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用車:安全至上 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要分清
前段時間,某著名品牌餐飲創始人駕駛某造車新勢力品牌車型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不幸遇難。據悉,事發時車輛開啓了“自動駕駛”功能(NOP領航狀態),因未及時發現並避讓前方停靠的道路施工車輛而發生追尾。一時間,關於汽車自動駕駛的話題被推上熱搜。很多消費者開始產生疑問,現在的汽車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嗎?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又如何來判別?針對這個話題,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
其實,直白點來説,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本質上的區別就是駕駛的主體是誰。輔助駕駛狀態下,駕駛的主體依舊是駕駛員,輔助駕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駕駛員的工作,讓駕駛過程變得更加輕鬆。而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駕駛的主體是車輛,整個駕駛過程完全由自動駕駛系統掌控,可以做到真正的解放手腳。但事實上,現如今即便是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特斯拉,其所宣稱的FSD(完全自動駕駛)也尚未實現,而即便真的實現了,也只是可以達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
一、自動駕駛是如何劃分的?
根據不同的駕駛情況,目前汽車自動駕駛共分為L1-L5共5個等級,等級越高,代表車輛自動駕駛的完整性越高。
L1級:駕駛輔助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車輛都已經具備了L1駕駛功能,在這個級別中,車輛的一些電控設備可以輔助車輛行駛,如:ABS制動防抱死系統、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等,這些設備共同組成了L1輔助駕駛功能。
L2級:部分自動駕駛
部分自動化指的是車輛在自動駕駛狀態下已經能夠完成某些駕駛任務,但是仍然需要駕駛員進行監管,如果車輛出現問題,需要駕駛員及時進行接管。而這項駕駛功能中,車輛主要配備了自適應巡航系統、車道保持系統以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和自動泊車系統等。文章開頭提到的案例,車主所駕駛的車輛所配備的“自動駕駛”功能就屬於這個級別。事實上,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宣稱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都依然屬於這個級別範疇內。
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
所謂有條件自動化是在部分自動駕駛的基礎上,系統可以對周邊道路環境進行監控,對於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實時控制車輛的油門或剎車力度以及方向的角度。但是,遇到突發事件時,根據系統提示,還是需要駕駛員及時接管車輛並停止自動駕駛功能。説到底,這個級別中,駕駛的主體依舊是人。不過,相比於L2級,達到L3級的車輛算是擁有了無人駕駛的基本能力。
L4級:高度自動駕駛
這個級別的自動駕駛中,系統可以自主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車輛能夠完成自己掌控,不需要駕駛員的介入,按道理來説,駕駛員此時即便是在車上睡覺也是沒有問題的。這個級別下,駕駛的責任主體已經由人轉變為車輛。
L5級:完全自動駕駛
當車輛達到L5級自動駕駛,説明車輛已經實現了完全自動化,即便是在特殊情況下,也不再需要駕駛員接管車輛,駕駛員可以完全擺脱方向盤、剎車和油門,只需充當乘客就好了。
二、輔助駕駛都包括哪些功能?
前面已經提到,駕駛輔助雖然不等同於自動駕駛,但它所涵蓋的一些技術和功能的確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輕鬆地掌控車輛,讓日常出行變得更加簡單。而要想實現駕駛輔助,下面這些基礎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1、ACC自適應巡航系統
ACC是基礎版的自動巡航功能的衍生產物,它通過在車輛上增加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監測前方車輛的狀態,從而做到與前車速度保持一致。另外,高級別的ACC也可以在堵車時使用,跟隨前車一起停止或啓動,這樣一來就取消速度限制,使用範圍更廣。
2.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從字面意義上就不難理解到,這種系統主要是對道路上的行車線進行識別,通過控制方向盤,儘量使自車保持在車道中央行駛。
3、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車輛可以自己踩油門控制速度來行駛,當然,在遇到緊急情況下,車輛也要保證能夠自己“踩”剎車,避免意外,而自動緊急剎車功能就體現於此。作為輔助駕駛中最基本的主動安全功能,它可以檢測車輛前方一定距離內是否有車輛行人或其它障礙物,當系統警報觸發後,車輛距離小於安全距離時,系統就會自己採取制動,從而減少傷害。
4、變道輔助系統
上述三項功能都屬於輔助駕駛標配功能,但是在一些高端車型上,還具備主動變道輔助功能。駕駛員可以通過控制轉向燈撥杆向系統發送變道要求,車輛此時會自動判斷周圍的環境因素,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會自己控制方向盤完成變道。由於變道輔助功能對車輛周圍環境檢測精度比較高,所以在車輛前後都會配有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高精度儀器。
當然,除了上述這幾項主要的輔助駕駛功能之外,還有自動泊車、盲點顯示、車道偏移預警、前車防撞預警、交通標誌識別、駕駛員疲勞探測以及遠近光燈輔助功能等,這些也都屬於輔助駕駛功能。
三、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需要哪些技術?
在瞭解完輔助駕駛之後,我們再來説説想要實現全自動駕駛又需要哪些技術。其實,完全自動駕駛是在輔助駕駛的基礎上,電腦需要完成更多甚至所有駕駛員的操作,當然,想要如此功能,離不開一下這幾項重要的技術。
1、高精度識別技術
首先,想要讓電腦完全代替人的操作,就必須要能夠更加精準地定位車輛的位置,把握周邊的交通狀況,然後結合傳感器,通過高清動態地圖和通信技術,才能得到最精確的數據情報。而為了識別道路上其它車輛、周邊的障礙物、自行車、行人的位置和動作,車輛上也會加設各種傳感器,其中包含攝像頭、紅外激光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LiDAR(激光雷達)被廣泛使用。
2、最佳路徑規劃(AI大腦)
AI大腦主要的作用是彙集各種傳感器數據,從而進行分析判斷下一步的動作。除此之外,AI大腦還可以預測行人和自行車的變向路徑,從而判斷車輛的行駛軌跡,以便採取緊急措施。而且,AI大腦還可以進行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對複雜的場景進行理解,並作出正確判斷。例如:車輛會自己選擇在哪條道路上行駛,以確保最佳的行進路線。
3、通信互聯技術
要想實現全自動駕駛,僅憑一輛車其實是很難實現的,和外部建立通信網絡才是至關重要。所以,自動駕駛會將車輛的行駛狀況統一收集到Cloud上,這樣可以避開堵車事故選擇最佳路線。另外,當發生故障和事故的時候也可以自動通報。通過車與車之間的通信,這樣也可以確保車輛更安全地行進。
總結:
近些年,隨着國內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一些造車新勢力企業在產品宣傳時,紛紛將“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核心賣點,但實際上這種被過分誇大的輔助駕駛功能,距離真正的自動駕駛還差着十萬八千里。正是由於這些帶有誤導性的宣傳,讓一些消費者真的以為自己購買的車輛具備了自動駕駛功能,從而也間接導致了一系列交通事故的發生。事實上,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是有着本質區別的。在此,小編也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面對車企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宣傳時,一定要多加留意,瞭解清楚各項功能後再去使用。同時,也請牢記,現階段還沒有真正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因此在駕駛帶有輔助駕駛功能的車輛時,注意力仍需高度集中,做好隨時接管車輛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