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不專業,不透明,不獨立,揭開BCI真面目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因所謂的“抵制中國新疆棉花”,一個名叫BCI(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組織引起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前往BCI的瑞士總部實地探訪,其辦事人員拒絕接受採訪,只是隔着玻璃窗寫了個網址讓記者進行聯絡,而該網址登出的電話為印度區號,通過這個電話根本無法聯繫該組織總部。BCI如此操作,顯然與正規的國際組織有天壤之別,頗有幾分“草台班子”本色。

首先,BCI不專業。該組織自稱,其目標是在全球推廣更好的棉花種植標準及行動。業內人士指出,其倡導的棉花種植標準並不高,起點較低,甚至其中一些標準在中國已遭廢除和淘汰。這樣一個自我標榜的棉花產業“行業標杆”,在去年初美、澳一些機構炮製新疆不實報告之後,未經實地調查就馬上停止了對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發放認證書。之後BCI又發表聲明誣稱新疆地區農場“強迫勞動”風險越來越大,完全無視新疆這個全球舉足輕重的產棉區已普遍實現機械化作業的事實。人們不禁要問,沒有展開獨立調查就人云亦云,如此得出的結論有幾分可信度?更令人不解的是,日前BCI上海代表處稱,中國區項目團隊嚴格遵照BCI的審核原則,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項目點所執行的歷年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第三方驗證,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但BCI總部對自己分支機構的現場調查結論置若罔聞,對之前的錯誤做法保持沉默。不難看出,BCI在新疆棉花問題上是蓄意抹黑,自相矛盾,毫無專業性可言。

其次,BCI不獨立。BCI官方網站顯示,美國國際開發署是其重要資助者之一。作為直接服務於美國外交政策的聯邦政府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署“名聲在外”,其網站宣稱“通過夥伴關係和投資等手段”,主導美國的國際開發、災害援助等工作,致力於拯救生命、削減貧困等使命。不過,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這一機構曾多次被指責干涉受助國內政。其作為維護美國海外霸權的工具屬性不言自明。BCI有這樣一個“金主”,很難不讓人懷疑其獨立性。同時有證據表明,BCI早期曾獲得大量美國商户及品牌商贊助扶持。BCI理事會主席馬克·萊科維茨同時是美國Supim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而Supima正是美國皮馬棉的推廣和營銷組織。皮馬棉和新疆棉存在市場競爭關係。BCI此番罔顧事實,一味“打殺”新疆棉,是否有其他利益考量?

第三,BCI不透明。BCI總部僅僅在一個辦公樓一層租了幾個辦公室,沒有多少研究人員的情況下,如何做出令人信服、甚至可以影響全球貿易的決定?儘管BCI自我標榜非營利,但收起錢來卻毫不手軟。2000多會員個個都要付會費,單單為了在服裝吊牌上掛BCI的標識,一眾零售和品牌商就要付出從6000到45000歐元不等的年費,頗有種“花錢進圈子”的感覺。但BCI並未公開其制定標準的依據何來、如何決策,如此缺乏透明度的運作,着實令人生疑。

儘管BCI宣揚“體面勞動”與“環保高標準”,但其自身操作既不體面、更無標準。儘管BCI聲稱自己脱胎於世界自然基金會倡議,但該基金會向新華社記者證實,BCI從2009年起已與基金會沒有關係。這樣一個出身可疑、決策失據、自相矛盾、以圈錢為目的的“非營利性”機構,竟然企圖通過自身所做的決定抹黑中國、打壓蓬勃發展的中國棉紡織產業,實在是不自量力,荒唐可笑。(新華社記者楊駿 陳俊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2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華國際時評:不專業,不透明,不獨立,揭開BCI真面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