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日早上8點20分左右,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列開往曼哈頓的地鐵突發槍擊事件。一名槍手向車廂扔出煙霧彈後,朝着人羣連開至少33槍,已造成10人中彈,至少29人受傷。13日,槍擊案嫌疑人、現年62歲的非裔男子弗蘭克·詹姆斯(Frank R. James)已被逮捕拘留。當地檢方和聯邦調查局(FBI)稱,詹姆斯已被指控犯有恐襲罪,可能將面臨終身監禁的刑罰。
↑紐約布魯克林地鐵槍擊案嫌疑人弗蘭克·詹姆斯被逮捕。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根據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的消息,一名中國公民在紐約地鐵槍擊案中受傷。總領館已聯繫其家人。傷者在醫院接受治療,情況穩定。
儘管槍手已落網,但這起發生在早高峯時段的地鐵槍擊案帶來的恐慌,仍然籠罩着整個紐約。由於事發地屬於華人聚集區,這起悲劇也再次引發了當地華人及中國留學生的不安與擔憂。
“感覺華人和留學生(因槍擊案)受到的影響還是挺大的,”當地時間13日晚,在紐約福特漢姆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錢同學(化名)向紅星新聞表示。她説,槍擊案發生至今的兩天裏,無論是學校,還是整個紐約都一直陷於一種詭異的氣氛中。
學校氛圍變了:
老師很氣憤罵十幾秒髒話 有同學課上痛哭
錢同學告訴紅星新聞,事發時,自己和同學正在上學的路上,突然就收到了推送。因為事發突然,大家到學校後依然覺得很恍惚,明顯能感覺到學校的氛圍跟以前不大一樣,平時熱鬧的大堂幾乎沒有人影,教室裏也零零散散沒幾個學生。
“教授臉色也特別難看,説她正在看這個新聞,然後邊看邊自言自語罵了十幾秒髒話,可以很清楚感受到她又氣憤又傷心。”錢同學講述道。
↑槍擊案發生後,大學課堂上的氛圍也變了。受訪者供圖
在開始上課前,老師還特意問要不要繼續上課,“她非常擔心學生的心理會有一些問題,擔心會不會有人的家人在那趟車上,就説要不要先停課回家。”但錢同學和到場的同學還是堅持“渾渾噩噩”地上完了課,然後立刻回到了公寓。
錢同學説,槍擊案發生至今,自己和身邊朋友的內心感受經歷了十分複雜的變化,從震驚到恐慌,再到有點氣憤,再到後怕。在她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紐約現在很不安全,經常會有仇恨犯罪或是槍擊發生,但這樣無理由突然在通勤時間對着人羣大規模射擊,還是比較少見的。對於在紐約生活的人,無法將其視為又一件“司空見慣”的犯罪事件,因此對大家的影響都比較大。
↑槍擊案第二天,錢同學的一節課程改成了網課。受訪者供圖
“今天是槍擊案的第二天,我有兩節課。早上就收到了老師的郵件通知,説很多學生髮私信表示很擔心今天早上的通勤情況,希望能上網課,於是我們第一節課改成了線上進行。”她告訴紅星新聞。因為正好是社會學課程,老師談到了這次地鐵槍擊案,讓大家發表看法,“然後一位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同學,説着説着突然情緒失控就哭了,感覺華人和留學生受到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疫情後仇恨犯罪激增下的“日常”:
大白天被騷擾吐口水,只敢“穿得樸素一點”
錢同學告訴紅星新聞,2019年高中畢業後,她從國內來到紐約開啓了留學生活。當時既沒有疫情,也沒有這麼高的犯罪率。但自從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切都變了。
“大一剛來留學,大家有時候會凌晨兩三點出去玩,去時代廣場買夜宵吃。晚上八九點天黑了,也還是會去中央公園逛一圈之類的。當時沒有這麼多不好的事情發生,我基本想去哪就去哪,不會因為沒有人同行或是天黑了,就不去了。”她回憶道。
然而,疫情後紐約變得不再安全了。錢同學説,因為常有槍擊和惡性事件發生,自己有很多想去的地方都因為安全問題不敢去。“比如,我一直很想去布魯克林的一些博物館和餐廳,但為了避免坐地鐵或是走路上萬一碰到不好的事情,就去不了。”她説道。
↑紐約地鐵上的流浪漢。受訪者供圖
在錢同學看來,在紐約坐地鐵是一件危險係數很高的事情。不僅是因為新聞報道上頻繁出現的惡性事件,她僅有幾次坐地鐵的經歷,每次都碰到了一些奇怪的人和事情。於是,為了不用坐地鐵上學,她咬牙花高價租了距離學校只有10分鐘步行距離的公寓,每天一路快走到學校上課。
據外媒報道,過去兩年間,紐約市的槍擊案件增加了72.2%。更令當地留學生和華人擔憂的是,疫情暴發後針對亞裔羣體的仇恨犯罪不斷激增。根據紐約警察局數據,2021年該市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較2020年增加了343%。
錢同學説,自從紐約變得危險以後,她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當地留學生分享“被流浪漢打了之類的”帖子,她自己也好幾次遇到被人騷擾辱罵的情況。
“我住的地方已經算是很安全的地方了,然而白天去買牛奶的路上也遇到過被路人罵,就是罵一些關於亞裔的話,然後還要對着我吐口水,能感受到他們唾沫星子全部都噴在我的頭上。但我一個女孩子完全不敢回擊他,就很害怕,不知道他還會有什麼武器拿出來。”她講述道。
↑錢同學分享自己上次坐地鐵的經歷。受訪者供圖
為了避免在路上遭襲擊,錢同學和不少留學生一樣,不得不改變了自己平常的生活習慣。比如,獨自出門的時候不敢穿很亮眼的衣服,很多款式浮誇靚麗一點的衣服,還有比較顯眼的名牌包和鞋子都不敢穿出門,避免被當成搶劫目標。
“出門背個帆布袋,戴個深色帽子把頭髮全部塞起來,再穿個深色衞衣和普通跑鞋,就會隱沒在人羣裏面,不大容易被發現,所以我出門去上課就會穿得樸素一點,”她告訴紅星新聞,“其實我在國內就喜歡穿好看的衣服,但在這裏(紐約)就比較少穿一些。我之前在路上遇到騷擾,都是穿了比較顯眼的衣服。我有一件粉色夾克,現在自己出門都不敢穿,有人一起才可以穿鮮豔一些。”
當在紐約出行成了“冒險”:
包裏裝現金預備打發劫匪 新生建“慫包通勤羣”
對於在紐約生活的華人和留學生,安全問題已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日常生活。錢同學告訴紅星新聞,如今在紐約,正常的出行也變成了一種“需要勇氣和不斷觀察的冒險”。
“出門恐慌,應該很多人會有類似的感受,其實很磨人的意志力。(我)以前從來不會覺得出門是一件需要一直觀察四周,還要準備好遇到危險要怎麼跑的事情。這樣的狀態,對人的精神是一種消耗,會容易讓人產生精神健康的問題。”她表示。
資料圖。2021年2月27日,美國紐約,民間組織在曼哈頓舉行反仇恨亞裔活動。圖據東方IC
隨着當地犯罪率激增,對出行安全的擔憂,已成為當地留學生和華人頻繁討論的話題。不少人為了安全感,會隨身攜帶水果刀或是胡椒噴霧之類的防身工具出門。“但我沒有自信遇到危險能拿一把刀跟人對峙,所以我現在是有危險的地區不會去,也只會在天亮的時候在外面。但為了以防碰到搶劫,我會在包裏面放現金,就類似護身符,如果遇到搶劫,我就先把現金給他。”她説道。
錢同學稱,自己今年9月將入讀哥倫比亞大學,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就加入了該校的新生羣。在羣裏,大家討論租房子之類的話題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不僅如此,他們還專門建立了“慫包通勤羣”,方便大家今年秋季入學後用來拼車、結伴同行。
她表示,布魯克林地鐵槍擊案的發生,肯定會讓大家更“人心惶惶”,但無論如何,正常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據《環球時報》3月報道,亞裔美國人聯合會對紐約亞裔老人及社區進行的調查顯示,75%的亞裔老人因為暴力事件頻發而不敢出門,許多人被迫待在家中,沒有和家人、朋友或鄰居進行日常接觸。但錢同學表示,對於留學生而言,不可能因為害怕就不去上課或者和朋友出門玩,但大家會謹慎選擇要去的地方,只去讓自己有安全感的地方。
在她看來,在紐約的留學生都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因為紐約本來就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都會發生的地方,你選擇來這裏讀書、工作,就要承受這樣的潛在威脅,肯定得自己消化。不能因為這種恐懼,導致自己的生活徹底亂掉,”她向紅星新聞表示,“人都會適應環境,就像我第一次遇到騷擾,整整在家自閉了三天,才調整平復好情緒。但後面還得該上課就上課,週末有時間還是會跟同學出去玩。”
不過她表示,為了儘快回國,自己三年就修完了全部的本科課程。“我念完研究生就會立即回國了,本來看疫情有所好轉還想過畢業後工作一陣再回去,但因為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沒必要再留這裏了。我是鐵了心的,讀完就要回國。”她告訴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