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育兒要怎麼做呢 ?在孩子受挫折甚至失敗的時候多鼓勵,不要批評指責,很多親子關係很糟糕的情況就是對孩子吹毛求疵,要求太高,一味聚焦孩子的失敗和不足,埋怨和指責,讓孩子敬而遠之。多關心孩子,能敏鋭地發現他高興和不高興,在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主動關心問候,是否需要你幫忙。陪伴,交流是一個永遠的渠道,這是愛凝聚的地方,這也是愛互通的地方。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孩子願意和你説心裏話是信任,需要你真的把孩子當朋友一樣,而不是指指點點,哪裏錯哪裏對,你應該怎麼做,不能怎麼做,要聽他的理由,不要急於否定,和孩子能共鳴,懂得換位思考,多認同孩子,孩子才願意和你聊天。習慣用語,許多父母已經習慣用指示、説教、威脅、教導、訓誡、詢問、分析、評判、稱讚、勸告等方式對待孩子。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教育效果甚微。作為父母,可以試試放下大腦、放下邏輯、放下道理、放下理論,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緒。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作為父母不需要説得太多,説得多了孩子反而會覺得是嘮叨。有效表達,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採用的是積極傾聽,當家長有情緒時就需要採用有效表達讓孩子理解家長。當孩子的行為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時候,我們需要表達,讓孩子知道。當孩子有下面三個不良行為,你該怎麼表達?父母與客人在交談時,孩子總在身邊打鬧。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孩子不肯做家庭作業。孩子偷取父母的錢。當有這些情況時,平時我們的父母也是常常習慣用語,用有效表達的方式可以這樣表達。孩子,我在和客人聊天時你總在這裏打鬧(行為),我覺得很煩躁,你這樣影響我們聊天了。看見你不肯做作業,我覺得很擔心,老師會責怪我沒有監督你學習。 知道你拿了媽媽的錢,我覺得很羞惱,我害怕你養成壞習慣,別人就會鄙視和看不起咱們。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通過這樣的標達,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影響,而不是指責、批評、謾罵讓孩子忘記不良行為本身。通過有效表達逐漸規範孩子行為。當孩子沒有了牴觸心理,親子關係自然會得到逐漸改善。當孩子越來越大,你會發現他有自己的追求,夢想,這時父母需要聆聽及引導。孩子需要在你面前的存在感。好多時候看到他玩手機,其實我們自己也不就是一樣嗎? 父母不是聖人,遇上問題時也要坦白告知,才可把相互的心交換。聆聽,陪伴,欣賞,坦白。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孩子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所以,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先要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思維習慣。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思維習慣,就是人類優先使用大腦的習慣,這和人類優先使用軀體的習慣一樣,就像左撇子天生左手更具優勢。為什麼現在提倡跟孩子交朋友,現在的孩子很快就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我們得知道他在想什麼?他能否理解?他感受了些什麼?這樣相互的融入,才能更好的交流,不是説服他,而是他自己能明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1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都不一樣,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