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説“美式人權”並不具普適性?

  今天是世界人權日。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權文件。70餘年來,人權理念和實踐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成為人類社會的夢想。

  促進和保護人權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進程。然而,少數國家卻屢屢將自身人權標準強加於他國,其中尤以美國為甚。事實上,美國所標榜的人權模式並不具有普適性,亦非“教科書”,反而有明顯的侷限性,甚至危害性。

  

為何説“美式人權”並不具普適性?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5月29日,美國華盛頓,示威者在國會抗議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

  其一,從人權概念出發,“美式人權”的內容只是“半吊子”。當前,以聯合國文件為基礎的現代人權概念,既包含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亦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公民和政治權利,反映出國際社會共識。然而在美國,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自由主義思想,催生出私權高於公權、財產權和公民權高於其他權利的資本主義人權觀,狹隘地將人權與公民權等同,輕視其他發展權利。而長期形成的“上帝選民”心態和唯我獨尊的優越感,使其將自身人權標準作為唯一通行標準,並從實力和地位出發,侵犯他國決定人權標準的權利。

  其二,就本國人權而言,“美式人權”的效用仍是“燈下黑”。美國至今仍未批准《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等核心國際人權公約,2018年更“任性”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引發國際社會譁然。建國200多年,種族主義、干涉主義、擴張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遺毒還未根除,仇恨犯罪、社會分裂、貧富分化、槍支氾濫等問題卻層出不窮。面對世紀疫情,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卻創造4900萬累計確診和79萬死亡病例的負面記錄。美國的所作所為,與其標榜的“人權衞士”形象大相徑庭,現實如一面“照妖鏡”,折射出其人權理念“外強中乾”。

  

為何説“美式人權”並不具普適性?

  資料圖:華盛頓街頭到處都是高舉反槍支標語的人們。中新社記者 鄧敏 攝

  其三,從根本目的來看,“美式人權”的實質還是“地頭蛇”。20世紀70年代,時任總統卡特在國家層面推動“人權外交”,自此人權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道德”武器,用以干涉他國內政、實施霸道行徑。2001年以來,美國以反恐為名在全球約80個國家發動戰爭和軍事行動,引發嚴重人道主義災難,超80萬人喪生,3800多萬人流離失所;為維護本國企業壟斷地位,美國打着“人權”旗號實施“長臂管轄”和單邊制裁,侵犯他國主權和企業、公民權益;從關塔那摩監獄虐囚到大規模監聽,國際人權醜聞層出不窮;從政府、情報部門、智庫到媒體,集體熱衷編造人權謊言攻擊他國。可以説,美國只是以人權為名行真干涉。

  “美式人權”行之久也,不僅耗盡美國的信用與聲譽,也讓其國內百姓漸失期望:皮尤研究中心今年最新民調顯示,對政府持信任態度的美國民眾比例已從1958年的75%下降到不足25%,85%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政治制度亟需完全變革或重大調整。在全球範圍內,民主國家聯盟基金會“2021民主認知指數”對53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人進行調研,44%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本國民主的威脅來源”。而今年拜登政府重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投票中,美國得票數僅排在18個申請國的倒數第二位,頗具諷刺意味。

  

為何説“美式人權”並不具普適性?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標準或人權模式,只有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本國實際相結合,才能走出一條適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所説,“西方一些國家的人權觀並不代表國際人權觀”。

  在第73個世界人權日的今天,世界或許更應該傾聽、吸收發展中國家的主張,讓人權的定義更加全面、豐富和均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4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何説“美式人權”並不具普適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