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有着複雜的歷史和現實經緯,既有蘇聯解體留下的歷史餘震,又有現實國際關係中的鬥爭博弈,其深層原因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引發的全球治理赤字
俄烏衝突將引發世界各國間新的分化組合,加速世界變局的演進過程。美國作為這場衝突事實上的最大獲益者,如果不知節制,用力過猛,反過來還可能助推變局演進的速度
“喀布爾時刻”的美國已不是“西貢時刻”的美國,更不是羅斯福時代的美國。美國和西方的真正敵人是其自身,試圖借外部刺激甚至塑造外敵解決內部矛盾,靠重啓軍備競賽和復興軍事集團重振西方優勢,只能進一步扭曲和拖累其經濟發展
俄烏衝突雖嚴重衝擊世界格局,在一定時期內造成經濟全球化的嚴重倒退和國際市場的部分割裂,甚至發生局部冷戰,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意願不可抗拒,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規律不可改變,中國發展的內生動力更不可逆轉
文 | 張宏志
2022年初,俄烏軍事衝突突然爆發。雖然衝突在發生之前已有徵兆,但其規模、烈度和持續時間還是超出預料。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始則無視俄羅斯的火警紅線,堅持在烏克蘭入約問題上危險玩火;繼之在引燃大火之後置身隔離帶外火上澆油,犧牲烏克蘭作為燒灼俄羅斯的火場。衝突使得烏克蘭民眾成為了最大受害者,並將殃及全世界。
這場發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之際的熱戰,對國際局勢產生了重大沖擊,其深遠影響或將超過“9·11”事件和西方反恐戰爭,成為冷戰結束以來影響最大的國際事件,甚至將由此開啓世界歷史上一個新的階段。如何看待這場衝突的深遠影響,世界主題與發展趨勢是否會因此逆轉,必須加以深入思考。
2022年4月1日,烏克蘭馬裏烏波爾,居民經過被損壞的建築 維克托攝/本刊
衝突爆發的深層原因是世界變局
引發的全球治理赤字
俄烏衝突有着複雜的歷史和現實經緯。其中既有蘇聯解體留下的歷史餘震,又有現實國際關係中的鬥爭博弈,而其深層原因則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引發的全球治理赤字。
冷戰結束之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信息化浪潮迅猛來臨,新興力量逐步崛起,推動世界格局不斷演變。自詡為冷戰勝利者的美國和西方陣營,未能正確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故步自封於既得利益,放任金融資本無序發展,經濟脱實向虛,引發國際金融危機,揮霍了冷戰後全球化大潮帶來的發展紅利;任意干涉發展中國家內政,不惜以戰爭手段推送西方政治制度,引發國際恐怖主義氾濫,浪費了冷戰後國際局勢緩和的和平紅利;大搞單邊主義,擠壓他國戰略空間,破壞了冷戰陰雲初散後霞光一現的國際合作機遇。
這一切進一步導致美國霸權走向衰弱,也反過來加快了世界變局的形成和發展。構建一個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國際關係民主化要求的新型全球治理體系,成為了當今世界的客觀需要。然而,現行的治理體系並未跟上世界的發展變化,仍然沿用了冷戰以來遺留下的陳舊模式,單極化的世界權力結構、小圈子決策的國際金融體制、追求單方面絕對安全的軍事同盟體系、單一價值判斷的西方話語霸權,這些都嚴重背離了當今時代要求。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西方一統天下的夢想走向破滅,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必要性充分顯現,而霸權主義者不謀反思自身錯誤,改革過時的全球治理結構,反而不斷倒行逆施,竭力在國際關係中鼓吹保護主義和大國競爭,挑動意識形態衝突,分裂國際社會,製造集團對抗,試圖將世界拉回到冷戰時期,固化舊有世界格局,打壓可能的競爭對手,維護自身霸權地位。這種重温歷史舊夢的幻想與世界發展趨勢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世界格局變化與全球治理現實之間的落差不斷擴大。特別是霸權主義者無止境擴大或新建軍事同盟體系的行為,嚴重威脅他國安全,最終必然導致激烈對抗。俄烏衝突就是這一矛盾的集中爆發。
事實已經證明,舊的世界霸權及其所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已經無法適應未來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成為人類社會實現和平與發展的唯一正確方向。
衝突將極大加速世界局勢的演進
俄烏衝突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次局部戰爭,將極大加速世界局勢的演進,甚至成為世界百年大變局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之所以這樣説,是由於衝突爆發的時間、地點和參與方及其戰略目標均為過去的局部戰爭所未見。
首先,從時間點來看,這次衝突爆發於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的交織階段,世界已經在發生深刻變革,這場衝突打破了舊有國際關係的僵化外殼,必將會為變革加油助力,使其由闇火燜燒轉為燎原烈焰。
其次,從地點來看,這次衝突爆發於世界上最發達的大陸也是兩次世界大戰主戰場的歐洲,觸發了世界一些主要大國最根本的利益和最敏感的神經,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各方反應極其強烈。
其三,從參與方來看,這次衝突將當今世界上的兩個核大國捲入其中,一個為直接交戰方,一個動用直接出兵外的一切手段台前幕後變相參戰,雙方距兵戎相見只一步之遙,整個西方世界也一併牽涉其中,從而突破了二戰以後形成的國際關係禁忌;原有的鬥爭界限和妥協模式已被衝破,如何善後尚無先例可循。
最後,從參與方的戰略目的及投入的政治成本來看,參與雙方的戰略目標之高、投入成本之大也為史上罕見,烏克蘭全境已淪為戰場,俄羅斯在安全領域中被逼到牆角後絕地反擊,美國和北約作為實際上的參與方也押上了自身的霸主地位和聯盟信譽,這使得雙方妥協的難度大大增加;軍事衝突最終或能以和談結束,但衝突引發的國際緊張關係有長期化的趨勢,並對未來國際秩序產生深刻影響。
這些都預示着這場衝突的不同尋常。無論將來結局如何,都將對世界造成永久性改變。一系列冷戰以來國際關係的思維定式均被突破,世界之舟或將駛入一條未知航道。
現在衝突仍在進行之中,對未來的影響尚難定論,但有兩種傾向已很明顯:
一是西方霸權主義者試圖藉此重振軍事同盟,推動世界向以意識形態劃線的集團化方向轉變,並企圖佔據所謂道德高地,將全世界綁上自己的戰車。
二是廣大亞非拉國家,甚至美國的部分盟友,看穿了霸權主義者挑動衝突而又讓他人火中取栗的真實面貌,努力與其保持距離。這些國家無疑是反對戰爭的,但也絕不願成為大國棋子,與冷戰時期相比,其自主意願和能力已大大增強。即使是當下空前一致的西方陣營內部,隨着時間的延伸和情緒的沉澱,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步認識到這場衝突的爆發不是必然的,而是由西方一系列錯誤政策促成的,美國和歐盟在投入的成本與獲取的收益之間存在着巨大差異。這將在歐洲進一步催生戰略自主的聲音。
這一切表明俄烏衝突必將引發世界各國間新的分化組合,加速世界變局的演進過程。美國作為這場衝突事實上的最大獲益者,如果不知節制,用力過猛,反過來還可能助推變局演進的速度。
2022年3月30日,一名婦女在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等待通過人道主義走廊撤離 迭戈·埃雷拉攝/本刊
衝突引發的國際環境變化不會
根本逆轉美西方衰退的歷史趨勢
俄烏衝突引發的國際環境變化不會根本逆轉美西方衰退的歷史趨勢,甚至可能加快其進程。
不久前,當美軍狼狽撤出阿富汗時,世上許多人輕言美西方已完全衰敗。而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又有許多人震撼於美西方操控世界的能量,認為美西方能夠藉此迅速走向復興,西方輿論甚至認為美國將重演越戰失敗後贏得冷戰“勝利”的逆襲時刻。然而,簡單看衰或看漲美西方力量,都是對歷史趨勢的淺見和短視。美西方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兩大歷史發展趨勢,而這兩大趨勢沒有也不會根本改變。
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集體崛起,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力量對比,世界經濟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兩岸向亞太地區轉移,西方實力的相對下降已成不可逆轉之勢。美西方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強,獨霸世界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
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疲態已露,開始步入了老齡化階段。資本的無序、無度擴張,經濟呈現泡沫化傾向,基礎製造業衰退,科技競爭力下降,貧富分化加劇,政治極化現象抬頭,社會共識減弱。這一切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世界藉助新科技革命贏得的發展優勢已逐步耗盡,壟斷資本主義的固有弊端開始充分暴露,各種矛盾正在不斷積累,且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面對這兩大趨勢,西方國家要找到振興之路必須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對內改革過時的政治制度,限制金融資本的過度膨脹,更新陳舊的基礎設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重建社會共識;對外放棄霸權思維,實行南北合作,開放全球治理體系,推動經濟普惠發展,做大國際市場蛋糕,實現各方互利共贏,把世界的發展變為自身再發展的機遇。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卻沒有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反而走上了一條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道路,妄圖築起一道隔離牆把世界大潮擋在牆外。這表明美西方正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作為幾百年來一直佔據優勢的西方世界,其衰退必然是一個長期過程。衰退中的龐然大物在外界刺激下也會爆發驚人力量,但其下滑的趨勢已成定局,巔峯時刻不會再現。當今時代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喀布爾時刻”的美國已不是“西貢時刻”的美國,更不是羅斯福時代的美國,自我更新已然力不從心、時不再來。從美國特朗普政府混亂的內政外交,到英國自外於歐洲聯合;從西方抗疫的集體失敗,到中東“改造”的“始亂終棄”,這一切都只是西方整體衰退的外在表現,反映的是其難解的深層次矛盾。美國和西方的真正敵人是其自身。試圖借外部刺激甚至塑造外敵解決內部矛盾,靠重啓軍備競賽和復興軍事集團重振西方優勢,只能進一步扭曲和拖累其經濟發展,是沿着錯誤的方向超速行駛,是服用了興奮劑去跑百米衝刺,南轅北轍、飲鴆止渴。如果西方沉溺於二十世紀的舊日輝煌,執迷不悟地走向歧途,那眼前的這種振奮很可能成為一場迴光返照的瞬間煙花。
衝突的爆發凸顯了世界變局帶給中國的挑戰和機遇
俄烏衝突的爆發,充分顯現了世界變局中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對於中國而言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大的挑戰藴藏着大的機遇。衝突引發的國際緊張局勢,無疑對我國的發展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但也隱含着某些新的可能。對此,我們都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在當前美西方炒作“民主”與“專制”對決的意識形態鬥爭語境之下,西方霸權主義者不僅沒有因俄烏衝突放鬆對我國的壓力,反而試圖藉機將中俄相互捆綁一併打壓,實現其一箭雙鵰的目的。西方戰略思維中盛行多米諾骨牌理論,慣於以自我為中心看待複雜的世界,不承認其他國家有各自的合理訴求,而從其爭霸的認知角度出發,把原本不相干的問題硬性扯到一起,把截然不同的地方性衝突一概歸結為大國間的“代理人戰爭”。朝鮮戰爭爆發後,美軍入侵台灣海峽,就是突出的事例。
我們要充分警惕國際敵對勢力借俄烏衝突侵害中國利益、破壞中國形象、分化中俄關系的圖謀。尤其要警惕西方少數人蓄意將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掛鈎,製造台灣問題國際化的險惡用心。對此必須高度重視,沉着應對。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也可能產生另一方面的效應。
首先,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時代,以意識形態綁架經濟發展,以泛化安全威脅扭曲供求關係是違背客觀規律之舉。特別是在美國經濟實力相對下降的情況下,搞集團對抗缺少有力的經濟支撐,依賴政治脅迫而缺乏經濟補償,大炮多於黃油、胡蘿蔔少於大棒,最終勢必難於持久。
其次,西方霸權主義者越是賣力地分化世界,越是引起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警覺,不願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在冷戰最為激烈的時期尚且出現了不結盟運動,在發展中國家逐步壯大、西方控制力下降的今天,強迫選邊站隊、複製冷戰模式更是時過境遷。
其三,在世界變局加速演進的局勢下,世界各國都在尋求自身的重新定位,一些國家借俄烏衝突之機突破二戰以來的禁忌和束縛,追求新的國際地位,國家間關係也會出現新的縱橫捭闔,這可能會產生難以預測的挑戰,也可能孕育着難得一見的機遇,善於趨利避害就可獲得廣闊迴旋空間。
綜合來看,俄烏衝突雖然嚴重衝擊世界格局,在一定時期內造成經濟全球化的嚴重倒退和國際市場的部分割裂,甚至發生局部冷戰,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意願不可抗拒,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規律不可改變,中國發展的內生動力更不可逆轉。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歷史自信,堅持和平發展道路,高舉多邊主義和互利共贏的旗幟,就一定能打破國外敵對勢力孤立包圍中國的圖謀。
當前形勢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製裁已是無所不用其極,試圖藉機重創乃至制服俄羅斯。然而,歷史證明俄羅斯是一個韌性極大的民族,歷經磨難而恢復力超強,即使遭受重大打擊,但其國力基礎沒有變,與西方的結構性矛盾也沒有變,將來仍將是多極世界中的一極,把如此規模的國家隔絕於國際社會之外是完全不可能的。西方不留餘地的制裁也將為自身未來的轉圜製造障礙。
我國秉持的客觀公正、勸和促談的外交立場,在這場危機中代表了理性的聲音,必將為衝突的善後和在後危機時代扭轉國際緊張局勢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歷史將向未來證明,只有按照中國的一貫倡導,徹底擯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真正實現世界各國間的和平、合作和互利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推進人類社會的共同安全、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未來也會為今天作證,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站在了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邊,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