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大選創歷史新高的燒錢規模讓世人瞠目結舌,也讓充滿銅臭氣的美式民主本質再次暴露無遺。眼下,距離1月6日衝擊國會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特朗普彈劾案也已開審,但伴隨這一切的所謂“政治清算”能否改變美國的金錢政治本質?多家美國媒體給出的結論並不樂觀。
難畫句號的政治獻金
一個盡人皆知的説法是:金錢是美國政治制度的潤滑劑。
在美國從事政治活動,時刻都離不開金錢。因此,籌款成為所有美國政客的首要任務。長期以來,美國對政治捐款的限制不斷放寬。到2014年,美聯邦最高法院的最新裁定乾脆取消了個人對聯邦候選人及政黨最高捐款額的上限。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指出,美式民主構建了一套政治捐獻和遊説制度,公開允許利益集團用金錢去交換非集體的政策。因此,現在美國企業這種所謂的“政治清算”不可能改變美國金錢政治的本質。
沈逸:“資本的力量在選舉政治和政治權力競爭過程中無節制擴張,無形中推高了選舉的成本和制度運行的成本。無論政客在競選中喊出怎樣的口號,事實上大量的收益事後會通過公共政策被轉移到最富有的0.1%的這部分人身上。”
以美國醫療體系為例,全球銷量最高的5種處方藥在美國的售價遠高於其他國家。高藥價給美國低收入人羣、特別是無力購買醫療保險的人羣帶來了災難性影響。而同時,醫療相關利益集團卻擁有年均花費約5億美元的全美最大遊説團隊。它們將賺取的利潤用作政治獻金,以便讓醫療立法及相關政策走向符合自身利益。這也是長期以來美國醫療體系無法實行刮骨療傷式改革的重要原因。
在美國,政治體制的運轉與金錢密不可分,聯邦政府與利益集團之間的權錢勾連只隔着一扇“旋轉門”。這種“旋轉門”現象近年來愈演愈烈,首先表現在商業巨頭等利益集團經常向美國政府輸送高官,以影響政府的政策取向。
比如,在特朗普政府任內,國防部長埃斯珀和財政部長姆努欽等人就來自軍工巨頭或是華爾街投行這樣的大“金主”。
與蓬佩奧相似,不少下台的特朗普政府高官,如前國防部長馬蒂斯、前能源部長佩裏、前內政部長津克等人,都迅速完成了在各個私營機構的“再就業”。
CNBC的文章指出,美國企業通過“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PACs)為政客們增加了每次選舉中籌集的資金總額,從而稀釋了其他人的聲音。如果一個公司可以通過PACs給一個政客數百萬美元,那麼這個自私自利的政客肯定會優先考慮這家公司和它的觀點,而不是政客所代表的選民的觀點。“這破壞了我們的民主,也許這就是為什麼72%的選民都希望兩黨減少金錢對政治的影響”。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單姍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