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近年來,豪華中型車的銷量節節攀升,由於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豪華品牌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佔據了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先機,它們的豪華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消費者想要購置豪車,首先會想到這三個品牌。如今,國內的汽車市場並不是這三家獨大,而是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到戰鬥的行列,林肯汽車就是其中一員,雖然它進入中國市場比較晚,但誠意可不小,對豪華的理解更加是深刻,試圖在豪車市場中闖出一片天。
説到林肯汽車,就不得不提它旗下的全新中型轎車——林肯Z,最近的熱度相當高,它擁有不錯的顏值,設計前衞,配置還很豐富也很人性化;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攪亂了原本豪華中型車市場的銷量秩序,讓消費者多了一個高品質的選擇。雖然目前豪華車市場還是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品牌做主導,但它們旗下車型的迭代略顯疲態(奔馳C級還是有不錯的創新),很少能給人驚喜,這就給了林肯Z機會了。
三大豪華品牌的影響力以及保有量都是妥妥的,短期內很難撼動,但隨着消費者對汽車有更深入的理解,他們或許就不那麼在意品牌了,而是會考慮三大品牌以外的品牌車型。今天,我們就從車型產品出發,找來三大品牌旗下的中型轎車,看看“市場新人”——林肯Z是否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一席之地。
四款車型售價對比 | |||
車型 | 售價 | ||
林肯Z 2022款 i享 2.0T 尊耀版 | 34.08萬元 | ||
奔馳C級 2022款 C 260 L 運動版 | 35.12萬元 | ||
寶馬3系 2021款 325Li M運動套裝 | 34.69萬元 | ||
奧迪A4L 2020款 40 TFSI 豪華動感型 | 34.38萬元 | ||
|
外觀是影響我們選擇的重要因素,好看與否決定了這款車型在我們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如今,汽車造型的發展都遵循了家族化設計的思路,不僅讓人看起來風格統一,還能讓人以為這是更高級別的車型,最典型的品牌就是奔馳了。當然,品牌自身也需要有高辨識度的設計,例如林肯的星輝式前格柵、貫穿式尾燈,寶馬的雙腎格刪、霍氏折角等,都是獨特的品牌基因。
作為“新人”,林肯Z在外觀造型上開闢了新的方向——使用溜背型的設計,它高度還原了ZEPHYR概念車的設計,溜背造型和性感腰線的搭配效果非常協調,將優雅與運動彰顯得淋漓盡致,在路上擁有很高的回頭率。值得一提的是,林肯Z提供了兩套前臉設計,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筆者認為強調運動感的i酷版本會更受年輕人喜歡,而i享版本則更強調高級感與精緻感。
奔馳C級採用的是最新的家族設計,不僅造型變得更年輕運動,而且長軸距車型的比例更加協調;車尾的設計簡直就是縮小版S,與前者相比,只不過少了一道連接兩側尾燈的鍍鉻條。另外,奔馳C級同樣採用“雙前臉”設計,也就是“立標版”和“大標運動版”,毫無疑問運動版更討年輕人喜歡,畢竟有AMG套件的加持。
寶馬3系全新的設計語言賦予了其更加時尚的形象,前臉增大的雙腎主動進氣格柵經過燻黑處理,而加強後的霍氏拐角和流暢的車身線條,時尚與運動這個兩個屬性在這裏得到的體現。尾部的小鴨尾設計沒有缺席,微微翹起的小鴨尾加上尾部圓潤的線條,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寶馬3系。
奧迪A4L沿襲了奧迪高性能跑車的運動基因,採用奧迪RS系列專屬的設計元素,整體看上去顯得動感十足,非常符合那些追求個性、運動的年輕消費者。全新設計的尾燈由一條鍍鉻飾條貫穿,一定程度上拉寬了車位的視覺寬度。正是因為這些細節方面的提升,進而讓奧迪A4L看起來更富有新鮮感。
四款車型尺寸對比 | ||||||
車型 | 林肯Z | 奔馳C級 | 寶馬3系 | 奧迪A4L | ||
長度(mm) | 4982 | 4882 | 4829 | 4858 | ||
寬度(mm) | 1865 | 1820 | 1827 | 1847 | ||
高度(mm) | 1485 | 1461 | 1463 | 1439 | ||
軸距(mm) | 2930 | 2954 | 2961 | 2908 | ||
|
四款車型輪轂輪胎對比 | ||||||
車型 | 林肯Z | 奔馳C級 | 寶馬3系 | 奧迪A4L | ||
輪轂尺寸 | 19英寸 | 18英寸 | 18英寸 | 18英寸 | ||
輪胎尺寸 | 235/45 R19 | 225/45 R18(前) 255/40 R18(後) | 225/45 R18 | 245/40 R18 | ||
輪胎型號 | 固特異 御乘2代 | 倍耐力 P7 | 固特異 EAGLE F1 | 倍耐力 P7 | ||
輪胎價格 | 1500元/條 | 1600元/條(前) 1900元/條(後) | 1000元/條 | 1100元/條 | ||
|
看完外觀造型之後,相信不會有朋友對這幾個品牌的設計師的能力有所質疑了吧,因此大家可以放心觀看它們的內飾設計。其實作為豪華品牌,拼的不在只是設計了,而更多的是材質的選用與搭配,畢竟一手好牌也要會打才能贏;林肯Z內飾用料相當不錯,該用真皮的一處也不少,搭配起來還很有高級感;寶馬3系和奧迪A4L的內飾則比較常規,軟性材質是用了,但配合普通的設計,觀感還是稍遜一些;奔馳C級方面,設計不錯,但沒有用上真皮材質,略顯遺憾。
林肯Z採用的是雙幅式方向盤,表面為真皮包裹,粗細適中、手感細膩;奔馳C級的方向盤是四款車型中最粗壯的,手感相當飽滿,兩側的皮質同樣經過打孔處理;寶馬3系的方向盤手感屬於較好的一類,環身粗細度在林肯Z和奔馳C級之間;相對而言,奧迪A4L的方向盤較為纖細,不過對握感進行了優化,使用的手感還不錯。
四款車型均配備了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可以顯示的信息都比較豐富,林肯Z和奔馳C級的主題界面擁有更多的可選性,寶馬3系和奧迪A4L的主題樣式相對固定。雖然寶馬3系也能在儀表上顯示地圖,但觀感並不如可以全屏顯示地圖導航的其餘三款車型。
橫向對比之下,林肯Z的27英寸大屏可謂是相當出戏,直接延伸到了副駕的正前方,而且還提供了全屏、分屏、協作等多種智能操作模式,功能應用也專為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優化。奔馳C級則直接將一塊11.9英寸的“平板”放在了中控屏上,僅保留少量觸控式按鍵,功能豐富性上稍遜於林肯Z。寶馬3系和奧迪A4L的中控屏採用懸浮式設計,內置功能可以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不過UI界面則相對普通。
四款車型的車機系統均支持語音控制,但可操控的功能則不盡相同,但對於比較常規的設置導航、控制空調温度/風量等,都能快速、流暢地完成。林肯Z和奔馳C級還能通過語音來控制天窗的開和關,面對一些需要聯想的語義也能識別並作出對應的反饋,在駕駛過程中使用還是相當不錯的。
四款車型語音交互功能對比 | ||||||
車型 | 林肯Z | 奔馳C級 | 寶馬3系 | 奧迪A4L | ||
車窗控制 | × | √ | √ | × | ||
天窗控制 | √ | √ | × | × | ||
導航設置 | √ | √ | √ | √ | ||
多媒體控制 | √ | √ | √ | × | ||
語義聯想能力 | 較強 | 較強 | 一般 | × | ||
|
四款車型移動設別充電接口對比 | |||||||
車型 | 林肯Z | 奔馳C級 | 寶馬3系 | 奧迪A4L | |||
前排 | USB | 1 | - | 1 | 1 | ||
Type-c | 1 | 3 | 1 | 1 | |||
12V | 1 | - | 1 | - | |||
後排 | USB | 1 | - | - | 2 | ||
Type-c | 1 | 2 | 2 | - | |||
12V | - | - | - | 1 | |||
|
前面提到內飾的用料,這一部分重點講一下四款車型的座椅。首先,林肯Z提供了兩套材質的座椅可選,對應不同的車型版本(橫評的車型為全真皮材質),觸感細膩還支持多向電動調節。而奔馳C級、寶馬3系的座椅舒適性也不錯,表面也都是用了皮質進行包裹,奧迪A4L的座椅稍硬,但包裹性很足,四款車型均支持腿託調節和頭枕多向調節。
通過前面列出的車身尺寸數據表格可以看到,林肯Z的車長達到了4982mm,而軸距最長的是寶馬3系,達到了2961mm,它們的實際乘坐表現如何?筆者邀請了身高180cm的同事進行實測體驗,前排統一調整至正常的駕駛坐姿(座椅高度為最低);其中,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坐姿相對較低,而林肯Z和奧迪A4L的坐姿比較適中。後排方面,四款車型的表現有點出乎意料,軸距最長的並不是後排空間最寬的。
對於汽車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三大件”了,排在首位的就是發動機;在豪華車領域,動力的更加重要了,不僅要求輸出充沛,還要有質感;而其他方面,底盤濾振、隔音降噪等等都是豪華車的必要指標。想要一款車型受眾廣、討人喜歡,就要照顧得方方面面,尤其是架空方面的表現。
良好的操控性是寶馬一直堅持的,不過如今寶馬3係為了市場做出了一定的妥協——弱化了運動性、提升了舒適性,江湖上稱“E90之後,再無3系”。而林肯Z和奧迪A4L則依舊追求均衡,擁有不錯的舒適性,同時也能有靈活的駕駛體驗;反而,奔馳C級向運動方面邁進。
四款車型動力系統對比 | ||||||
車型 | 林肯Z | 奔馳C級 | 寶馬3系 | 奧迪A4L | ||
排量 | 2.0T | 1.5T | 2.0T | 2.0T | ||
最大功率 | 181kW(256PS) | 150kW(204) | 135kW(184PS) | 140kW(190PS) | ||
峯值扭矩 | 376N·m | 300N·m | 300N·m | 320N·m |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 | 48V+啓動電機 | - | - | ||
變速箱 | 8AT | 9AT | 8AT | 7DCT | ||
|
底盤方面,林肯Z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組合,是最為常見的懸架組合;奔馳C級和奧迪A4L均使用前/後多連桿的組合,寶馬3係為前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前橋+多連桿的組合。不同的懸架形式有不同的意圖,並不能説麥弗遜就不好、低級,懸架的結構形式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調校與用料。
作為“新人”,林肯Z對豪華中型轎車市場有足夠的敬畏之心,沒有選擇與傳統的勁旅硬拼,而是另闢蹊徑,從更深層次的豪華入手,帶來滿滿的用車儀式感,又大膽使用全景屏,可以説林肯Z很低調也很激進。
三大豪華品牌中,奔馳C級保持了不錯的競爭優勢,樣子、科技都升級了,更受年輕人喜歡;寶馬3系憑藉操控性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向舒適性傾斜,更適合於家庭用户了;奧迪A4L雖然沒有很大的亮點,但它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均衡的表現再加上不錯的終端優惠,將預算少的消費者拿捏得死死的。
不管是“新人”還是“舊人”,都需要不斷地進步來擴大自己的競爭優勢,通過這次橫評,筆者認為四款車型都做到了,只是它們的側重點不盡相同,導致用户羣體有所差異罷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黎嘉銘 協助:黎嘉銘、楊高宇、黃增鑑、朱仕永、李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9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