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把握數字時代脈搏 讓“年味兒”迸發新活力
對於中國人來説,春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無論在哪兒,都得認真過年,該有的儀式感不能少。過年一定要有“年味兒”,數字時代當然也不例外。那究竟什麼是“年味兒”?過去,選購年貨是“年味兒”,春運返鄉是“年味兒”,新年祝福是“年味兒”……這些過年時最具儀式感的活動,正是“年味兒”所在。
如今,隨着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流碰撞出新火花,讓“老”傳統迸發“新”時尚。春節快遞不打烊、“雲端”購置年貨,讓遠在他鄉過年的兒女也能收穫“媽媽的味道”;線上“雲拜年”“雲聚餐”,讓鄉愁不再因距離加深;“雲旅遊”“雲觀劇”“雲看展”,更是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數字時代,即使過年的形式變了,數字經濟蓬勃的生命力也讓“年味兒”得以延續。
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2%,兩年平均增長13.4%,增速明顯高於線下消費。從與網購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業發展情況看,在線上消費快速增長的帶動下,2021年快遞業務量與業務收入比2020年均呈兩位數快速增長。線上消費需求繼續保持明顯增長,得益於我國強勁的內需動力以及強大的物流體系。
過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仍在持續,然而不少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在整體困境中破土而出、逆勢上揚,孕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AR虛擬試穿”、“雲社交”、發數字紅包,讓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自由切換購物場景,聯通全球,享受新消費、新潮流帶來的樂趣。數字化服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
前不久,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到,數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時空阻隔,提高有限資源的普惠化水平,極大地方便羣眾生活,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要。數字經濟發展正在讓廣大羣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
展望未來,乘勢而上,要加速數字化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數字技術的智能經濟,加快優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運營,培育智慧銷售、無人配送、智能製造、反向定製等新增長點;創新發展“雲生活”服務,深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8K高清視頻等技術的融合,拓展社交、購物、娛樂、展覽等領域的應用,促進生活消費品質升級;支持實體消費場所建設數字化消費新場景,推廣智慧導覽、智能導流、虛實交互體驗、非接觸式服務等應用,提升場景消費體驗。
數字經濟賦予春節不一樣的“年味兒”。新年有了新的過法,但不變的是藴藏於春節儀式感中對新一年的期盼,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與底氣。在挖掘“新年味兒”的過程中,我們要牢牢把握數字時代脈搏,不斷釋放數字經濟活力,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