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到日本,感覺一切都是那麼地“神奇”,發達的交通,乾淨的街道,放眼望去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似乎是“人間天堂”一般的存在。隨着時代的變遷,日本建築逐漸老去,交通設施也慢慢陳舊。相反,中國在後發優勢的基礎上,大興土木修建高樓,建設高鐵,一切都是那麼的嶄新。
東京站站台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不少從日本旅遊回國後的中國人跟我説,日本什麼都好,就是有些設施,太舊了。仔細想一想,他們説的這些話,也是十分的正確。日本的硬件設施,確實不怎麼新,因為硬件質量好,不怎麼會壞,也就不會想到更換。日本的東京,是國際化大都市,可是東京車站的設施,那都是幾十年前修建的主體,雖然現在也有許多科技元素加入,只是在個別地方添加而已。
那麼就有人會問:無論是從經濟總量,還是硬件建設,中國都已經全面超越了日本了吧?其實我認為這樣認為不算對,所謂的超越不僅僅指的是硬件方面,還有軟件方面,從國家層面來看,那就是“軟實力”。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確實蓬勃發展,硬件的建設也是隨之而來。這些“硬實力”的提升,其實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我們處於後發國家,拿着許多發達國家的科技建設新的國家,自然比其他國家研發科技建設國家時間更短。而“軟實力”的提升,則是需要幾代人的沉澱才可以達到一個目標,並非是靠短短几十年去發展的。
中國和日本的差距現在已經縮小,能夠看到的指標方面,許多都反超日本,甚至反超歐美。可是在看不見的“軟實力”方面,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軟實力與國民的素質程度息息相關,而素質程度的高低,又與受教育程度有關。日本人的高等教育受教育程度,遠遠高出中國不少。
單純的比較升學數量的話,其實沒有可比性,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日本的升學率再高,沒有那麼多人也是無法比較的。但是從比例上來看,從1990年開始兩國都是在上升的趨勢,雖然近年中國升學率上升的勢頭很猛,但是依然落後日本12個百分點左右。接受教育的目的,除了學習知識擴大眼界以外,還能夠提升國民素質。而日本國民素質之高,也就無需多言了,不少文章都介紹過日本國民素質的話題。
21世紀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全球主要國家都要面臨同一個問題:老齡化。老齡化社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要求高度發展的服務業。在這樣的社會當中,人們對物質和金錢的追求已經不再那麼強烈,轉而對文化創造的依賴將會增加,因此文化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文化雖然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其共通性更多,通過文化的輸出能夠極大地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
最近大火的日本動漫《鬼滅之刃》
很多人應該已經能夠猜到我想説什麼了,日本的漫畫與動漫,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是日本向中國人甚至全世界展示日本的一扇巨大的窗户。我們可以隨便走在街上,問一問路人:你知道哪些日本動漫?估計不知道的人應該很少吧?國漫現在逐漸有了發展,也朝着國際化的路線進展,可是與日本相比,依然是無法比擬的。日本製作了世界上60%的動漫,在歐洲放映的電視動漫,80%都是日本的。細心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在一些國產動漫製作的過程當中,也少不了日本團隊的影子。
根據日本某網站的調查,現在全世界學習日語的人大約有385萬人,其中中國就超過100萬人,其餘分佈在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力。
説起文化,自然少不了歷史。許多中國人喜歡到京都旅行,為何?因為在那裏能夠看到中國古代的輝煌,能夠體會到古代中國的偉大。但是為什麼卻在日本呢?而不是在國內呢?這就是歷史文化傳承的問題了。
第三點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那就是諾貝爾獎。估計很多人已經聽膩了吧?但是這個事實也是無法忽略的。從1949年算起,日本取得的諾貝爾獎多達25個(除非日本國籍),如果算上與日本相關的獲獎者,多達30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文學、經濟以及和平等多個獎項。尤其是近年來,幾乎每年都可以聽到日本人的名字。有人説,現在的諾貝爾獎已經政治化,沒有什麼需要爭奪的意思了,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夠忽視掉存在於這些獎項背後的研究。而提名諾貝爾獎的日本人,更是數不勝數,這些人的研究,更是推動着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這些,難道不是我們所缺少的嗎?
日本文部科學上省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一個施政目標,是這樣描述的:
國民の誰もが、それぞれの體力や年齢、技術、興味目的に応じて、いつでも、どこでも、いつまでもスポーツに親しむことができる生涯スポーツ社會を実現する。(大意:實現一個任何國民,能夠根據其不同體力、年齡、技術、興趣以及目的,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運動的生涯運動社會。)
這句話簡單來説,就是讓日本人能夠隨時隨地的運動,不分年齡,不分技術。這種施政方針,對日本體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人身材矮小,其實並不太擅長高強度地搞對抗的體育運動,從人種上來説,與歐美人相比天生的處於劣勢。但是日本的足球依然能夠踢進世界盃,依然能夠與歐美進行抗衡。
日本人在幼兒時期,十分重視的就是運動,學校也會根據不同的年齡,來組織不同的運動方式。這些並不是由家長來完成,而是學校作為教育的一環,由學校負責教育。
在日本有許多面向幼兒體育的設施,在這些設施當中,可以花費很少的費用甚至不用花費費用就可以進行體育訓練。
年輕人自然不用説,想要運動的時候總會找到合適的方式。但是對於老人則是不同,日本同樣也有面向老人的體育設施,並且這些活動是定期開展,並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重要的是,他們有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教練,特定的方式,而不是相互霸佔。現在在全世界老人體育競賽之上,幾乎成了日本人的主戰場。這種全民運動的理念,現在已經在日本貫徹,才奠定了許多日本人在國際賽事上取得佳績的基礎。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被稱為賽車運動最高峯的F1賽車(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取得執照的人在全世界總共有300名,其中日本人就佔據了20人,而中國人只有1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汽車文化的缺失之外,還有就是對運動態度,這也是軟實力的一種。
當然,所謂的軟實力並非只有上面所描述的幾種,還有制度、國民形象、國民心態、社會風氣等諸多方面。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其軟實力的強項和弱項,但是依然需要知道我們與日本相差還是很遠的這個事實。經濟的趕超雖然已經完成,可想要在軟實力上超越,可不僅僅只侷限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