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日本時報》1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製造”規劃回來了且更好 世界進入 2022 年,中國公佈高級版的“中國製造”產業政策藍圖。之前的相關政策或許讓美國等感到緊張,這個版本卻值得關注。中國將聚焦工業機器人和升級製造業。這或許不會像納米技術、新材料等那樣引發(西方)不安,但最新藍圖有潛力幫助北京成為未來工廠,擁有高效和精密機械,而美國競爭力的最大障礙就在於此。
在全球供應鏈處於混亂狀態的情況下,中國意在升級龐大的工業生產部門及其周邊生態系統,以加強作為世界供應商的角色,這種意圖是敏鋭準確的,且有先見之明:北京將會把業已做得很好的事情做得更好。
中國最新智能製造計劃的核心,是在未來三年內使該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收入每年實現20%增長,並將機器人的(使用)密度增加一倍——這不僅適用於工廠,還適用於倉庫、物流和其他相關領域,這會令整個行業以提高生產力的方式運作。此外,北京打算發展專注於特定領域的中小型公司——被稱為“小巨人”,他們具有全球競爭力並對工業技術至關重要。
儘管這些目標看起來雄心勃勃,卻符合走向自動化工廠的全球趨勢:2021年全球每 1萬名員工中有126台機器人,而五年前是66台。中國是迄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擁有44%的機器人安裝量,就機器人密度而言,中國從五年前的第25位上升至全球第9位。而美國以8%排在第7位。
這是中國決策者向技術創新邁進的又一次嘗試。美國和其他國家也一直在談論先進製造業,但是取得的進展很有限。全球供應鏈的混亂還暴露出美國工業園區的種種缺陷。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的計劃是正確的:讓世界儘可能長時間地依靠中國。(作者安賈尼·特里維迪,陳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