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捲入債務和婚戀糾紛,江蘇南通“最美援鄂女護士”遭遇翻車風波。對此,當事人所在單位近日出面進行了説明,呼籲“對成長中的青年人給予更多的寬容和愛護”。
相關單位的回應就事論事,態度值得肯定。雖説當事護士可能存在的“B麪人生”的確令許多人錯愕,但一碼歸一碼,如果其在第一時間奔赴武漢,紮紮實實堅守一線50多天確是事實,那麼理所應當受到相應褒獎。至於債務糾紛自有法律追究,婚戀狀況則實乃個人私事,與援鄂之舉並無直接關係。理性來看,無論是因“逆行”之舉將其捧上神壇,還是因私生活有瑕疵對其“一票否決”,恐怕都有失公允。
通過這場風波,其實也能看到當下輿論場的一種極端化傾向。不論是新聞主角,還是公眾人物,評判一個人時習慣於首先代入某種“人設”。在這樣的認知傾向之下,多面個體往往變成了“單向度的人”。而一旦當事人被發現某些與“人設”不符的言行,輿論又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更可怕的是,風評迅速轉向的過程,大多伴有人肉搜索等網絡暴力,當事者在一些場合的隻言片語,或是糾葛不清的感情經歷,一一被蒐羅曝光,成為網絡審判的“實錘”。這樣的案例,既加劇了非黑即白的對立思維,也常常僭越了法律紅線。
回頭來看,這樣偏頗乃至偏激的輿論氛圍是怎樣形成的?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今天,信息洪流何其洶湧,有限注意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媒體作為注意力載體,幾乎滲透了社會結構的每個環節,成為連接各種資源並影響其最終配置的關鍵。有學者感慨:信息氾濫使得研究媒介的資源配置功能成為顯學。順着這個邏輯來看,一事當前,新聞媒體首先要冷靜下來,追逐熱點事件、新聞人物沒問題,但不要忘記資源的平衡。動輒對一名“路人甲”貼標籤式強勢追捧,最終導致各方面資源的不合理傾斜,很容易造成巨大浪費,保不齊還會帶來意外反轉。而廣大網友也要理性客觀、謹言慎行,不能動輒以“法官”自居,一手捧喇叭,一手拿大棒。
説到底,標籤代表不了全部,情緒不能取代判斷,各方都保持清醒頭腦、堅持理性發言,輿論場才能風清氣正,不會輕易被利用和攪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