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在這幾年時間內可以説迎來了脱胎換骨般的改變,一手把過去戴在頭上寫着“粗製濫造”的帽子給甩到垃圾桶裏,然後順手把“國貨之光”帽子戴上。吉利汽車之所以能迎來快速增長,主要還是歸功於老闆李書福多年以來“買買買”的策略,擁有“鈔能力”的吉利集團,在海外市場的貨架上尋找着心儀的企業進行採購,做到哪裏不會買哪裏,尤其是收購沃爾沃之後,不僅讓吉利在造車技術上進步明顯,而且還幫助其走向國際化。
最近兩年,網上都沒有曝出吉利動手收購的消息,正當大家都以為李書福買夠了之後,最近有消息稱吉利集團將與雷諾韓國汽車簽訂股份認購協議,用 14億元買下雷諾韓國34.02%股份。
為什麼會是雷諾韓國?
簡單依靠自己的品牌到海外投資建廠,雖然憑藉吉利的財力並不難,但在海外市場,吉利就相當於一個新品牌,而且更重要的是,吉利是中國的品牌,就目前來看,儘管我們自己人對吉利的產品倍加讚賞,但海外市場對於來自中國的品牌還是存在偏見的,尤其是韓國這樣的發達且有着強烈民族意識的國家,國民對於它們自家的現代起亞汽車非常擁護,市場佔有率一直很高。因此想要進入韓國市場,需要找一家當地認可度相對較高的車企作為跳板。而雷諾韓國分公司是比較符合條件的公司。
另外,從14億買34.02%的股份就能看出,雷諾韓國分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所以身價才那麼低。吉利這次帶着錢前來入股,可以説解決了公司現金流難題。
吉利入駐雷諾韓國後會有怎樣的改變?
對於雷諾韓國而言,有了這個大金主在背後作為支撐,公司的運轉壓力勢必會輕上不少,而且在技術迭代上也會有明顯變化。都知道,雷諾和日產是聯盟,技術也存在共用的情況,但問題是,日產這幾年的新技術屬實乏善可稱,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吃“老本”。因此雷諾在韓國的車型產品力也非常一般。
不過吉利的到來,可以説把這個問題也一起解決。這一次吉利將會向雷諾韓國輸送技術,未來2024年生產的新車將會用上CMA模塊化架構和混合動力技術,而在設計體驗方面則還是由雷諾韓國負責。
用於未來開發北美市場
前面有提到過吉利是想通過入股雷諾韓國來做到走出海外的目標,其實根本目標並不是韓國,韓國作為一個面積不如廣東省的國家,其消費能力再高也有極限。吉利目的就是通過雷諾韓國來走進北美髮達國家的市場。
首先韓國和美國有汽車自由貿易協定,進口車會有很多關税優勢,可以幫助吉利打開北美汽車市場。雖然經常都能看到自主品牌出口新車到海外的新聞,但面向的消費市場更多是中東、東歐、東南亞、非洲這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像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很少能看到自主品牌的身影。
總結
通過這次入股事件,不難發現自主品牌在面對一些合資車企時已經有着明顯的優勢。從以前的花錢買別人的方案技術到現在主動輸出技術,由被動的一方變為主動的一方,不得不承認自主品牌真的有了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