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納卡衝突,背後藏着多少較量?
【環球時報駐土耳其、法國、奧地利特派特約記者 王傳寶 姚蒙 夏雪 柳玉鵬】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高加索地區正處於多事之秋。表面上看是外高加索南部和東南部的兩個內陸小國之間的矛盾再次升級——儘管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同意當地時間10日12時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停火,但雙方連日來還是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協議,繼續發起襲擊。從深層次看,在阿亞兩個國家相爭的背後還有各種力量的博弈,不僅有俄羅斯這樣的昔日霸主、“遠處觀望”的美國,有法國這樣的歐盟國家,還有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等“中等規模玩家”。這場發生在山區的衝突被俄羅斯總統普京形容為應早點結束的“巨大悲劇”,但阿亞雙方化解歷史紛爭和民族矛盾並非易事,其他各種勢力出於經濟和地緣政治考慮的角力也不會減弱。
“俄羅斯採取中立、等距立場”
亞美尼亞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南部,面積只有2.97萬平方公里、人口295.9萬。相比之下,位於外高加索東南部的阿塞拜疆體量稍大,面積8.66萬平方公里,人口1007.93萬。1991年9月和10月,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先後宣佈獨立。亞美尼亞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鄰格魯吉亞,東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北靠俄羅斯,西部和西北部與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相鄰,南接伊朗,東瀕裏海。
納卡地區位於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阿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阿的部分領土。1994年,阿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亞阿今年7月也發生過沖突,後在俄羅斯等國的調解下關係一度緩和。
“此次納卡衝突出乎俄羅斯所料。”法國《法蘭西西部報》11日刊文分析説,同時給阿亞雙方提供軍火裝備的俄羅斯一直希望保持自己對該地區的絕對控制權,但由於土耳其最近到處“伸手”讓納卡衝突變得更為複雜。文章説,土此前介入敍利亞、利比亞局勢,現在又在希臘領海與法國為代表的歐盟發生糾紛,這次埃爾多安總統為了擴展土耳其的影響力,介入外高加索地區衝突,甚至不惜與“盟友”俄羅斯角力,“停火協議一旦真正落實,俄將明確顯示其對該地區的控制力,而土的如意算盤將落空”。
阿亞10日達成停火協議後,法新社評論説,“俄羅斯的斡旋起到決定性作用”。法國電視二台11日的分析認為,“土耳其顯然是納卡停火的失敗者”,而俄羅斯作為外交上的勝者,顯示出其對這一前蘇聯敏感地區的影響力依然巨大。《費加羅報》等法媒則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對納卡局勢連續表態、對土施壓,也對停火起到積極作用,俄土顯然是在阿亞衝突中角力,但歐盟與北約也密切關注局勢發展,因為這也涉及歐洲的整體安全”。
“為什麼俄羅斯需要阿塞拜疆?”對俄羅斯媒體的這個提問,俄羅斯《國防》雜誌主編伊戈爾·科羅特琴科給出的答案是:“俄羅斯在納卡衝突中採取中立、等距的立場。對我們來説,阿在戰略上重要性並不亞於亞。此外,普京和阿里耶夫總統之間良好的私人關係已經成為俄阿接觸的重要因素。”而俄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表示:“這並不是因為它離我們的邊界很近,而主要是因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不是他國,我們與兩國都有着特殊關係。土明確支持阿,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將站在另一側,莫斯科主張雙方立即停火。”阿塞拜疆政治學家維利扎德表示,俄阿兩國經濟聯繫也十分密切,去年的貿易額超過30億美元。另外,兩國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在俄境內有大量阿僑民,“俄阿之間的關係可以評價為務實和夥伴關係”。
“沒土耳其參與,協議就是空文”
法國《世界報》等媒體分析説,納卡衝突背後有大國角逐的影子,土耳其是其中之一。土對阿塞拜疆持明確支持態度,土耳其人經常用“一個民族、兩個國家”的口號來顯示彼此的親密關係。土耳其語和阿塞拜疆語非常相似,都屬於突厥語族。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都是穆斯林佔絕大多數人口的國家,而亞美尼亞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據統計,居住在土耳其的阿塞拜疆人多達30萬,是土東部省份的重要族羣。《環球時報》記者曾在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遇到一位名叫瑪麗婭的阿塞拜疆女士,她在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記者問瑪麗婭為什麼背井離鄉,在土耳其從事一項收入並不穩定的工作,她回答説:“土耳其語與阿塞拜疆語非常相似,交流基本沒有語言障礙,同時當地人對阿塞拜疆人極為友好,願意為我們提供工作和發展的機會。”
對於土深度介入納卡衝突,瑪麗婭道出的可能只是其中的背景之一,埃爾多安對此有着自己的戰略考量。俄羅斯《觀點報》題為“如何停止建立新的奧斯曼帝國”的文章稱:“捲入納卡衝突成為近年來土耳其採取激進外交政策的眾多例證之一。土耳其試圖將法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排除在外,然後再排擠俄羅斯和伊朗,從而確保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這是土耳其積極介入納卡衝突的原因。”伊斯坦布爾大學知名學者拜納姆·阿利耶夫日前撰文稱,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危機加劇,土耳其想成為對外高加索地區產生直接影響的國家。美國《紐約時報》1日發表措辭嚴厲的文章稱,海外軍事行動的增加反映了土政權好鬥本性和對軍事外交的認知程度,土相信通過炫耀武力可以使其在與大國的談判中佔有一席之地。土耳其對待外高加索地區的方式符合其在處理地區其他衝突和爭端中慣用的思維邏輯。
納卡衝突爆發後,土政府、主要政黨、軍隊、議會等多層面表示對阿“不論在戰場上還是在談判桌上的堅定支持”,土各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上懸掛起阿塞拜疆國旗,普通民眾則將阿塞拜疆國旗插在私家汽車上。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長期以來,土與阿的軍事合作極為密切,如為阿軍官提供培訓。土還是阿第三大軍火供應國。今年8月,土阿還在阿塞拜疆境內舉行了大型聯合軍演。
阿亞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因此俄羅斯在南高加索地區有着重要戰略利益,土耳其強勢介入納卡衝突,繞不開普京這道坎。土耳其最大政府智囊機構——土政治經濟和社會基金會主席布爾漢丁·杜蘭日前稱:“土在敍利亞戰場上與俄羅斯、伊朗和美國等國有競爭也有合作。在利比亞戰場上也是如此,土與俄、法和埃及等國有競爭也有合作。在當前納卡衝突問題上,土不會疏遠俄羅斯,但一場非正式的拉鋸戰正在進行之中。”他還強調:“沒有土耳其的參與,任何解決方案都是一紙空文。”由於土方對由俄、美、法牽頭的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多有微詞,因此,土想成為談判一方並不容易,而土耳其的缺席使得外界對停火協議的落實與和平談判的前景產生疑問。
“有太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是地處外高加索南部的亞洲國家,從地理位置上也被看成“歐盟家門口”的國家。“家門口”局勢緊張,又牽扯到俄羅斯、土耳其這樣與歐洲關係極為複雜的國家,歐盟國家自然不會保持沉默。
俄羅斯《觀點報》9日報道,“法國在這場衝突中站在亞美尼亞一邊”。由於受到亞美尼亞僑民的影響,法國傳統上與亞有着特別密切的關係。但法國也與阿保持密切聯繫,包括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阿塞拜疆對購買法國“陣風”戰鬥轟炸機表現出興趣,並討論生產裝甲車的聯合項目。法國媒體認為法國可以為解決納卡衝突起積極作用。
德法等國輿論對土耳其在納卡衝突中扮演的角色耿耿於懷。《德國之聲》8日刊文稱,土在這場衝突中給阿提供了“武器和人員雙重支持”。《南德意志報》10日在報道阿亞兩國外長在莫斯科經過馬拉松般的談判達成停火協議時説,亞美尼亞向來與土耳其有世仇,後者至今仍不願承認一戰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亞族人實施的“種族滅絕”。因此,儘管阿亞雙方已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是該地區未來仍充滿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美國歐洲和歐亞事務局代理助理國務卿菲利普·裏克爾日前對土耳其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解決納卡衝突問題是他此行一個主要議題。從土當地媒體報道情況看,此訪成果不大。俄專家稱,在美國不僅有親亞美尼亞團體,還有親土耳其人和親阿塞拜疆人的遊説團體。受美方涉嫌捲入2016年7月的土耳其未遂軍事政變等因素影響,美土關係這幾年有所降温,但土是北約成員國,仍被看成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之一。俄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專家沙里科夫認為,“特朗普不太可能在大選前與土耳其領導人發生爭吵”。
美國一些參議員還要求白宮討論終止與阿的軍事合作。按照俄媒的説法,五角大樓於2019年向阿塞拜疆撥款4290萬美元,旨在抵禦來自伊朗的威脅。長期以來,阿塞拜疆被美視為與伊朗發生戰爭的潛在橋頭堡之一。俄黑海-裏海地區社會和政治研究所所長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稱,美國與伊朗的戰爭可能始於納卡衝突升級之後,如果美軍打着維持和平的幌子進入納卡地區,這些“維和人員”將參加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
俄羅斯News-Front網近日發表題為“為什麼美國需要納卡:誰實際上挑起阿亞之間的戰爭”的文章稱,除了野心勃勃的土耳其參與干預外,實際上納卡衝突也是有美國參與的一場更大規模的地緣政治遊戲。文章説,現在華盛頓的最終目標與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倫敦的目標相同,即“防止任何歐亞勢力完全控制高加索這一心臟地帶”,而蘇聯解體給了美國機會,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在格魯吉亞發動“顏色革命”的原因。此外,“9·11”事件後,阿塞拜疆戰略地位明顯提升:它既是裏海產油國,又是裏海石油的外運通道;既是伊斯蘭國家,又是美國的“反恐盟友”。現在的阿塞拜疆已成為西方的重要能源供應商,但其能源管道又離不開土耳其。
“在(局勢升級)這段時間裏,我與法國總統、德國總理、伊朗總統、聯合國秘書長以及俄羅斯總統進行了電話交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這樣告訴國際媒體。在俄媒看來,亞美尼亞人顯然是試圖向莫斯科表明,如果俄保持中立,他們也會向其他有影響力的國家或組織尋求支持,比如“將賭注押在法國身上” 。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因“種族滅絕”問題迄未建交,但在處理同俄美歐關係時,亞是個奉行平衡外交的國家。2015年1月正式加入俄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並積極發展同美國及歐盟關係,參加北約“和平夥伴關係”框架內的各項活動。
俄羅斯《觀點報》7日發表題為“伊朗加入到對南高加索爭奪行列”的文章稱,圍繞納卡衝突,大國間的政治對抗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伊朗出人意料地發表了對阿支持的言論。現在,伊朗政權將自己視為一個新的什葉派帝國,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在南高加索地區與俄羅斯和土耳其展開競爭。報道稱,伊朗人和阿塞拜疆人大多屬什葉派,同時,伊朗8000多萬人口中有1/4是阿塞拜疆人。之前,伊朗之所以對亞美尼亞表示同情,是因為伊朗的死敵以色列一直在武裝阿塞拜疆,其主要目的是對付伊朗。實際上,多年來,現代阿塞拜疆領土一直是俄羅斯、奧斯曼帝國和波斯這三個帝國爭奪的焦點之一。當然,伊朗一直批評土耳其煽動納卡軍事衝突,希望自己成為這一衝突的調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