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對於寧次來説,死亡或許是新一輪的開始
01、死亡是新一輪的開始
寧次的犧牲,在連載時的那個階段曾引起不小的“轟動”,當然,也只僅限於咱們這個火影迷的圈子裏。因為寧次這個角色在經過十年左右的洗禮之後,早已深入人心。
當一個事物被人們普遍接受甚至是喜歡的時候,有關於那個事物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情緒。就比如寧次的犧牲,換來的是普遍的吐槽乃至負面情緒的激化。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戰爭本來就是伴隨着犧牲。它不會因為犧牲的對象是我們最喜歡的角色,亦或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就會“手下留情”,這是戰爭與殘酷掛鈎的本質。
答案恐怕不是絕對的。隨着時間推移,我曾經試圖想要自我解釋的這個疑問漸漸被自己遺忘。直到我看到這樣一句話——“死亡是新的開始”,才反激起了我對“作者為什麼要讓寧次犧牲”的印象。
對於寧次來説,死亡是開始,而不是結束。這樣的説法或許只對寧次這一個人物奏效,因為他的經歷、命運,都是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02、劇裏劇外的對應轉變
於我個人來説,我也非常喜歡寧次這個人物,但這其中也包含一定的轉變過程。就比如中忍考試階段,寧次總是一副目中無人、處處為難“弱者”的模樣讓人忍不住生厭。
而到了木葉崩潰戰前夕,寧次向鳴人闡述了自己的遭遇之後,我又忍不住開始同情起寧次來。原來,每個人的外在和內在都有其獨特或難以啓齒的形成過程。
但那時我對寧次的情感也僅僅只是侷限於“反轉式的同情”,談不上喜歡。直到佐助奪還戰期間,才真正讓我對寧次這個人物有了好感。
那時的他,為了追回佐助與鳴人等人一起出徵;將佐助的境況代入到自己曾深陷過的黑暗,這兩個例子無一不在説明,曾經那個孤傲排羣的寧次,開始學會為他人着想了。
也就是從那裏開始,寧次的整體人物形象算是被層層建立起來,一直延續到疾風傳且被無限放大——為了保護鳴人犧牲自己的生命。
從開始到結束,寧次在不同時間段的成長牽引着我甚至是諸多讀者對其的看法與情感,這也算是一種劇裏劇外相對應的不同轉變。
03、“籠中鳥”的矛盾與坎坷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初入社會之後,本是雄心壯志的自己卻到處遭遇碰壁,最後只能無力掙扎,內心充滿了無助,只能安於現狀的時候,才會選擇相信所謂的“命運”。
而這一切大概率只會發生在我們成人之後,因為心智已經趨於成熟,面對無情的命運我們也能憑藉着自身的意志力堅挺下去。那麼,如果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信了命,這算不算是一種悲哀且過於殘忍呢?
在觀摩日足和雛田父女倆的演練過程中,寧次的父親因為聯想起了某些不公平的際遇顯露了一絲“殺意”,而這氣息正好被敏鋭的日足察覺,後者便立馬採取了措施——催動寧次父親頭上的咒印,讓其痛不欲生。
當他的父親成為木葉與雲隱之間調停的犧牲品之後,寧次才算是真正找到了答案——他和父親都是被關在籠子裏的“鳥”,而那牢籠的鑰匙卻掌握在別人手中。
在中忍開始時,寧次像個“小老頭”似的告誡雛田要正視自己無能的命運。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那不僅是對宗家大小姐嘲諷似的規勸,更是寧次想改變命運,卻又對此無能為力的憤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寧次在堅信命運是天註定的同時,內心卻也一直不停的控訴着這所謂的命運。所以,“籠中鳥”就像是一個矛盾集合體,同時也寓示着其過往以及心路歷程上的坎坷。
04、生死都是一個起點
首先,“死”這個字並不是什麼敏感詞彙,相反,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被導向至此結果。所以,對待必然發生的事情,我們理應坦然以待。
有人曾説,對於很多人來説,生死都是一個起點——生不過是把本不屬於你的強加於你,死不過是把本屬於你的歸還於你。這句話用來形容寧次,甚至是他父親的犧牲最為貼切。
如果生前的寧次是被命運束縛着度過,那麼重獲了自由的結局是否意味着寧次新生的開始呢?對於這點,我只能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個人覺得這種説法只適用於寧次一人,因為那種自由的感覺,是他生前一直嚮往的存在。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唯有活着才是幸福,只有堅強的活着,才會有新的開始。
最後,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個贊、點個關注以示鼓勵噢。
文:行走的滴滴/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