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混動“小思域”!如果賣13萬,你上不上車?
在東本轎車產品線裏面,有這麼一台車,它的定位略低於思域,但整車三圍尺寸、軸距都在思域之上,中國人那麼喜歡大車,按道理應該賣爆才對啊!但事實上,它在整個2019年才賣了4.9萬台,還不到思域的1/4(思域22萬台),這台車就是享域。
至於銷量不盡人意的最大原因,恐怕就是全系標配那台1.0T三缸發動機了,即便本田在曲軸上加了很多配重塊去減少振動,但三缸就是三缸,耶穌也改變不了三缸機在消費者腦海中的印象。
今天,享域鋭·混動來了,別的先不説,單就一套由四缸1.5L發動機組成的i-MMD混動系統已經足夠吸引。空間媲美中型車,還有混動帶來的超低油耗,不香嗎?
“香個屁!享域就是個中國特供車!”——鍵盤俠
“特供車有問題??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本來就需要為之專門開發的車型,初代奧德賽、亞洲龍還不TM都是北美特供車嗎!”——想為享域抱打不平又不敢大聲BB的小編
「 1分鐘讀懂享域鋭·混動 」
1.
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56*1804*1509mm,軸距2730mm,雖然定位緊湊型車,但無論是軸距還是三圍尺寸,都已經接近中型車的水平了。
2.
享域鋭·混動這套第三代i-MMD系統結構上和雅閣鋭混動一致,只是發動機從2.0L改為更節能的1.5L自吸4缸機,熱效率達到40.5%,系統內的兩台電機依舊分別扮演發電機以及驅動電機的角色。
3.
混動版系統綜合功率113kW,比燃油版90kW強不少,因此在起步、急加速階段你會感受到比燃油版更強的推背感,但高速巡航狀態下因為發動機直驅車輪,而這個1.5L發動機只有80kW,所以跑高速會略顯乏力。
4.
外觀內飾基本和燃油版車型一致。
「 1.5L i-MMD——實測3.9L/100km! 」
既然是混動版本,那大家最關心的必然是油耗以及動力了,油耗暫且放一邊(因為我們要先開出去豁一下),先聊聊這台動力系統唄。享域鋭·混動搭載了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總成,這套動力總成主要由一台1.5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E-CVT(發電機*1+驅動電機*1+離合器*1)、IPU動力單元(直流變換器、電池控制單元、高容量鋰電池組)、PCU動力控制單元組成,至於這套系統和雅閣那套i-MMD最大的區別,自然是由2.0L發動機換裝成1.5L發動機(LEB41)了。
(LEB41,居然是個電噴的機子)
可能有人會問,這台1.5L發動機是飛度上的那台嗎?想太多,飛度那台是正兒八經的奧托循環發動機,在馬力/扭矩上自然強不少,但因為i-MMD以電驅為主,所以享域鋭·混動也有不俗的加速性能。
*享域鋭·混動這台LEB41支持奧托循環、阿特金森循環切換,但因為要滿足油耗目標,因此動力調教更為保守。
和雅閣鋭·混動相似的是,享域鋭·混動低速行駛時的質感很像一台電動車,安靜、平順。在電驅模式下,車輛提速的響應十分迅速,因為i-MMD沒有傳統的變速箱,所以即便是一大腳油門慫下去,你也不會感受到任何動力上的遲滯,此時車頭那套轟鳴的發動機,也只是給你的電池、電機提供能量罷了。
相信熟悉本田混動系統的朋友肯定知道,第三代i-MMD系統一共有三種驅動模式,分別是EV模式、混動模式以及發動機驅動模式,你的右腳不僅決定了節氣門開度、噴油嘴的噴油量,更決定了電機的功率輸出。
雖然i-MMD寫了上萬遍,但考慮到還有讀者不清楚這套混動系統的原理,我還是簡單科普一下:
純電驅動模式:
該模式服務於起步以及低速行駛階段,此時離合器分開,電機直接驅動車輪,不像豐田THS-II會反拖發電機。
混動模式:
急加速階段進入混動模式,此時離合依然分開,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驅動電機在電池以及發電機的電流下共同推動車輪,十足一台增程式車型。
發動機驅動模式:
離合結合,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輪,這個模式THS-II也是不具備的。
(不同負載下動力輸出的切換)
三種模式會根據行駛狀況而自動切換,切換的過程可謂“無聲無息”,你無需動用黃金右腳,亦能獲得一個相當不錯的油耗表現。
至於駕駛模式部分,依舊是經濟/普通/運動三種,在運動模式下,車輛的動力表現確實要好不少,但車速超過100km/h的時候再進行加速,還是會感覺力不從心,至於經濟模式我勸你還是別用了,雅閣那套2.0+i-MMD我都覺得肉。
新車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懸掛,別看它是扭力梁,實際乘坐舒適性相當不錯,而且因為電池的原因,懸掛結構以及彈簧搭配方面也有所調整,快速過彎時能很好地抑制車身側傾。
(整個底盤都有蓋板覆蓋,相當平整,避免了石頭敲打底盤影響NVH之外,還能降低風阻降低油耗)
這套懸掛系統能很好地把路面細碎的震動過濾掉,但是對於起伏較大的路面,整台車還是會不安分地上下拋跳。
最後大家肯定關心這台車的油耗表現,在試駕回程的時候我特意測了一下油耗,
行駛18.8km(包含一小段高速以及大部分鄉村路),均速47km/h,表顯油耗3.9L/100km
,相當不錯。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能對享域鋭·混動進行詳盡的油耗測試,實話説我也想知道這台車和雷凌雙擎比起來到底誰更省,過陣子我們拿到試駕車再進行詳細的對比吧。
「 外觀、內飾基本和燃油版一致 」
其實我一開始不打算説外觀和內飾的,畢竟這和燃油版真的沒啥區別,只是在車尾、翼子板的位置加上了HYBRID銘牌,哦對了,車頭車尾那個H logo內側也用了藍色描邊。
“羽翼式”前大燈設計,LED光源為全系標配,據説頂配車型還有自動頭燈以及自適應近遠光燈,至於和隔壁凌派有啥不一樣,那就是這個前槓和中網,享域的H標鑲嵌在中網上,但凌派的H標則鑲嵌在一大塊鍍鉻飾板裏。另外,享域的前槓是比較保守的,凌派的前槓則用了類似大嘴一樣的造型。
實話實説,兩台車的前臉設計都不怎麼好看。。略微朝下前傾臉真不適合放一個大大的品牌Logo,你看看mustang,看看挑戰者,哪有放Logo的。
至於側面,有兩條相當顯眼的腰線設計,略微上揚的屁股也增添了不少運動氣息,不過這裏似乎有一個問題,輪轂看起來是不是有點顯小了?認真一看,原來已經搭配了一個17英寸輪轂,看來是車頭不夠低矮帶來的錯覺。
*頂配是17英寸,其他版本是16英寸。
至於整車的長寬高以及軸距,真可以用吊打同級車型來形容,因此享域鋭·混動的空間,尤其是後排空間,簡單可以用“放肆”來形容。
走進車裏看看內飾,混動版的享域和燃油版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當然換擋結構要與時俱進了,從一根棍子升級成了電子按鈕,看起來和雅閣鋭·混動那套差不多。
皮質的方向盤觸感相當細膩,而且阻尼非常小,手感很輕,和這台車的體量很匹配,另外,方向盤後方還有“換擋”撥片,換的“擋”是動能回收的擋,不是波箱的那個擋。
新車配備一塊7英寸的液晶儀表盤以及一塊8英寸的中控屏,值得一提的是中控部分保留了一排物理按鈕,常用的功能都在這裏。而這款8英寸屏幕運載了Honda connect 2.0互聯繫統,支持百度CarLife手機互聯功能,至於語音什麼的就不要抱太大期望了,你開的是本田,不是那些新勢力車型。
我列點歸類一下這套車機的特點吧:
1.
顯示效果還算細膩,但是某些功能的顯示效果不佳,例如倒車影像。
2.
操控略微卡頓,UI交互比較直觀,上手沒難度。
3.
軟件生態方面,整合了高德地圖、酷我音樂、喜馬拉雅FM。
4.
倒車影像支持車道軌跡顯示,對於新手來説特別友好。
前排座椅很寬很舒適,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受到不適。後排更加不用説了,*的這腿部空間,比我的老CG5還大,當然這個坐墊的厚度也很足夠,並沒有為了頭部空間而偷薄。
(體驗者身高1.78m,前排坐姿比較低矮,頭部會有不錯的空間,另外方向盤支持前後、上下調節)
(體驗者身高1.78m,後排簡直媲美中型車了,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地台中部略微凸起)
值得一提的是,後排座椅中間的扶手可以向前翻折出一個小桌板,放點小孩子常用的濕紙巾、iPad、玩具什麼的最合適不過了。
因為放置了電池,所以混動版車型尾廂的深度確實不如燃油版,後排也不支持放倒,不方便放一些長條形物件,例如你去宜家買大桌子,那桌板就放不進了,算是一個小遺憾吧。
(後排座椅無法放倒,不過常規模式下空間還可以)
最後再説説這款車的主動安全配置,新車搭載了Honda SENSING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套系統包含CMBS(碰撞緩解制動)、車道偏移抑制、低速追隨模式的ACC、交通標識智能識別和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等等。
(副駕駛後視鏡盲區攝像頭)
(前碰撞預警、車道保持、ESP、後障礙物碰撞預警等功能開關)
在試駕途中我也試了享域 鋭·混動的ACC、車道保持功能,感受部分我同樣列點闡述:
1.
車道保持效果較好,車輛能始終保持在車道中央行駛,不像一些車型會不斷左右修正。
2.
手長時間離開方向盤儀表會有提示,此時輕觸方向盤即可繼續。
3.
ACC支持三檔跟車距離可選,並且支持跟隨前車起步。
4.
前面是個摩托也能跟隨,點贊!
無論是北美的iihs、歐洲的E-NCAP、還是國內的C-IASI、C-NCAP,它們對車輛主動安全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以往頂配都只給你堆氣囊的情況自然就不復存在了。至於被動安全性能方面,我們今天試駕的這個版本除了主/副駕氣囊氣囊之外,還配備了前排側氣囊以及前/後排頭部氣簾,相信能給乘客帶來良好的保護。
「 這是一台比雷凌/卡羅拉雙擎更舒服的車 」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享域 鋭·混動的競品就是雷凌/卡羅拉雙擎,剛好我也深度體驗過這幾台車,簡單對比一下優劣吧。
整體來説,享域 鋭·混動在舒適性方面會明顯優於雷凌/卡羅拉雙擎,尤其是後排空間以及整車NVH上。至於油耗表現,我認為兩者處於同一水平,當然後續我們還會拿到享域 鋭·混動的試駕車,到時再和大家詳細測一次油耗。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地方就是價格了,參考混動版凌派,享域 鋭·混動估計也是13.XX萬起,這個價你會上車嗎?
(圖/文/攝:皆電 黃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