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追思會在滬舉行

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追思會在滬舉行

9月13日,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追思會在滬舉行。 上海海事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13日電 (記者 許婧)國際法學者、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資深教授高文彬先生追思會13日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

“父親因病於2020年9月7日凌晨三點十分在上海與世長辭,由於疫情原因,加上我腿部骨折,手術後不能行走,我們姐妹倆都無法回來與父親作最後道別,今天我們姐妹能有追思會這樣的機會表達對父親的懷念和追思,深感寬慰,非常感謝海事大學。”高文彬教授的女兒高嵐通過視頻表達了對高老的追思以及對社會各界的感謝。

“父親留給我們的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父親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懷念您。”高嵐説。

在高嵐看來,父親去世後國內許多媒體給予了及時報道,這不僅是對父親的關注,更是對那場世紀大審判的關注。“東京審判”中國代表團不辱使命,歷經艱辛,終將日本戰犯送上絞架,繩之以法,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父親作為其中一員,我們為他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高嵐回憶道,父親曾説他這一生做了兩件事:一是參與東京審判,二是參與審訂《元照英美法辭典》,父親憑着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幸參與了東京審判,他用自己所學報效祖國,實現了他的人生理想。父親經常説要讓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瞭解這段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環境,更加熱愛祖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多作貢獻。

生於1922年的高文彬教授是全程參與1946-1948年東京審判(遠東國際大審判)的最後一位親歷者。作為中國檢察官向哲浚的秘書兼翻譯,高文彬與其他成員一道,配合中國檢察組起訴、舉證、辯論、庭審和量刑,最終將日本戰犯繩之以法。他一輩子與法學結緣,改革開放後進入上海海運學院(今上海海事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名譽主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代表親屬發言,回憶了高文彬先生前的事蹟和生活片段。

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介紹了東京審判有關情況,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鄭戈回憶了當年與高文彬教授一起編撰《元照英美法詞典》的情景。

執教國際法直到退休後,高文彬仍堅持為研究生開課。高文彬當年的學生,如今已遍及法律實務界和學術界的各個領域,有的成為各自領域的中堅力量。追思會上,高老的學生深切緬懷他如春風化雨般關愛學生的長者之風。高老對教學一絲不苟的態度,勇攀學術高峯的執着精神,對學生、後輩的關愛和包容,都深深鐫刻在了學生們的心中。

追思會上,還展出了高老生前的相冊、聘書以及獲得的榮譽證書等物品。談及恩師,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退休教師唐兵回憶,為了讓學生更靈活地學習、使用法律英語,高文彬曾專門給學生準備了一份拉丁語、英語和漢語對照的法律詞彙表。“整張8開大的紙上全是老師手工整理書寫的蠅頭小楷,整整齊齊、清清楚楚。”唐兵説,“老師把這些資料拿出來,讓我們人手複印保存了一份,對我們閲讀英文案例有很大的幫助。”後來,這部分內容也被編纂進了法學領域的權威參考資料《元照英美法詞典》。在海大法學院的院史館內,如今仍然陳列着高文彬珍藏了幾十年的、由他親筆正楷書寫的教案。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也是高文彬教過的學生。談起高文彬在國際法課堂上的風範,陳晶瑩仍歷歷在目:“高老的教案工工整整、中英文兼備,老一輩學者的博學,對教學的認真和嚴謹,清晰可見。”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陸靖表示,總結以高文彬教授為代表的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和崇高精神,就是要號召廣大師生,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接過前輩們傳遞下來的接力棒,一棒接一棒地接續奮鬥,為建設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學而努力。

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談到,高先生拳拳的愛國情懷,精湛的業務水平,嚴謹的治學態度,赤誠的教育熱情,儒雅的君子風範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高先生的百年人生裏,充滿着非凡的膽識和超羣的智慧,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傳統和百年海大的精神特質,也生動地展示了海大教師不忘教育初心,矢志立德樹人的崇高品格,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1 字。

轉載請註明: 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追思會在滬舉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