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24歲獲稱央視“最受歡迎的節目主持人”,加盟鳳凰後連續多年凌晨四點起牀主持《鳳凰早班車》,被譽為“開創了’説新聞’的先河”。她主持的《魯豫有約》擁有超長的生命力,從2002年開始,累計採訪一萬多人。陳魯豫詮釋了一個道理: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她參與主持香港迴歸、戴安娜王妃葬禮、美國總統大選,風光背後卻是數十年的積累和沉澱……現在,她想和你談談人生。
在新書《還是要相信》中,陳魯豫敞開心扉,針對當下年輕人時刻關注、困惑的難題,耐心而真誠地分享親身經歷與肺腑感言。從自律、獨居、職場生存,到友誼、生育、親密關係……針對當下年輕人普遍關注的問題,陳魯豫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談身旁好友的人生經歷,也談形形色色的受訪者給她帶來的啓發。沒有大道理,只有值得玩味的小故事。她説,無論世界如何改變,還是要相信,心底裏最初相信的東西。
“他們不僅僅因為自律而優秀,但優秀的代價之一必然是自律”
守紀律很辛苦,而自律才是真正的考驗。小學二年級,陳魯豫從上海轉學到北京,當時北京的課堂上要求小學生手背後坐端正聽講。如今想來這要求不科學、沒必要,但作為親歷者,陳魯豫發現它也沒有對她造成任何不良影響,而且公平地説,“它的確提升了我的專注度。”
直到今天,陳魯豫還記得當時坐在自己左手邊隔着過道的一個梳馬尾辮、一臉嚴肅、鼻子又高又直的女生,她的坐姿永遠被老師表揚。“我當時心裏頗為不忿,每每也試圖挺胸收腹,想和她一爭高下,但每次都敗下陣來,那女孩的定力簡直可怕。我這一路碰到了不少這樣的狠角色,都是神人,都極其自律。以我不同時期的標準來看,也都極其優秀。當然,他們不僅僅因為自律而優秀,但優秀的代價之一必然是自律。”
相比身材與生活習慣上的自律,對於情感和情緒的自我掌控才更難。比如如何不見異思遷、不喜新厭舊,如何做到從容淡定、寵辱不驚,如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恐怕才是人生的終極難題吧。“自律的過程並不愉悦,甚至痛苦不堪,它不會使人更自由,也不一定使人更成功,但自律會讓人更體面,令人更接近心目中那個最好的自己。”這是陳魯豫的想法。
陳魯豫版“職場生存指南”:先面對現實,生存下來
春天一到,畢業季到了,即將離開校園的年輕面孔鮮活之餘也多了一份焦慮和迷茫,步入社會的第一個岔路口,如今已經擺在面前了,而已經身在職場的人們,也面臨着跳槽和新的選擇。
陳魯豫坦承自己從事的傳媒行業,算是“沒有入錯行”,“包括我獲得的名利、認可,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單純的喜歡。把興趣和謀生手段合二為一,就像是嫁給了愛情一樣。無論結果如何,這個開頭我心甘情願,而整個過程我自然會無比投入。”與此同時,她也説自己“幾乎沒有經歷過一個新人通常都要經歷的艱難起步、窮困潦倒、委曲求全,我一直是個“愣頭青”,莽撞、不知天高地厚,年輕、天真得理直氣壯。”
那麼,這樣一個“入對行”,一路很順利的人,有怎樣的職場心得跟年輕人説呢?“我只能以大人的身份對所有困惑、不甘的小朋友們説:職場不是你家,在職場獲得酬勞、成長、經驗、人脈是關鍵,至於友誼、温暖、家的感覺,那只是錦上添花,有沒有其實都理所應當。人生的確不公平,每個人的起點、資質、機遇不同,可我相信天道酬勤。”
陳魯豫以自己帶團隊的經驗説,“在工作中,我盡力善待每一個同事,那是因為這樣做讓我很愉快,而且我們也的確在工作中結下了“革命情誼”。可是,如果我只是按時給他們發工資、給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卻高冷、不好接近、不會噓寒問暖,不像某位領導那樣,在員工流鼻血不止的時候送她去醫院,這不意味着我是個壞人,只意味着我可能脾氣古怪,或者,僅僅是因為我太忙了而已。我認為,温暖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底色,可它絕不是一個團隊、企業領導的首要任務。給年輕人提供機會、更好的發展空間,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帶領大家一起創造出讓自己滿意、驕傲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有團隊小朋友離職,陳魯豫説自己“會有特別大的挫敗感,我會認為是我做得不夠好,是因為我的成長比他們的成長慢了,沒能給他們提供更大的舞台,但我絕不會糾結是因為自己冷漠、刻薄、做人有問題。”
對於起步階段的職場新人,陳魯豫給他們的建議是,如果你沒辦法直接跨越現實和夢想的差距,那麼先面對現實,生存下來,然後“騎馬找馬”。她也提醒,請注意,“騎馬找馬”不意味着你心猿意馬、敷衍潦草。沒有任何一個老闆願意讓一個年輕人把自己的公司當作練兵場、中轉站,每天意興闌珊地只為尋找下一個更理想的地方,我也不願意。“騎馬找馬”只是你的一個想法,但你的行動依然是認真、投入、積極的。你可以拒絕一份工作,可是一旦你接受了,請給予它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職業道德。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人生態度,面對任何事,你只有兩種選擇:不做,和使勁做,幹你該乾的事兒。一場遊戲你可以不參加、不玩,既然參與了,就玩它個昏天黑地才有意思。
“我們無法對另一個生命做到感同身受,可這並不重要”
在談到“這世上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嗎?”自稱“魯小胖”的魯豫説,“我們無法對另一個生命做到感同身受,可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還擁有另一些理性又温暖的東西。”
有次她在香港採訪李若彤,傍晚時分香港下起了雨,她和李若彤一邊做提拉米蘇,一邊等她的好朋友張慧儀、葉藴儀、陳慧珊。這四位香港女性,幾年前因為合作一部電視劇結緣,她們都是“70後”,都曾經因為情感、家庭等原因遠離娛樂圈,各自戀愛、相夫教子,也有失戀、失婚或者家暴的傷痛。
張慧儀十三年前領養了重病的兒子,獨自呵護至今;葉藴儀呢,早早成名,早早做了母親,後來再離婚,獨自帶大兩個孩子。“她出現在我面前,個子小小的,是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得體而美好,我才知道甜美可愛從來不是她的本色;還有陳慧珊,和TVB劇集裏的角色一樣,幹練、認真、不拖泥帶水。至於李若彤,她的故事大家更熟悉—戀愛,失戀,經過漫長的黑暗,如今健身、拍戲,是讓我羨慕、尊敬的獨立獨身女性該有的生氣勃勃的樣子。”
和她們相比,陳魯豫説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陳,但是謝天謝地,我不知道我是否具備她們的堅強和生命力,同樣的經歷如果放在我身上,我能否如她們一樣慢慢熬過,然後平靜地笑談從前。她們的磨難苦痛,我覺得我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同為女性,同為年齡相仿也有人生閲歷的獨立女性,我又明白她們所有的人生困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