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的時候就來米市渡了,算起來,在這裏已經50多年了。”蔣仁根是米市渡的居民,見證了米市渡的興盛,也目睹了它的“落幕”。而一條松江32路也貫穿了他的這些年。
米市渡輪渡站有着悠久的歷史,是松江境內黃浦江上最主要的渡口。1920年,黃浦江上開始出現機動渡船,用小火輪拖帶木船載客渡江,其後逐漸興起輪船渡客。初期輪渡為蒸汽發動機,到後期,由蒸汽發動機改為柴油發動機,可雙向行駛。這種輪渡早期也在米市渡使用。米市渡車客渡建於抗戰前,靠手搖木船載人擺渡。1947年,有兩艘機動船。1950年起,由松江縣運輸部門經營。1963年元旦起,由上海市輪渡公司接管。1964年擴建渡口碼頭,更新渡輪,可載汽車6至8輛、乘客百餘人,每渡來回約半小時。
蔣仁根是20歲時跟着父母來到米市渡村的,父母是當時車墩鎮華陽橋村的漁民。他們的住所距離南邊的渡口僅有200多米,舉家搬遷至此,他總是站在窗口,遠眺江上的過往船隻,江上汽笛聲聲,岸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那時候,從塘南到塘北只有輪渡一種交通工具,每天早晨6點準時開船。“嗚——”長長的一聲,帶着早起勤勞的人遠去或到來,開始新的一天。
蔣仁根回憶道,通常情況下一早輪渡上的人大多是早起到鎮上上班的工人,一下船黑壓壓一大片,都迫不及待要擠上等候在岸上的公交車。大家都不願意等下一班車,便使勁往車上擠,整整一車可以塞下近百人。
——摘自松江報《米市渡的前世今生》2019年
“那時候,張澤、泖港、五厙往來城裏都從這裏走。還有外省市的船經過停靠。”蔣仁根晃了晃小茶壺,眯眼笑着回憶道,“早上六點多到晚上六點多,差不多半小時一班,有時刻表的。人多的時候,要等船,擺渡的船來了,每個人6毛錢,你要是有自行車還得再付6毛。上了船有時候還能看到江豬(江豚)呢。”
人羣和自行車等通道
大型車輛通道
從米市渡上岸,要到城裏去,就得乘坐32路。現在的32路的底站還叫做米市渡,線路上行線長6.6千米,下行線長6.5千米,上下行均設置10座車站,南起米市渡站、經由松金公路、聯絡路、抵達北端終點松江汽車東站,其中大部分站點就集中在松南郊野公園的主幹道上,“串聯”起了幾個村。
早年間,蔣仁根在供銷社工作。“那時候,我做銷售,可以説跑遍大江南北。”回憶起那段時光,蔣仁根還是很自豪,而他出門的第一站就是32路。
據瞭解,那時候這條線路叫做松楓線,2012年6月11日,因塘米線輪渡 (塘口渡口-米市渡渡口,後撤銷) 取消客車過渡,拆分為松米線和塘楓線,其中松米線就是松江32路。32路兩側就是民居,招手停。
“這條線路一直有的,更早的時候,還是燒柴火的呢。”對於老松江而言,這條線路一直在,也一直變。
從最開始的1毛5到後來的5毛再到現在的1元,在車墩80、90後的記憶裏,米市渡是往返浦南的船,而這是小時候從車墩米市渡進城的車。“最早終點站在人民南路,草廬對面,後來在樂都路上,再到現在的東門汽車站。6點不到第一班車就到米市渡了,7點往松江城裏開。一天跑14趟。”對於這班車的情況,蔣仁根可以説了如指掌。
隨着幾座大橋的建立,米市渡從人等船逐漸變為了空船來回,隨着2012年米市渡的關閉,這一條線路的往來人羣也變少了,兩側的居民變少了,32路上的乘客也變少了。
從隨招隨停,到固定間隔時間固定站牌,今年在明確的幾個站點重裝了公交站台,讓村民們在等待的時候可以稍作休息。
郊野公園建起來以後,32路更像是一條獨屬於松南的觀光線。從熱鬧的城區載着乘客來到嫺靜的綠地,穿過喧鬧,迴歸寧靜,感受自然與野趣。
“雖然坐車的人少了,但開車的人多了,有時候還會有一些騎行的。今年最熱鬧的時候,從早到晚來來往往許多自駕遊,不少都是從市區趕來的,江邊停車場那麼大都停滿了。”蔣仁根感慨不已。
文字、圖片、編輯:王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