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區:推行社區幹部隊伍職業化培育
人民網成都7月18日電 察看安全隱患點、登門入户宣講汛期安全防範、組織社區幹部排除險情……17日,鹽都暴雨如注。自流井區郭家坳街火井沱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李發潤,一整天忙的夠嗆又倍感欣慰。
“社區服務既是崗位,更是一份使命。如今,關愛完備了、報酬提高了,幹勁也更足了。”李發潤坦言,她是社區幹部隊伍職業化培育的受益者。不僅多次被評為區優秀黨組織書記,優秀人才,她現在每月能拿到近4200元的報酬,比以前提高了將近一半。
“城市發展快不快,全靠隊伍帶”。作為以城市社區為主的自流井區,針對社區幹部隊伍結構不優、人選途徑單一、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待遇保障跟不上發展水平、專業素養欠缺等特點。積極探索社區幹部“四化”建設,着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結構合理、作風過硬、羣眾滿意的社區幹部隊伍,為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體系化建設,社區幹部“幹有所望”。拓寬選人渠道,採取“兩推一選”、“四個一批”、面向社會公開招錄等方式選拔社區幹部。強化待遇保障,實行社區幹部報酬常態化增長機制。建立崗位任職年限累積制度,落實與工作崗位、工作年限、學歷教育、任職資格、工作表現掛鈎的“三崗十八級”報酬體系,在同一崗位累積任職滿2年晉升1個崗位級別。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按照要求統一購買意外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納住房公積金等,充分調動社區幹部工作積極性。
專業化培養,社區幹部“幹有所盼”。注重專業培訓,精準培訓提升社區幹部專業能力。將社區工作者納入全區幹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健全完善以初任培訓、崗位培訓、進修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體系,構建區、街道分層負責、各有側重的培訓培養機制,使培訓工作與入職、在職、晉職等各環節緊密銜接,確保人員素質適應工作需要、跟上時代步伐。注重實踐鍛鍊。從優化質量出發,在社區幹部正式“入職”前,納入社區後備幹部培養,臨時主持或負責一塊工作,經測評考察合格後,按照相關程序入職社區兩委幹部。有計劃地選拔優秀社區幹部到街道掛職鍛鍊培養綜合能力,樹立規矩意識、掌握工作規範、學習相關業務,真正實現“雙向選擇”,做到“精一門、懂兩門、會三門、知多門”,提升社區幹部勝任崗位能力。
規範化設置,社區幹部“幹有所絆”。“一齡一歷一清單”嚴把人選入口關。對新任職社區幹部年齡、學歷進行明確要求,並列出准入“負面清單”,確保人選質量。嚴格工作考核,以工作實績和羣眾滿意度作為考核依據,確定年度考核等次,年終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當年不能計算為晉級年限且不能領取當年績效獎勵。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處分影響期不計算晉級年限且不能領取績效獎勵。建立退出機制,設立退出“槓桿”,明確退出影響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確保社區幹部結構優、素質高、能力強。
職業化塑造,社區幹部“幹有所期”。暢通社區工作者晉升渠道。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組織開展考錄選拔科級領導幹部、定向招錄公務員、考核招聘事業人員工作。受到中央、省市區委表彰表揚的社區黨組織書記,符合條件的旗幟鮮明重用。建立社區工作者政治激勵機制。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發展黨員、選拔人才的力度,積極推薦其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選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等。增強社區工作者的社會認同度和職業榮譽感,通過各類媒體大力宣傳報道社區工作者中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蹟,培養打造一批社區工作者名師工作室,展現社區工作者的職業風采和良好形象,激發幹事創業熱情。
今年1月以來,自流井區社區實職幹部進入“三崗十八級”職業薪酬體系套轉。具體來説,社區工作者崗位分為A、B、C崗。其中,書記、主任定為A崗,副書記、副主任定為B崗,委員、專職工作者、專職黨務工作者定為C崗。以1650元為基準線,建立1—18級崗位等級序列,分別確定報酬係數。
全區150餘名社區實職幹部進入“三崗十八級”職業薪酬體系套轉,“三崗”人員總體報酬增加明顯。按照任職崗位和任職年限套轉後,A崗報酬最低可增加400元,最高可增加1390元;B崗報酬最低可增加304元,最高可增加1294元;C崗報酬最低可增加107元,最高可增加1097元。社區幹部實現年度報酬人均增長7000餘元。一支能力專業化、發展職業化、管理規範化、制度體系化、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素質社區幹部隊伍已經建立起來,社會工作者發展有空間、前景有盼頭,已經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尚永高 劉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