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走訪調研發現,當下基層存在一批沉默幹部,他們謹守“為官慎言”、信奉“沉默是金”,或被迫、或主動選擇不説話、不説真話、不説有實質內容的話。這種幹部“羣體失語”現象正在基層抬頭,損害幹事創業氛圍。
1
沉默幹部之一:
心裏沒啥數,沉默不會説
一説起開會,中部省份一名王姓鄉鎮黨委書記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總有幾個人,晃晃悠悠進門後,屁股一坐、後背一靠、兩眼一眯、嘴巴一閉,不點到名字,別指望蹦出一個字,直到會議結束,所有的事情都跟他們沒關係。但凡問點啥,繞八圈還説不到點子上,能把人氣死。”
有幹部羣眾反映,基層有這樣一批沉默幹部:他們平常不言不語,有事一問三不知,見到工作“兩手一攤”,碰到問題“兩眼一黑”。
王書記分析認為,這批沉默幹部其實是“南郭先生”,他們不學習不思考,知識儲備長年不更新,認知和見識停留在記憶中,遇事憑感覺,張嘴就露怯,對一些問題也沒啥見識。“客觀上沒有發表見解的能力,所以不敢張嘴,只能故作高深。”
【專家點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説,“不會説”暴露出部分基層幹部業務素養欠缺,職業水平與崗位要求差距明顯。一方面需要開展知識、技能培訓,提高這批幹部業務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採取手段,增強幹部的敬業精神和學習意識。
2
沉默幹部之二:
算盤打得響,閉嘴裝糊塗
東部某市在清潔取暖改造工作中,還沒開幹,相關幹部紛紛拍着胸脯向上級保證,“已經完成,效果很好”,層層彙報,直到省裏。等到省裏抽檢被抽上時,當地慌了神,連夜召集全市住建部門工作人員加班,通宵達旦研究如何應付檢查,淪為笑話。
如此明顯的瞎話為啥沒人反映?調研發現,基層不少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也“少説為佳”,“不喊號子不拉縴,擼起袖子一邊看”。
“説得不好,指不定哪句話就惹了人;説得太好,顯得別人水平差,又遭嫉恨。”一名市直單位工作人員説。一些基層幹部並非不懂,而是各懷心事,只要自己沒問題,絕不下場蹚渾水。他們的“小九九”是隻當老好人,以免同事有意見,特別是在民主測評等考核機制下,更不願因為得罪人而丟選票。
【專家點評】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説,一些沉默幹部既不敢大膽指出問題,也不敢批評和監督他人,實質是丟了操守、誤了事業。要嚴格執紀問責,領導尤其要負起責任,讓“太平官”“老好人”難以為繼,讓“一團和氣”沒有市場。
3
沉默幹部之三:
誰説誰幹活,低頭不攬事
“因為太有責任心,總有幹不完的活。”中部某廳局一位科級幹部王遠華(化名)經常因“管不住嘴”而苦惱。小王是單位的骨幹,一個人撐起了處室的“半邊天”。
王遠華説他的工作多,不是因為會得多,而是因為“話多”,現在開會時他甚至會在本子上寫上“閉嘴”兩個字,以提醒自己少説。他説,處室討論一些工作時,有人裝深沉,有人假模假樣地提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出於促進工作的考慮,自己總忍不住多給幾句建議。“這下壞了,領導環顧四周,對這事有思考有見地的就你一個,那就你做吧。”王遠華説。
王遠華説,政府機關的這批沉默幹部,許多是因為不想攬事。在機關,大家乾的工作都一樣,不是你幹就是我幹,只要有人頂在前頭,這事就與我無關。而領導出於結果考慮,自然要選一個相對較懂的人來完成,肯定是誰的見解多,就把任務丟給誰。
【專家點評】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説,不想攬事的沉默幹部本質上是一種不作為。對此,政府管理中要探索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釐清職責邊界,以制度倒逼幹部積極主動作為,營造好的幹事創業氛圍。
4
沉默幹部之四:
誰説誰犯錯,慎言不惹禍
一位43歲的基層公務員説,工作20多年來,他經歷了七八任“一把手”,也曾遭遇“社會的毒打”:“碰到過兩個作風粗暴的領導,任何事都是他一個人説了算,從來聽不得不同聲音,下屬們要麼張嘴阿諛,要麼乖乖閉嘴。”
“提意見就像迎風吐口水,吐自己一臉。”這位基層幹部説,誰提意見誰當“接鍋俠”,誰反映問題誰解決,一個弄不好,誰反映問題解決誰。
有基層幹部説,有的單位要求“一個聲音”,誰提不同意見,就是不聽招呼、不顧大局,輕則受到批評教育,重則被“掛起”或“靠邊站”。在一些領導幹部看來,“權威”不容冒犯,大情小事都要“我説了算”。在這種情形之下,膽小的幹部兩眼一閉,少説為佳;正直的幹部被打壓,也只好忍氣吞聲。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説,“一把手”權力邊界規定不明晰時,就容易形成不良組織文化。要解決這種生態中幹部的沉默問題,關鍵要完善對領導幹部的監督機制,明確權力範圍、邊界,確保領導幹部做得公、行得正、嚴律己,普通幹部才敢講真話、才能不沉默。
5
沉默幹部之五:
想説沒機會,着急乾瞪眼
《半月談》曾刊發一條稿件,反映由於沒有公務員身份,相當一部分鄉鎮工作人員即使工作能力很強,職務也止步於七站八所,影響工作積極性。(相關報道 “傾聽基層心聲:一個鄉鎮九種人,沒有編制很傷人”)稿件刊發後,上級機關工作人員電話詢問記者稿件中反映的問題時説:“我們去調研的時候,跟鄉鎮幹部座談,沒有聽到過這些反映,也沒聽説過那些稱呼。”
半月談記者採訪的多名鄉鎮幹部説:他們來基層之前,誰去陪同,誰去座談,説什麼話,説多少都是經過篩選、安排的。非公務員身份的鄉鎮工作人員根本沒機會見到他們,他們又怎麼能聽到真心話呢?
【專家點評】
濟南市委黨校副教授趙婷婷説,堵塞渠道並不會帶來問題解決,“當面不説”只好“背後亂説”。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必須廣開言路,讓大家暢所欲言,儘早發現問題,才能儘快解決問題,避免更大不良後果。同時還要健全完善相關制度,讓幹部羣眾有説話的機會,讓正直敢言的人受到保護。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