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默克爾正式卸任 “鐵娘子”給德國留下了什麼?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綜合

  綜合今日俄羅斯、俄羅斯衞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26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默克爾政府卸任儀式上,向默克爾遞交了任期結束通知。默克爾正式卸任總理,成為看守內閣,在下一任總理獲得任命前,她將繼續行使總理職責。

  默克爾退居“二線”成為看守總理,其所在的聯盟黨(由基民盟與基社盟組成)在本次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也失去了在政府內的主導權。不過,這位“鐵娘子”執政的16年間,給德國乃至歐洲留下了眾多政治遺產。

  “默克爾時代”如何改變了德國?正在組閣的德國社民黨及其可能的執政夥伴,對默克爾的政治遺產將持何態度?就上述問題,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德語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杜衞華。

  執政??“德國的標誌”超脱於政黨

  南方日報:默克爾在德國執政16年,總體表現如何?執政風格和方向有怎麼樣的變化?

  杜衞華:默克爾執政16年間,經歷了歐債危機、難民危機、敍利亞戰爭、新冠肺炎疫情等等重大事件。默克爾領導的德國聯盟黨領導德國政府期間沒有明顯的政治污點,在氣候保護、工資談判、對外關係、疫情應對等諸多方面,儘可能地協調了大多數德國人的利益,照顧了大部分德國人的情感。

  在執政第一任期,默克爾尚缺乏執政經驗,政策較僵化,例如堅持價值觀外交等固有政治“套路”。第二任期起,默克爾就變得更加靈活,走上了實用主義和協商民主主義的道路。此後,默克爾更是脱離了德國聯盟黨領導人身份的桎梏,成為了國家代言人和德國的標誌。

  遺產??主張歐盟獨立自主發展同中國的關係

  南方日報:默克爾為德國留下了哪些政治遺產?

  杜衞華:首先是恢復了德國經濟。默克爾2005年上台前,德國經濟基本面尚穩,但在很多經濟指標上的表現不理想,失業率和經濟增長率都遭到詬病。默克爾執政期間,德國依靠振興科技和出口,在國內進行勞動力市場優化,並藉助歐盟平台,實現了經濟的有序增長。2020年,歐盟在德法兩國的聯合倡議下正式推出《歐盟新工業戰略》,德國工業的發展仍有廣闊前景,其中默克爾的施政功不可沒。

  其次是實施了不結盟外交戰略。雖然德國是北約國家,但默克爾以細膩和小心的執政手法,避免德國成為美國對外戰略的犧牲品,她本人也敢於對美國總統進行批評。同時,默克爾也極力避免被貼上“親俄”和“親華”的標籤。默克爾的外交政策很明確:德國要做東西方的“中間人”和秩序維護者而不是領導者。

  在對華關係上,默克爾主張歐盟應獨立自主地發展同中國的關係,中國和歐盟可以就彼此存在差異和分歧的問題加強對話交流。默克爾對華外交採用的是實用主義加理性主義的政策。上台之初默克爾採用對華強硬的姿態以獲得國內聲望,而後通過深化對話逐漸拉進中德關係。目前,中國已連續第五年成為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德兩國的貿易額多年超過中法、中英和中意貿易額的總數值。

  未來??默克爾影響力的發揮取決於組閣結果

  南方日報:如今,默克爾成為看守內閣,而德國新政府的組建還存在很多未知數。她將如何繼續發揮影響力?

  杜衞華:默克爾能否繼續在下屆政府內發揮影響力,取決於德國新政府的結構。

  目前,社民黨正嘗試和綠黨、自由黨組成“交通信號燈”的模式組閣。不過,綠黨的執政綱領以環保政策為核心,意味着其在温室氣體排放、加快能源轉型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社民黨認為綠黨的目標無法實現,組閣談判不成功,或將尋求聯盟黨的幫助,以組建一個社民黨主導、聯盟黨作為執政夥伴的新政府。

  歷史上,社民黨曾在1966—1969年、2005—2009年、2013—2017年和2018—2021年與聯盟黨組建“大聯合政府”。若社民黨和聯盟黨再度合作,默克爾或可繼續發揮她的影響力。反之,若社民黨以“交通信號燈”模式組閣成功,聯盟黨將徹底被排除在外成為反對黨,默克爾因此也將難以維持對德國政府的影響。

  南方日報記者 彭奕菲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泠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