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去年人口增加48萬、出生人口1062萬,意味着什麼

澎湃新聞記者 彭豔秋

近年來,人口數據發佈都會引發頗多關注,除了出生人口呈現下降趨勢,老齡化加劇、流動人口增多等,都會引發討論。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2311萬人,女性人口6894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8(以女性為100)。

“出生人口減少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人口增速放緩是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老齡化、少子化也是發達國家乃至一些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時説道。

怎麼看去年人口增加48萬人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智勇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2021年人口總量增加了48萬,也意味着之前人們所擔心的人口會在這一年發生負增長的情況沒有出現。

“未來的兩三年之內,可能會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情況,但隨着全面三孩政策落實帶來的刺激和作用,可能使得人口總量達到高峯的時間會延續一兩年。”王智勇説。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任遠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2021年人口仍然實現極微小的正增長,但這也説明,我國的人口基本到頂,處於從人口正增長向人口負增長的轉換時期,人口總量的轉折性變化大約會在2022年到2025年之間實現。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中國統計年鑑2021》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5‰。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2020年相比2019年,全國人口淨增204萬人。而2021年的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淨增長都出現了進一步下降。

出生率下降有多重原因

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寧吉喆在發佈會上給了3個原因,一是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2021年15-49歲育齡婦女比上年減少約500萬人,其中21-35歲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減少了約300萬人。其次是生育水平繼續下降,生育觀念有所變化,婚育年齡也在推遲,加上婚育成本提高等多方面的因素,年輕人的生意意願有所降低。第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遲了年輕人的婚育安排。國際上多項調查研究發現,疫情發生以來,多個國家和地區生育水平有所下降。

王智勇也表示,過去兩年疫情,對人們的預期也產生了影響,就業、未來經濟走勢的不穩定不確定情形下,生育子女的決策也會更加謹慎,畢竟生孩子意味着未來的一大筆開支,包括時間精力的投入。所以當未來的預期不確定的時候,人們的生育意願也會受到影響。

二孩佔出生人口比例上升到43%左右

對於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國人口總量將保持在14億人以上。

他還給出了3個方面的積極因素:

一是育齡女性總量還是較多的。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仍有3億多育齡婦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萬人的出生規模,人口總量將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長。

二是三孩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從過去十幾年看,“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積極成效,出生人口數量增加。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0-14歲少兒人口比2010年多了3000多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主要是兩次二孩生育政策促進了生育率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左右。2021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紛紛制定出台了具體實施方案,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

三是人口的預期壽命在持續提高。我國醫療衞生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預期壽命不斷延長,死亡人口一直少於出生人口,有助於人口總量保持增長態勢。一些被推遲的生育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釋放,這些因素都將對人口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

老齡化程度也是人口數據中受到較多關注的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年齡構成看,2021年60歲及以上人口2673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0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2%。而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9億人,佔總人口的13.5%。

王智勇指出,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達到14.2%,相比七普的13.5%,提高0.7個百分點,這也就意味着,我國高齡老人的增長是很快的,也對我們國家的養老、護理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是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第一次超過14%,按照國際標準,我國應該是中等程度的老齡化水平,但和超級老齡化還有一段距離。”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喬曉春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與老齡社會相適應的社會形態的制度建設和經濟生產方式的改革需要加以構建和完善。”任遠建議,當前需要加快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實施。

城鎮人口占比提高0.83個百分點

人口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

此次發佈的人口數據顯示,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835萬人,減少1157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

從人户分離人口來看,2021年全國人户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户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50429萬人,比上年增加1153萬人;其中流動人口38467萬人,比上年增加885萬人。

王智勇表示,城鎮化率增加了0.83個百分點,是比較快的。“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人口向城鎮集聚,反映了城鎮經濟中還是有較大的活力,人們還是傾向於從農村向城鎮轉移。”

王智勇還表示,城鎮化的提高,也體現在流動人口的快速增加上。這就意味,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部分行業在疫情期間,反而得到大量的訂單,增加了很多就業機會。

“流動人口數量的增多,也表現出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動不能完全協調適應的情況。一方面意味着需要進一步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特別是特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另一方面也應該意識到,不是所有流動人口都希望得到所在地的户籍。”任遠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6 字。

轉載請註明: 解讀|去年人口增加48萬、出生人口1062萬,意味着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