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妻狂魔”張鐸被網友誇上熱搜:婚姻做到這點,想不幸福都難
作者丨妙黛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最近看《婆婆和媽媽2》,被陳松伶的老公張鐸實力圈粉。
而他本人,更因為擅長處理婆媳關係還上了熱搜,網友紛紛誇道:
張鐸在處理妻子和媽媽的關係上真的是教科書般的存在,用自己獨特的“幽默”方式無數次巧妙化解“危機”!
平心而論,張鐸的媽媽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婆婆,有她非常“戲精”的一面,陳松伶則有些討好與謙卑。
一不小心,這對婆媳就能變成“惡婆婆與受氣媳婦”的組合。
但是張鐸在中間,卻處理的非常得體,既保護了妻子,又保持了與媽媽的距離。
比如,張鐸媽媽一到兒子家裏,就像樹袋熊一樣“掛”在兒子身上,只和兒子説話,無視陳松伶的存在。
可張鐸卻巧妙捕捉到了這個細節,他跟媽媽説“松伶跟你説話呢,聽人家説話”,媽媽這才開始認真和兒媳婦説話。
屋子裏本來就只有三個人,但媽媽屢次想要把兒子拉到和自己一個陣營,故意拉走張鐸説悄悄話,跟他説“我問你一件事”。
這時候,張鐸又非常鮮明地表明態度:別,有什麼事就在這説。
這種種細節,跟我們生活中的場景多像啊!
相信絕大部分的妻子,都有過這種體會,眼看着老公和婆婆説悄悄話,自己彷彿一個外人。
也正因此,網友才會盛讚張鐸是處理婆媳關係的範本。
但在我看來,他之所以能夠這麼遊刃有餘地處理婆媳關係、家庭瑣事,是源於他本人的人格獨立,邊界清晰。
往往,一個男人會不會處理婆媳關係,或者説一個人懂不懂得劃清與人之間的界限,並不取決他遇上什麼樣的事情,而取決於他是不是一個人格獨立的人。
人格獨立就是心理界限清晰,自我分化程度高。
這樣的人在情感和情緒上都能擺脱他人的影響與控制,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輕易被情感綁架,更不會傷害到自己與他人。
他們敢於對別人説“NO”,也敢於對自己説“yes”。
對於人格獨立,我們常常會有一個誤解。
總覺得是父母教育得好、界限感好,養出的孩子才能足夠獨立。
其實不是。
一個人恰好是敢於與父母分離,敢於劃分自己與別人的人生,才能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張鐸的媽媽,應該比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黏糊”,兒子已經42歲了,她還是動不動就“樹袋熊抱”、“貼臉抱”。
張鐸也並非天生就人格獨立。
就像他自己説的,他是經過了許多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才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方式,才變成了現在的自己。
而人格獨立,最基本的就是要克服與父母的分離焦慮,不懼怕與父母“為敵”,也不被自身的愧疚感綁架。
比如,張鐸媽媽像我們身邊很多長輩一樣,是那種“低姿態高控制”的人。她們習慣卑微討好,為晚輩付出愛,來換取晚輩的感激,從而起到控制的作用。
她早早起牀,站在高樓外面擦玻璃,給家裏的沙發桌椅鋪上毛巾。
雖然嘴上唸叨着不吵醒兒子兒媳,可是她又開窗户,又偷偷溜進他們的卧室,確實是在影響他們睡覺。
要是一般的兒女,可能會想着父母的不容易,出於愧疚感就不忍心出言責備父母。
但是張鐸卻用一個非常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你一大早上開這麼大窗户,是剛從東北來,就懷念東北天氣啦!
一句輕輕鬆鬆的玩笑話,就化解了潛在的“危機”。
然而,高情商的處事態度也並非是他人格獨立的關鍵。
重點在於,張鐸分得清,什麼是自己的人生課題,什麼是別人的人生課題。
他會主動將這些課題分離開來,讓關係中的每個人去面對、解決自己的課題。
在老媽和老婆暗自交鋒,媽媽非要逼老婆吃麪包和大蒜的時候,張鐸給媽媽夾了一口她不想吃的魚,並且暗示她,不要總強迫人家。
被老婆和老媽夾擊,他總會悄悄站在老婆那一邊。
因為他知道,接住和處理好老婆的情緒,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而處理媽媽的情緒,是爸爸的人生課題。
果然,媽媽在兒子這裏受挫的時候,偷偷給老公打了一個很長的電話,像小女生一樣渴望安慰。
所以你看,當我們用獨立的一面對待父母或是他人,當我們主動把他們“推遠”的時候,他們反而開始改變,開始去認真處理自己的人生課題。
但往往生活中的很多人,是做不到這些的。
比如很多男人總是想要被父母照顧,也想要維護自己的小家庭;或者是很多人,既想要維持好人緣,又不想那麼委屈自己。
其實這都是源於課題的混淆。
我們要先學會課題分離,才能維持好自己內心的秩序,守護好對自我而言最重要的東西。
與他人做到課題分離,也並不意味着抵抗或是傷害。
有部分網友並不贊同張鐸的做法,認為他們夫妻的幸福,建立在媽媽的痛苦之上。
其實並非如此,他們的幸福恰恰是建立在“幫助”媽媽的幸福基礎上,他是在幫助媽媽擺脱“黏糊”的關係,避免對彼此生活的互相侵犯。
這個過程並不是在抵抗,也不是傷害母親,而是表明自己的邊界,也讓別人回到自己的邊界。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指出: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我們痛苦的源頭,往往來源於把自己與他人的課題混為一談。
我有一個朋友,她春節假期有整整兩個星期,本想回家好好休息休息,誰知道媽媽從來沒有讓她睡一個好覺。
早上如果沒有七點半起牀,媽媽就會嘮叨她一天,什麼“熬夜致癌”、“晚起的人生就完了”。
更可怕的是,晚上睡覺前,媽媽都會坐在她的牀頭哭一會兒:閨女啊,我一想到你的事兒, 媽媽就整夜睡不着覺。
朋友今年28歲,並沒有結婚的打算,但媽媽總是催她相親、戀愛。
因為媽媽的絮叨,她本來想要放鬆的假期變得沉重無比。想要和媽媽大吵一架,又覺得媽媽真的愛自己,可什麼都不説,又真的憋得慌。
結果就是,她和媽媽都過得很痛苦,並且相互不理解。
像這種情況,其實就是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她既希望滿足自己對自由生活的期待,又想要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正確的做法是,認清自己的選擇是我們的課題,把父母投射到我們身上的期待還給父母,那是他們的課題。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也不要妄想改變別人。唯有聽從自己內在的聲音,獨立又遵從自我的真實想法,才能用心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們總是以為,拒絕別人、建立獨立人格,就意味着關係的割裂、傷害。
而事實卻是,基於彼此人格獨立建立起的關係,內裏一定是温柔而充滿力量,邊界清晰又不刺傷他人的。
因此,建立獨立人格的第一步,就是要克服恐懼。
你越是害怕別人傷心,害怕別人討厭我們,害怕不再被別人關愛,害怕別人負面的評價……就越容易陷入課題的混淆。
與其在關係中“黏糊”,在關係中互相糾纏傷害,不如讓自己人格獨立起來。
第一,不被愧疚感綁架,捨得讓你愛的人吃苦。
中國式關係,對於密切的理解,總是粗暴的“互相侵犯,互相打擾”。
所以在面對親近的人為我們付出,對我們有所期盼時,我們總是不自覺充滿了愧疚感,寧願自己隱忍,也不敢傷害別人。
而真正舒適的關係,就是擺脱愧疚感,先經過一次艱難的分離,然後在用舒適的距離,舒適的方式相處。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兒子在有了孩子之後,讓母親來給自己帶孩子,兩代人生活在一起,總是各種不適應。
他心疼母親從早忙到晚的辛勞不忍責備,母親仗着自己勞苦功高總是指手畫腳。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説,你不覺得母親來了之後,我們都更累了嗎?
他想了很久之後,在一次母親回老家的時候,給媽媽發了一條信息:家裏的鎖換了,不用回來了,好好享受老年生活。
母親一開始很難以接受,哭了好久。
後來慢慢的,她開始和老伴一起旅行,一起種種菜。有次旅行去到了一個遼闊的草原上,母親才領悟到了生活遠不止家庭裏的那些瑣事,也終於理解了兒子的苦心。
很多時候,當我們捨得讓愛的人吃點苦頭,彼此才能擁有更加寬廣、自由的人生。
第二,拒絕別人入侵自己的生活,也不要去入侵別人的邊界。
當我們覺得在一段關係中越來越累,明明很努力卻要被掏空的時候;當我們覺得內在的空間被頻頻擠佔,別人總是干涉我們的選擇的時候,都是我們人格不夠獨立的表現。
我們應該弄清楚,什麼是你的責任,什麼不是你的責任。
我們用犧牲或者付出的方式,換取滿足感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扼殺自己的人格,也扼殺別人獨立的機會。
所以不妨試着調整自己的內在語言,不再問自己“這樣好不好”、“會不會失敗”、“別人怎麼看我”,而是應該用“我”做主導:這是我的事,與別人無關。
我們對事情與別人的想象,往往來自於個人的投射,也許,對方也早就厭倦了“黏糊”的關係。
既然如此,何不試着獨立起來,做一個“清爽”的自己呢?
參考文獻:
1.《心理界限:做不輕易讓步的自己》 楊家玲著
2.《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 谷賀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