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為中國車市“黎明前黑暗”的5月,排在銷量排行榜前三名的中國汽車上市公司當中,僅有一家無論單月還是累計,都沒有出現負增長,TA就是廣汽集團。
面對全新推出的購置税優惠新政、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利好因素,廣汽集團能在隨後的7個月裏,實現累計產銷規模上的超越麼?面對年度15%的增速目標,1-5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6.4%的廣汽集團,人們還可以有哪些新的期待?
有意思的是,就在銷量業績公佈後,廣汽集團總經理和董事長先後減持公司股票。
集團整體產銷回暖,廣汽本田再次下跌
在最新一期的產銷快報中,廣汽集團5月生產19.24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16.12%、49.61%,1-5月累計生產91.92萬輛,同比增長9.7%。單月銷量18.31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3.54%、47.27%,1-5月累計銷量91.55萬輛,同比增長6.4%。與受疫情影響的4月相比,5月實現環比回升並不算新鮮,與上汽集團、東風集團股份、長安汽車相比,廣汽集團能夠實現單月產銷同環比、1-5月累計產銷全面正增長,着實不易。
這也使其在《汽車K線》最新一期主要汽車公司銷量排行榜上穩居單月第二名,並且持續擴大與東風集團股份、長安汽車之間的領先優勢。
然而,“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廣汽集團也不例外。
5月,廣汽本田單月產銷均沒能突破5萬輛,單月產量止步於4.9萬輛,同比下跌21.05%,單月銷量4.71萬輛,同比跌幅更是高達27.4%。此外,疊加年初至今一直以來的低迷表現,1-5月廣汽本田產銷情況也不容樂觀:累計生產28.94萬輛,同比下跌8.86%,累計銷售28.34萬輛,同比下跌10.83%。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產銷快報中,累計產銷仍然出現同比下跌的,只剩下廣汽本田、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和廣汽三菱這三家子公司。廣汽本田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廣汽集團單月產銷量沒能突破20萬輛大關。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本田在華的另一家合資公司——東風本田的表現還要更糟,單月生產3.56萬輛,同比下跌21.68%,銷售3.6萬輛,同比下跌27.94%。1-5月累計產銷同比跌幅更是分別達到了23.39%、21.87%。無論產銷量還是同比變化幅度,都繼續落後於本就不容樂觀的廣汽本田。
廣汽豐田穩坐“一哥”,兩大自主“平分秋色”
相比之下,廣汽豐田在經歷4月受疫情影響的波動後,5月立刻恢復到之前的強勢狀態。單月生產8.69萬輛,同比增長25.55%,銷售8.38萬輛,同比增長19.68%。這個數字幾乎是廣汽本田的一倍。如果跳過4月的異常波動,那麼廣汽豐田已經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此外,廣汽豐田1-5月累計產銷也十分穩健。累計生產突破40萬輛關口,達到40.06萬輛,同比增長19.81%,累計銷售39.93萬輛,同比增長16.18%。不僅成為當下廣汽集團絕對的產銷“一哥”,而且同比增速也與廣汽集團整體15%的增長目標十分接近。
廣汽集團5月產銷快報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兩大自主板塊的表現。廣汽乘用車單月產銷再次迴歸3萬輛,分別達到3.35萬輛和2.94萬輛,同比增長71.49%、12.76%。與廣汽豐田類似,不考慮4月異常波動,廣汽乘用車實際上連續7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不過,要是比增速,廣汽集團內部恐怕沒有比廣汽埃安更“卷”的。單月生產2.21萬輛、同比增長181.95%,銷售2.11萬輛、同比增長150.19%。毫無懸念的,僅從銷量來看,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口中的“安小蔚”依然成立。而且單月的同比增速方面,廣汽埃安也依然領跑小鵬汽車與蔚來汽車。
新政+新車,廣汽三菱的機會來了?
隨着購置税優惠、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一系列車市利好因素的推出,人們不僅期待將在總量上發揮出多大規模的拉動效應,同時也不免好奇,這一系列新政的推出,誰最有希望將優勢佔盡?從整體來説,廣汽集團的確能算上一個,同時很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其中的廣汽三菱這次也終於能趕上好時候了。
有消息稱,全新歐藍德將於即將開幕的重慶車展上首發亮相。從產品本身來看,全新歐藍德不僅終於將三菱汽車全球最新產品完整帶到中國市場,而且作為與日產奇駿同平台的車型,歐藍德或許是吸取了新奇駿的教訓,有消息稱將搭載1.5T四缸發動機。不出意外,這將是廣汽三菱接下來十分重要的產銷支柱。
不過,從5月產銷快報來看,廣汽三菱5月產量僅為318輛,甚至環比4月還出現了84.04%的負增長。對於廣汽三菱來説,能在短期內快速提升產能,加快新車上市節奏和傳播推廣效果,無疑是2022年——同時也是公司成立第10個年頭最關鍵的任務。而對於喜愛三菱品牌的粉絲來説,也或許能利用這款產品再次感受到三菱汽車的全新產品力。當然,人們更希望能從價格等一系列動作上看到三菱汽車對於中國市場的誠意。
Views of Autoskline
對於中國車市上的任何一家車企來説,2022年下半場的市場機遇稍縱即逝。能夠預測,在各家汽車上市公司的6月產銷快報中,一定會看到各種爆發、猛增;更能夠想到的是,最近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面對零部件供應商的時候,也一定免不了再次因為沒能拿到理想的分配計劃而拍桌子。
那麼,在燃油車、新能源都佔有優勢,在合資公司逐步復甦、自主品牌“大增長”趨勢下的廣汽集團,能否在接下來的7個月裏超越其他對手,在穩居單月名次的同時,提升累計產銷排名?廣汽本田何時才能終結下跌、廣汽三菱又能否東山再起?
更重要的是,面對即將結束的2022上半場,作為在A股+H股上市的廣汽集團,將怎樣平衡銷量與經營業績?再過不久,恰逢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作為在港中資之一的廣汽集團,又將在接下來的港股市場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