權安全利益承擔責任,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