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正式通車的四個看點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周鋭)連接中國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3日全線開通運營,這一備受關注的工程有四個看點。
看點一:中老雙贏
中老鐵路開通後,加上口岸通關時間,旅客從昆明至萬象最快10小時左右可達。中老兩國都將從中受益良多。
對老撾來説,作為被中國、柬埔寨、越南、泰國和緬甸“圍住”,且八成國土是山地高原的“陸鎖國”,中老鐵路的開通將讓其成為一個“陸連國”,進一步融入全球供應鏈。據媒體測算,老撾的國家總收入可能因此提升兩成以上。
對中國來説,通過中老鐵路,未來可以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實現鐵路聯通,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看點二:標準體系
據瞭解,在中老鐵路修建之前,老撾技術人員對鐵路建設相關標準的知識積累較為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中方並未選擇將標準“強加”於人,相反中國中鐵特地安排專業人士,給老撾技術人員進行系統性的培訓,“不僅講中國標準,還把日本標準還有其他標準體系也都講明白”。
因此,中老鐵路採用全套中國技術標準,是老撾掌握並對比各套標準體系後的理性選擇。業內人士表示,這對中國鐵路下一步走出去至關重要。
看點三:施工難度
中老鐵路位於橫斷山脈南延段,線路穿越三山(磨盤山、哀牢山、無量山)、橫跨四水(元江-紅河、阿墨江、把邊江、瀾滄江-湄公河),地形條件極為複雜。工程全線橋隧總長736.281km,橋隧比重達71.1%,更是為建設增添了挑戰。
以建設過程中遭遇世界級難題的友誼隧道為例。在隧道兩端施工靠近國境線時,施工者發現鹽巖含量急劇增加,開挖後檢測發現的含鹽量平均約30%,局部高達80%以上。
為解決這一問題,中鐵二院設計團隊專門進行理論分析和模擬試驗,並逐步完善處理方案,不僅順利完成任務,還填補了在該地層下修建隧道的技術空白。
看點四:生態保護
在中老鐵路建設的過程中,建設者始終秉持生態保護的理念。
據瞭解,為保護珍稀動物亞洲象,中鐵二院曾開展全隧方案、全橋方案、從兩側繞避保護區以及局部架橋等4個方案的比選。
建設者在中老鐵路穿越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約14公里範圍內,採取延長隧道減少地表出露、調整隧道斜井位置、“以橋代路”等優化工程形式,避開亞洲象主要棲息活動區域,將工程對亞洲象遷移通道的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針對亞洲象的活動習性,施工者經過反覆科學試驗,創新研發了鋼繩格柵防護柵欄。通過在保護區附近隧道進出口和路橋連接處設置防護柵欄,防止大象誤入鐵路區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