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再見,2021
許多人認為,2021年雖然沒有那麼好——全球疫情不斷反覆、世界經濟復甦艱難,但也沒有那麼壞——隨着全球疫苗接種行動的推進,世界正在步入一種新常態。
和新冠的這場戰爭持續近兩年,期間幾度接近“停火休戰”,但最終發現只是狡猾的敵人放出的“煙霧彈”。然而我們知道,“戰爭”終將結束,只要利用好已有的“武器”。世衞組織給了我們信心——譚德塞多次表示,2022年將是終結新冠大流行的一年。
疫情雖然覆蓋整年,但它並非唯一。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性危機愈發嚴峻,熱浪、洪災、風暴變得越來越頻繁;地區性衝突再起引發世界擔憂,一些國家內部戰亂導致人道主義危機;許多著名的政治人物退出世界舞台,政權更迭、新舊交替帶來新的挑戰;科學與技術仍在前行,每一天,我們都在創造新的歷史。
回首2021,這個世界仍然是熟悉的模樣:衝突、動亂、發展與疫情交織。讓我們用一個長鏡頭,回顧我們一起走過的2021。
2021年的開端幾乎是爆炸性的。
1月6日,被視為“民主象徵”的美國國會山發生暴亂。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試圖阻止國會認證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包括1名國會山警察在內的5人因此死亡,超過600人被起訴參與此次暴亂,調查至今仍未結束。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華盛頓,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了國會大廈。/IC photo
此事成為壓垮特朗普的最後一根稻草,他也因此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兩次被彈劾的總統。心有不甘的特朗普於1月20日黯然離開白宮,結束了他混亂、跳脱的四年任期。
同一天,拜登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在他身邊,卡馬拉·哈里斯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裔、亞裔、女性副總統。
高呼“美國回來了”的拜登,第一時間帶領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和世衞組織。只不過,美國“回來了”,世界卻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華盛頓,拜登和哈里斯宣誓就職。/IC photo
2月,東南亞局勢引發全球矚目。
2月1日,緬甸軍方扣押國務資政、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昂山素季及其他政府高層官員,緬甸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此事引發緬甸國內大規模抗議,國際社會紛紛發聲。
昂山素季被扣押後面臨多項指控。12月6日,緬甸一法院裁定昂山素季“煽動罪”和“違反防疫規定”兩項罪名成立,她被判處4年監禁,但當天獲減刑至2年。其餘指控的訴訟程序正在進行中。
資料圖: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IC photo
本月25日,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過250萬例,令人心驚。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國內針對亞裔的暴力犯罪卻大幅增加。
3月16日,美國亞特蘭大發生大規模槍擊案,8名遇害者中6名為亞裔女性,由此引發了持久的反亞裔歧視運動。
新冠疫情之下,美國各地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大幅增加,但作為少數族裔的亞裔通常沉默以對。亞特蘭大槍擊案則引爆焦點,美國多地爆發了反亞裔歧視遊行,社會各界呼籲“停止仇恨亞裔”。
拜登今年5月簽署了一項旨在打擊新冠疫情下仇恨亞裔犯罪的法案《反新冠仇恨犯罪法》,被認為是“反亞裔歧視運動”的一個里程碑。但美國亞裔遇襲案件並未減少。從紐約唐人街亞裔女子遭猛擊,到費城地鐵華裔女孩被毆打,美國亞裔歧視問題一次次引發全球熱議。有專家認為,種族歧視是美國難以治癒的癌症。
當地時間5月18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旨在遏制針對亞裔仇恨犯罪的法案。/IC photo
國內問題難解,美國又作出了一項驚人的決定:支持日本將核廢水排入海洋的決定。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大海。這一決定引發中、韓多國強烈反對,但美國卻公開發聲支持。
日本政府預計將於2023年春季前後啓動核廢水排放入海計劃,目前正和東京電力公司推出多項補償標準和安全審查報告。但是,日本國內及國際反對質疑之聲從未停止。
當地時間4月19日,韓國150多艘漁船結隊遊行,反對日本將福島核電站核廢水排入海洋的決定。/IC photo
視線轉向太平洋彼岸的加勒比海國家古巴。
4月16日,“古巴國父”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弟弟勞爾·卡斯特羅宣佈不再擔任古巴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3天后,米格爾·迪亞斯-卡內爾當選古共中央第一書記,成為古共第三任最高領導人。
由此,持續六十餘年的“卡斯特羅時代”正式結束,古巴從“以老帶新”模式逐漸轉變為“以新為主”的模式。
當地時間4月16日,古巴哈瓦那,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勞爾-卡斯特羅表示,將正式卸任黨的最高領導人職務。/IC photo
這個月,南亞國家印度疫情大暴發,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高達30餘萬例。
疫情失控導致醫用氧氣告急、呼吸機短缺,印度多地出現因氧氣不足致眾多患者死亡的慘劇。印度此波疫情還逐漸擴散,周邊的尼泊爾、不丹及老撾、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疫情都出現攀升。
當地時間5月8日,印度新德里郊外,疑似新冠患者接受吸氧治療。/IC photo
引發印度這一波疫情的“元兇”之一,是傳染性大幅增強的新變種“德爾塔”。
“德爾塔”最初不叫“德爾塔”,而被稱為“印度首先發現的新冠變異毒株”。5月11日,世衞組織將其列為“須關切變種”。但直到5月31日,世衞組織才宣佈,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新冠變異毒株,以避免誤報或是污名化最初發現變種的國家。
由此,首先在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被命名為“阿爾法”,首先在南非發現的變種被命名為“貝塔”,首先在巴西發現的變種被命名為“伽馬”,首先在印度發現的變種被命名為“德爾塔”。今年11月24日由南非報告的新變種則被命名為“奧密克戎”。
一部智能手機上顯示的世衞組織標識。/IC photo
在德爾塔引發全球新一波疫情高峯的同時,中東地區局勢突然升級。
4月中旬以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民眾在耶路撒冷等地爆發嚴重衝突。5月10日,雙方衝突升級,加沙地帶的軍事組織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國防軍則對加沙地帶發起轟炸。
此次衝突持續12天,最終巴以雙方於5月21日宣佈停火。這是巴以雙方自2017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場衝突,超過200名巴勒斯坦人、10餘名以色列人在衝突中死亡。此後,雙方局勢整體平穩,但小型衝突仍然不斷。
當地時間2021年5月14日,加沙地帶,當地遭以色列空襲。/IC photo
衝突結束不到一個月,以色列迎來了十餘年來最大的政治變動——已持續12年的“內塔尼亞胡時代”正式結束。
以色列政治僵局持續已久,由於一直未有人成功組閣,以色列兩年內舉行了4次大選。今年6月13日,以色列議會正式通過由八大政黨聯合組建的新政府,來自統一右翼聯盟的貝內特和來自“擁有未來”黨的拉皮德將分別擔任2年總理。
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但近幾年來爭議不斷。離任前,內塔尼亞胡已面臨受賄、欺詐、背信等指控,目前訴訟案仍在進行中。
當地時間6月16日,耶路撒冷,以色列前總理內塔尼亞胡出席活動。/IC photo
鏡頭轉向“和平之都”日內瓦。
6月16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在日內瓦湖畔的拉格朗熱別墅舉行了首次面對面首腦會晤。兩個“老熟人”談了三個多小時,但最終並未召開聯合記者會,會晤成果非常有限。
美俄關係是世界上最受關注的大國關係之一,兩國近幾年來口水仗不斷,雙邊關係持續惡化。也因此,此次“普拜會”備受世界矚目。但遺憾的是,會晤並未出現突破性成果,雙方分歧仍然嚴重。
當地時間6月16日,瑞士日內瓦,俄美首腦峯會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IC photo
進入7月,南美國家的一場刺殺案震驚世界。
7月7日凌晨,海地總統莫伊茲在首都太子港的家中遇刺身亡,海地政局陷入混亂。此後近半年間,海地官方逮捕了40餘人,包括前哥倫比亞士兵、海地裔美國人以及海地警方人員,但迄今未有進一步進展。
當地時間7月23日,海地北部城市海地角,海地為遇刺總統莫伊茲舉行葬禮。/IC photo
海地人民遭遇的不幸不止於此。一個月後的8月14日,海地發生7.3級強震。緊隨其後,熱帶風暴來襲,泥石流、洪水威脅着這個飽受暴力、貧困之苦的國家。連續的災害導致2000餘人死亡,數十萬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
而在太平洋西海岸,日本正在為已延期一年的奧運會做最後的準備。
7月23日晚8點,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因為肆虐的新冠疫情,東京奧運會成為史上首次推遲一年舉辦、同時基本上空場舉辦的奧運會。
奧運會開幕前,國際奧委會表決通過,在百年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之後,加入了“更團結”一詞,以鼓舞全世界更好地應對後疫情時代。而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出“一起向未來”的口號,正是在呼籲世界更加團結。
當地時間7月23日,日本東京,2020東京奧運會開幕,現場展示全新奧林匹克格言。/IC photo
東京奧運會落幕一週後,有着“帝國墳場”之稱的阿富汗局勢發生劇變。
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重返首都喀布爾,時隔20年再度掌權。塔利班“迴歸”後,喀布爾機場上演了一場國際大逃離,多國出動軍機撤離本國公民。
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入侵阿富汗並推翻塔利班政權的美軍,於8月30日倉皇撤離,結束了這場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重新掌權的塔利班建立了新的政權,但阿富汗國內、國際社會對這個新政權的擔憂仍存。
當地時間8月24日,阿富汗喀布爾,民眾聚集在機場附近。/IC photo
進入9月,兩場選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日本,接任首相之位不到一年的菅義偉於9月3日宣佈不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放棄尋求連任首相之位。
9月29日,岸田文雄當選自民黨總裁。他於10月4日正式接任菅義偉,成為日本第100任首相。不到一個月後,日本舉行大選,自民黨和公明黨執政聯盟保住穩定多數席位,岸田文雄於11月10日成為日本第101任首相。
當地時間9月29日,日本東京,岸田文雄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將任第100任首相,與現任首相菅義偉一起慶祝當選。/IC photo
在德國,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在9月27日的大選中落後於反對黨社民黨。隨後,社民黨、綠黨、自民黨組建了德國曆史上首個聯邦層面的三黨聯合政府“交通燈政府”,來自社民黨的奧拉夫·朔爾茨出任總理,接任已連任四屆的默克爾。
有着“鐵娘子”之稱的默克爾12月8日正式告別德國總理之位,結束了長達16年的“默克爾時代”。
當地時間12月8日,德國柏林,奧拉夫·朔爾茨當選新一任德國總理後,與默克爾正式交接。/IC photo
也是在這個月,人類創造歷史,平民太空旅行成為現實。
9月15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將4名非宇航員送上太空,並於18日安全返回地球。
當地時間9月17日,首個“全平民”太空“旅行團”搭乘SpaceX獵鷹火箭進入太空軌道後,執行任務的照片。/IC photo
不到一個月後的10月13日,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旗下的藍色起源公司將4人送上太空,其中包括90歲的《星際迷航》演員威廉·沙特納,他成為有史以來進入太空最年長的人。
同月28日,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宣佈,公司將更名為Meta(元宇宙)。
扎克伯格一直倡導打造元宇宙——一種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新型虛實相融互聯網平台。臉書更名引發了全世界範圍內關於“元宇宙”這一概念的熱烈討論。
Facebook更名Meta後的新logo。/IC photo
虛擬世界的討論很火熱,現實世界中的地球卻真正地處在火熱之中。
這個夏天,北美經歷罕見高温熱浪,歐洲中西部遭遇數十年未見的洪災,中國河南鄭州迎來史上最強暴雨,全世界範圍內的極端天氣事件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氣候變化引發的氣候危機越來越得到關注。
當地時間7月20日,德國多地遭洪水襲擊後,房屋車輛等被毀,現場一片狼藉。/IC photo
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在中國雲南昆明召開。大會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倡導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2021年10月31日,2020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舉辦地——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IC photo
10月31日至11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以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因為疫情延期一年舉行的COP26被認為是人類避免氣候變化出現最糟糕後果的“最後機會”。大會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完成《巴黎協定》規則手冊談判,推動各國提出新的減排目標,史上首次將削減煤炭寫入了氣候公約,讓1.5攝氏度的温控目標“存活”下來等。但許多科學家認為,國際社會的行動力度仍然不夠,未來全球氣候治理仍是一大挑戰。
當地時間11月13日,格拉斯哥COP26閉幕後,工作人員正在收拾會場。/IC photo
氣候危機難解,疫情危機更加緊迫。
11月24日,南非向世衞組織報告了一種新的新冠變異毒株。兩天後,世衞組織將其列為“須關注變種”,並以“奧密克戎”為其命名。
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奧密克戎蔓延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逐漸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主導性毒株。關於奧密克戎的特性,目前仍未有定論。但初步證據顯示,其傳播性將大大加強,同時可能導致重複感染和突破感染。
當地時間12月30日,法國巴黎,新冠疫情嚴峻,民眾戴着口罩出行。/IC photo
在這樣的背景下,疫苗被認為是阻斷傳播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加強針被認為是防控奧密克戎的關鍵一步。目前,許多中高收入國家呼籲民眾接種加強針,但對於一些低收入國家和地區,疫苗不足仍然是主要的難題。
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2月20日表示,2022年必須結束這場新冠大流行。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全世界必須齊心協力,消除全球疫苗不平等現象。
明天,2022就將到來。
記者 | 謝蓮
編輯 | 樊一婧
往期 • 精選
朴槿惠即將出獄,獄中所寫新書預售火爆反種族隔離領袖圖圖和他的“彩虹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