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我國防洪調度已由“經驗調度”向“智能調度”轉變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多個流域發生較為嚴重的汛情,水利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擔當作為,認真履職盡責,組織水利系統全力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各項工作,為奪取今年防汛救災重大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田以堂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水利部提出了流域水工程的聯合調度,就是把整個流域的水庫、蓄滯洪區、涵閘、泵站都放在一個平台上,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運用實現預報調度一體化。通過這項工作推動,我國防洪調度由“經驗調度”向“智能調度”轉變,提升了預報調度的科學化、智能化水平。

田以堂談到,今年的汛情期間,長江、淮河、太湖、松花江發生了大洪水和較大洪水,珠江和黃河發生了編號洪水,今年3800多座次水庫和10個蓄滯洪區都參與了防洪調度,攔蓄洪水1700多億立方米。大江大河堤防沒有出現決口,大中型和小(1)型水庫沒有出現垮壩,確保了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也確保了大江大河的安瀾。

“在保安瀾過程中,水庫的作用功不可沒,大家都知道長江5號洪水,三峽最大入庫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通過三峽調峯,削峯率34%,新安江水庫的削峯率76%,松花江豐滿和白山水庫削峯率77%,還有淮河上游的水庫,燕山水庫削峯率達97%。這些大中型水庫在今年防洪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水庫調度這裏面的學問很大,這裏面既有經驗,也有專業水平,還有決策的能力。”田以堂説。

防洪調度決策中有哪些難題?田以堂指出,把水庫調度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在裏面。

一是水庫的調度要考慮預測預報。我們的氣象預報、洪水預報,通過近些年來的努力,現在預報的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中長期預報還存在不確定性,短期預報有時候也有不完全準確的情況,這樣就給調度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為水庫要根據預報成果來提前預泄,一次洪水過程,水庫要攔洪錯峯,甚至不利情況下要超蓄,但是不知道後面會不會再來洪水,這個過程以後,還要為後面的洪水留足防洪庫容,這是很困難的事情。

二是水庫一旦上下游都來洪水,水庫的調度也是一個決策難題。上游來了大洪水,下游來了大洪水,水庫怎麼調,上游會不會淹,下游會不會淹,堤防是不是超標準運行,蓄滯洪區要不要啓用,決策的難度相當大,都是難題,要把水庫調度好,化解風險。

三是在確保防洪調度這個大前提下,還得考慮航運等其他因素,例如今年長江五次洪水期間,在三峽滯留的船還要考慮,我們還要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做貢獻。航運、發電以及生態等方方面面綜合因素都要考慮,這都需要調度的時候進行統籌。

“所以説把水庫調度好,能夠很科學、合理地調度好,這是一個難題。實現預報調度一體化,我們也正在進行相關科技攻關,初步成果基本出來了。下一步我們也將進一步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田以堂如是説。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0 字。

轉載請註明: 水利部:我國防洪調度已由“經驗調度”向“智能調度”轉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