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醫學人才培養“質”與“量”的矛盾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衞生部直屬一分院128名幹部戰士就地轉業,建立川南醫院。在此基礎上不斷髮展起來的西南醫科大學,克服地處西部、資源不足而醫學人才奇缺的困難,先後培養各級各類專門人才17萬餘人,絕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川渝醫療衞生戰線的骨幹力量。他們不斷傳承學校優良傳統,不僅掌握過硬本領,更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站了出來,為人民健康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紅色基因融入血脈

  10月13日,西南醫科大學舉行新進教職工入職崗前培訓。學校黨委書記廖斌作《西南醫科大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專題講座,帶領大家重温紅色校史,追尋紅色足跡,汲取前行力量。

  1951年,為從根本上解決川、滇、黔地區醫藥人才匱乏,廣大老百姓深受疾病威脅的問題,在西南行政區衞生部的部署下,一批高學歷、高水平的醫學專門人才,來到條件艱苦的瀘州忠山,在川南醫院的基礎上籌建西南區川南醫士學校。

  70年來,學校先後升格、更名為瀘州醫學專科學校、瀘州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不論校名如何變化,學校始終傳承紅色基因,在奮進中發展,在變革中新生。

  近年來,西南醫科大學堅持“三全育人”“五育並舉”,從校史中發掘思政教學素材,強化學生思想引領,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思政課上,老師總會用學校發展史上的案例來闡釋我黨的初心,講述學校的使命,將紅色基因融入同學們的精神血脈,激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為守護人民健康而奮鬥。同時,學校注重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各類課程協同育人的格局。

  近年來,西南醫科大學超過90%畢業生選擇紮根西部,服務基層,讓偏遠地區的百姓享受更優質的醫療資源。今年4月17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作為牽頭單位,與川滇黔等地的23家醫聯體單位共同組建黨建醫聯體聯盟,解決醫療機構人氣“冷熱不均”、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知識與能力同步提升

  剛剛獲得保送讀研資格的申婧佳,回顧在西南醫科大學的學習經歷,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假期去一家基層醫院實習,指導老師與她交流後感嘆:“你才大二,怎麼知道這麼多?”

  申婧佳説,這得益於學校“四課堂協同”的育人機制——學校通過以理論課、實踐課為主陣地的第一課堂,讓學生系統掌握知識與技能;通過課內向課外延伸的第二課堂,開展自主科研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與合作精神;通過校內校外結合的第三課堂,強化醫院、社區實訓,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醫者情懷;通過境內境外結合的第四課堂,以遊學、夏令營等方式,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

  作為一所地處西部的省屬醫學院校,西南醫科大學面臨着教育資源不充分以及招生規模較大的客觀現實。如何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保證學生的培養質量?“四課堂協同”的育人機制,正是學校破解規模與質量的矛盾,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同步提升的創新舉措。

  對不同的臨牀實踐教學基地,學校建立起統一的虛擬教研室,利用信息技術常態化開展遠程教學、示範課堂、實時教學查房、病案討論等,共享優質教學資源,並通過統一管理制度、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教學內容、統一遴選教師資格、統一考核評價,確保不同醫院的學生享受到同等質量的教育。

  西南醫科大學讓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並通過“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強化標準化、規範化臨牀思維和臨牀能力培養。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0%以上,四川醫療衞生骨幹人才中,有40%以上是西南醫科大學的校友。

  以才育才培養創新型人才

  今年9月,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公佈最新數據,西南醫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成立於2002年的藥學院,用不到20年的時間,擠進全球前列,正是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的例證。

  近五年來,西南醫科大學全職引進國際知名科學家1人、學科領軍人才10人,新增碩士研究生導師311名、兼職博士生指導教師24名,聚集碩導836人、兼職博導38人,國家級人才11人次、省級人才228人次,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7個。在高層次人才的磁場效應下,學校學科專業優勢持續彰顯。

  西南醫科大學大力發展科學研究,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水平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能力。近年來,學校本科生參與科研並發表高質量SCI論文的人數不斷提升。

  “本科醫學教育是整個醫學教育中的第一階段,畢業生不僅要有能力從事醫療衞生服務工作,還應在日新月異的醫學進步環境中保持業務水平的持續更新,因而我們更加註重可持續發展能力及素質的培養。”西南醫科大學校長張春祥説。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14 字。

轉載請註明: 破解醫學人才培養“質”與“量”的矛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