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北京宣佈改變健康寶核酸天數計算規則,每日凌晨0-6時出具檢測結果的,視為前一日完成採樣,當日24時前,健康寶核酸檢測日期均顯示為1天。消息來得有些突然,不少讀者在北京日報公號發佈的這一消息後面留言。
隨着疫情的不斷變化,防疫舉措也在隨之調整。
6月29日,工信部發布一則重磅消息——為支撐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廣大用户出行,通信行程卡就此取消“星號”標記。事實上,在“官宣”之前,就有一些原本“帶星”的網友發現,通信行程卡上的“星號”已經悄然消失。
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號”標記,是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將入境者和密接者的隔離時間從“14+7”縮短為“7+3”天以後,又一個新冠防控具體措施的優化調整。此前,通信行程卡“帶星”,並不反映持有人實際的疫情傳播風險——只要手機用户所在城市發生疫情,其通信行程卡就會出現“星號”。作為一種提醒,“星號”功能本身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將“星號”等同於實施管控的標準,違背了這一功能的設計初衷。
“‘因為幾個人確診,一座城市帶星’,弄得滿城風雨,搞得人心惶惶,客觀上放大了社會情緒,這實在是大可不必。”封面評論道出了人們對通信行程卡“星號”的複雜情緒。由工信部主導推廣的行程卡,本來只是為地方疫情防控提供的數據支持工具,如今卻成了一些地方實施“一刀切”“層層加碼”的憑藉,怎能不讓人發出一聲嘆息?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早在武漢疫情期間,總書記就對疫情防控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關係給出了深刻判斷。如今,這場考試還在持續,而各地最終將交出怎樣的“答卷”,關乎人民的信任與信心。
行程卡“摘星”,精準防控更進一步。《廣州日報》評論員觀察用“一石投水引漣漪”來形容該措施引發的反響,文章引用數據稱:消息發佈半小時後,各平台機票、酒店、火車票、目的地等搜索量齊增長。攜程數據顯示,平台上多個熱門旅行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長超300%。而在馬蜂窩平台上,“敦煌莫高窟”搜索熱度上漲733%,“新疆自駕”相關搜索熱度上漲550%。
疫情防控措施將更加突出“精準”和“高效”,防控層層加碼和“一刀切”將得到有效治理。隨着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經濟復甦的力量更強勁,人們的底氣信心更充沛——上述評論不無樂觀地判斷:通信行程卡“星號”已完成使命任務,暢通出行的多重利好有望得到充分釋放。
不過,通信行程卡“摘星”,真的就可以隨便浪了嗎?
紅星新聞一篇評論文章的提醒很及時:公眾還須保持“人間清醒”。摘“星”並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可以掉以輕心,更不意味着抗疫已經進入掃尾階段。
就在這兩天,在全國疫情形勢趨於平緩的背景下,江蘇無錫、安徽宿州分別出現多例感染報告,讓人們不禁對暑期防控形勢捏了一把汗。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所言:這些新措施的出台,既不是新冠防控措施的放鬆,也不意味着動態清零政策的放棄,更不意味着中國將要走西方國家新冠防控所謂的“躺平”路線。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並不意味着取消所有旅行限制。
動態清零政策需要堅持,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需要完善。《中國新聞週刊》道出了人們的另一重擔憂:摘明“星”易,除暗“星”難。“當對一個東西的解讀出現特別巨大的差異甚至南轅北轍時,這個東西存在與否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背後的力量過於強大,以至於不管形式上這個東西叫什麼,都會被賦予既有的意義。”這篇評論判斷稱:這也是很多人對“摘星”僅表示謹慎樂觀的理由。
相比跨地區流動才用得上的通信行程卡,更多人關心的還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健康碼”。如今,出行掃碼已成為絕大多數人進入公共場所乃至自家小區的習慣,甚至嵌入“肌肉記憶”。有段網絡視頻令人哭笑不得:一名乘客短暫在地鐵出口的座椅上休息,就被旅客當成檢查“健康碼”的工作人員,所有經過者都自覺掏出手機出示“健康碼”。
而隨着各地普遍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健康碼”展示的核酸檢測天數,直接關係到人們的日常出行。
對此,有不少人建議:遵循科學防控原則,不妨將“健康碼”展示的核酸檢測天數改成倒計時,以採樣時間為準,避免“意外”。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儘管新冠病毒多次變異,疫情形勢存在不確定性,但對待疫情的科學態度、專業理念不應受到干擾。“穩預期”“穩信心”的重要意義,值得反覆重申。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