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氣象局】;
近期
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廣東省多地
出現“回南天 ”天氣現象
“牆上冒汗、傢俱滴水”
哪兒哪兒都是濕漉漉的
不光被子、牀單、衣服曬不幹······
好像連自己都要發黴長蘑菇了!
今年“回南天”來得早?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陳見 介紹,今年廣西“回南天”出現較早,已在1月中下旬和2月初,4次出現輕度至中度“回南天”過程。
2月16日至17日,廣西又將出現中度“回南天”,預計隨着18日冷空氣南下驅散潮濕空氣,“回南天”將趨於結束。
在廣東,珠三角和粵西部分地區在2月11日至12日出現輕度“回南天”現象。廣東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東 表示,廣東“回南天”一般發生在2月和3月上旬,由冷空氣影響減弱、濕度增加所致。
什麼是“回南天”?
“回南天”是在空氣露點温度≥室內物體表面温度的天氣條件下發生的。 當空氣中水汽已達到飽和時,空氣温度與露點温度相同。當水汽未達到飽和時,空氣温度一定高於露點温度。所以露點温度與空氣温度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氣中的水汽距離飽和(即水蒸氣變為露珠)的程度。而水汽達到飽和時就是“回南天”發生的臨界點。
春季連續低温後,出現快速回暖情況下,室外空氣温度、露點温度急劇升高,而室內物體受牆體阻隔,表層冷透後,温度上升緩慢,與室外氣温回升不同步,一旦室外暖空氣入室後被冷卻降温,如果露點温度大於(或等於)室內物體表面温度,就有水汽發生相變凝結,由氣態水變為液態水,附着於冷的物體表面,這時空氣也達到飽和狀態,即空氣相對濕度等於100%,是“回南天”現象發生的原因。
每當“回南天”發生時,室內地板、鏡面、牆面、樓梯、樓道等,都有水霧、水珠附着,到處濕漉漉、黏乎乎,嚴重時甚至積水。“回南天”帶來的危害很多 ,地板潮濕容易滑倒摔傷,鏡面模糊、衣物受潮難幹,辦公或家用電器受潮招致短路等,超過3天以上的“回南天”,食物發生黴變,公眾普遍感覺嚴重不適,心情壓抑,甚至造成羣體性患病。有媒體報道,當“回南天”長時間出現時,一些醫院收治的關節炎患者比平時增加20%左右。
從數據看“回南天”
數據顯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間均可發生“回南天”現象。其中3月最容易發生 “回南天”,且強度較強。
經統計,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廣西共發生33次、132天“回南天”過程,其中:輕度“回南天”14次59天(濕潤有水霧),中度“回南天”11次47天(有水珠),重度“回南天”8次26天(有水滴流淌)。
按月統計 :11月1次3天,12月1次3天,1月3次11天,2月7次29天,3月12次49天,4月8次34天, 5月1次3天,表明3月最容易發生“回南天”,2、4月次之。
按強度統計 ,11、12、5月均為輕度“回南天”,1月以輕度、中度“回南天”為主,2、3、4月則輕、中、重度“回南天”均有發生,其中3月重度“回南天”發生最多,達6次,2、4月均為1次。
“回南天”的監測與預報
廣東省氣象局自2012年起,在日常氣象監測中增加了室內地温監測,2013年在各市布點建設“回南天自動觀測儀”,“回南天”觀測網 全面投入使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於2016年完成“回南天”觀測系統建設,根據觀測數據總結歸納出“回南天”強度等級、預報指標,常態化發佈“回南天”預報 。
專家提醒
“回南天”發生時
室內地板、鏡面、牆面等
有水霧、水珠附着
嚴重時甚至積水
容易致人滑倒摔傷、電器受潮短路
食物發生黴變等
請大家注意防範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作者: 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吳彤 黃姿娜 通訊員 王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