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在巨大爭議聲中壯大的公司,都逃不過時刻被評頭論足的命運。
比亞迪就是一個例子。
近日,比亞迪股份及比亞迪電子對外公佈了2020年全年財務業績報告。
隨着這份熱氣騰騰的財報的出爐,坊間也傳出了比亞迪汽車業務增收不增利的傳聞。
比亞迪汽車業務增收不增利
從財報數據來看,2020年比亞迪營收1566億,同比增長22.59%,淨利潤60.14億,同比增長183%。可見比亞迪已經擺脱了低迷狀態,完成了營收增速扭負為正。
有意思的是,財報顯示比亞迪汽車收入佔比54%,不過比亞迪想通過汽車盈利實際上是難上加難。
目前比亞迪主要的營收由三個部分構成,它們分別是汽車及相關產品、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以及其他業務。
細看比亞迪股份淨利增長的原因,主要是源於比亞迪電子的淨利增長,並不是汽車業務所產生的,比亞迪電子的淨利體量遠超於比亞迪汽車的淨利體量。
換而言之就是,雖然汽車業務是比亞迪股份的營收大頭,但是從淨利潤上來看,它根本就是個增收不增利的賠錢貨。
比亞迪賣了這麼久的新能源汽車都要依靠補貼,進而導致其售價基本一直都要低於它的成本,所以比亞迪現在想通過新能源賺錢基本是不可取的。
其實,汽車業務增收不增利主要還是受比亞迪汽車業務轉型影響所致,畢竟比亞迪近幾年一直採用“補貼+降價”的方式銷售汽車,使得其新能源汽車的成交價要遠遠低於成本價。
不過,目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處於虧損狀態,造車三傑的蔚來、小鵬虧損更為明顯,因此王傳福也沒必要過於擔心。
王傳福如何破局?
雖説比亞迪在汽車業務上表現並不良好,但這絲毫不影響王傳福繼續加碼研發費用。
眾所周知,比亞迪在汽車電池研發上造詣頗深,投入也是巨大,光去年就投入了70多億。
而這筆研發費用絕不會憑空消失,因為這是比亞迪股份在向未來輸血。對於比亞迪汽車目前所面臨的尷尬局面,王傳福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早在2019年,比亞迪就成立了三家“弗迪”系的公司,到2020年3月,“弗迪”系成員擴充到了5家,這五家公司就代表着比亞迪的尖端科技。
作為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在弗迪電池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它的第一款產品“刀片電池”就已經橫空出世,引來了各界高度關注。
王傳福更是直言道,刀片電池的發佈將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並且“刀片”電池在比亞迪漢上已經實現量產,未來將在全國各地陸續上市。
可以預測的是,“刀片”電池的問世有助於打開電池外供局面,或許能夠為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上扳回一城,成為比亞迪開拓長續航能源車市場的關鍵點。
近年來,整個汽車行業都進行了一輪優勝劣汰,目前行業競爭已經進入了深水期。
如今靠低價搶市場帶來的銷量數據雖然好看,但是對於車企而言卻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只有注重研發,提升產品品質才能在今後的發展中保持競爭優勢。
不得不説,王傳福真的很有遠見。2020年,比亞迪深耕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推出了具有顛覆性質的刀片電池以及一系列尖端科技,並且在行業中進行了諸多佈局。
可以想見的是,在未來,比亞迪一定能夠取得新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