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河重生潤南疆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這條大河,胸襟開闊。流域總面積逾百萬平方公里,流域內分佈着新疆5個地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個師市,潤澤全疆近半數人口。

這條大河,百轉千回。曾因遭過度侵襲,被迫反覆改道。走過滄桑歲月,而今破繭重生,河水清波盪漾,兩岸林茂棉豐。

這條大河,穿越時空。它曲折向前,從歷史走來,孕育和滋養了深厚的文化,見證了古代西域興衰,綠洲經濟之變,新時代南疆蓬勃發展新貌。

這條大河就是蜿蜒在新疆南疆的塔里木河,從其最長的源流葉爾羌河算起,全長2486公里,為我國最長的內陸河,流域總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1%。今年以來,新疆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把統籌推進節水蓄水調水作為事關新疆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塔里木河流域展現動人新姿。

水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水資源利用效率高,新疆的發展空間就大。在這一理念和思路指引下,如今塔里木河流域護水、補水、蓄水、調水、用水更加科學高效,流域內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首尾之變見證大河重生

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六團新開嶺鎮的塔里木河,是發源於崑崙山脈的和田河、葉爾羌河和發源於天山山脈的阿克蘇河3條河流交匯處,也是塔里木河的起點,兩座隔塔里木盆地相望的傳奇山脈通過這種形式實現“交流”。

自上世紀40年代起,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源流來水減少,導致幹流水量鋭減,塔里木河幹流下游一度出現斷流。隨着流域生態治理持續推進,三河水量增加,匯流處重現大河滔滔,也讓兩山“互動”顯得愈發熱烈。

作為“塔河源”,兵團一師十六團以守護塔里木河源頭為己任。在十六團,當好生態衞士,呵護河水就是呵護賴以生存的綠洲,早已成為共識。

兵團一師十六團開展了塔河源水系連通生態保護治理項目,包括葉爾羌河清淤疏通工程和生態護岸工程兩個工程,以增加河道排流量、降低土壤鹽鹼度,維護塔河源生態安全。

“水流大了,沙塵少了。”該團職工王剛華説,有水才會有家園,團裏開展以林護水,每年春秋兩季都開展胡楊林撫育和管護。

一系列“護水”舉措,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今,“塔河源”成為狐狸、野鴨、白鷺、河狸等野生動物的家園,十六團還通過佈設投食器等,讓野生動物家園成為野生動物樂園。

此外,十六團充分發揮水域面積優勢,大力發展水產養殖。該團十三連發展小龍蝦養殖,目前年產小龍蝦11噸。“全連可利用的水域面積400餘畝,非常適合小龍蝦生長。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並增加垂釣體驗項目,通過發展水產養殖反哺生態保護,實現‘以水養水’‘以水護水’。”十三連黨支部書記周奇輝説。

自兵團一師十六團起,塔里木河一路奔騰,最終注入台特瑪湖。台特瑪湖是目前塔里木河下游的唯一湖泊,是塔里木河下游綠色生態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南疆特別是若羌縣最重要的生態屏障之一。

然而,很難想象,眼前波光粼粼、蘆葦搖曳、水鳥翔集的台特瑪湖曾一度消失,甚至整個塔里木河下游也奄奄一息,湖心變為一片鹽殼,狂風起時沙塵瀰漫。

斷了水,便失去了家園。靠近台特瑪湖的若羌縣英蘇村村民被迫搬離故土,最後輾轉來到如今的鐵幹裏克鎮英蘇牧業村。塔里木河流域幹流管理局局長艾克熱木·阿布拉説,為拯救這條大河,塔里木河綜合治理項目啓動,向沿線29個縣市、18個團場投入逾107億元,進行生態輸水。

“最初是補充到沿線地下,經過多年生態輸水,下游河道沿線的地下水已經比較充分,水就會更快流向台特瑪湖。”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凌紅波説。

得益於22年連續生態輸水,汩汩清水注入下游,讓這條新疆各族人民的“母親河”重煥生機——塔里木河告別斷流史。

統計顯示,從2000年至2021年,台特瑪湖年均入湖水量1.36億立方米,塔里木河尾閭台特瑪湖形成5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和濕地,下游植被恢復和改善面積2285平方公里。

從“塔河源”到台特瑪湖,一首一尾之變,見證大河重生。如今的塔里木河猶如一條玉帶,鎖大漠、潤戈壁,育紅柳、映草碧,河水滔滔,奔騰不息,在大漠上書寫下一幕幕綠色傳奇。

兩岸之變折射綠色答卷

新疆尉犁縣羅布人村寨原本是一片沙漠,因塔里木河滋養,胡楊、紅柳等植物在此生長紮根,形成一片綠洲。過去,當地人逐水而居,經過保護性開發,如今已成為4A級旅遊景區,塔里木河穿景區而過。

滔滔河水、漫漫大漠、棵棵胡楊,成為羅布人村寨旅遊景區的亮點元素。

“沒有塔里木河的治理,就沒有景區的發展。景區不僅因塔里木河而興,而且已與景區融為一體。”新疆塔里木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馬興建説,每年10月,遍佈兩岸的胡楊披上金黃色的秋裝,引人入勝。

水文章,林為筆。塔里木河在沙雅縣境內蜿蜒220公里,兩岸胡楊成為阿克蘇地區縣城的一張金名片。近年來,當地利用汛水期和洪水期,向胡楊林區實施引洪灌溉,加強胡楊林退化和生態修復力度。今年,實施生態引水約2.28億立方米,對44萬畝天然胡楊林進行灌溉,塔里木河兩岸愈發生機勃勃。

“草長得好了,羊吃得美哩。”沙雅縣哈德墩鎮阿特貝希村村民熱依木·司馬義笑着説,只要水來了,胡楊和畜草就茂盛。“現在我覺得水真能生財,看我這羣羊娃子,不就是被塔里木河的水澆灌肥的。”

守着水,更要呵護水、節約水、用好水。在“塔河源”——兵團一師十六團,一方面牢固樹立農業節水意識,實行用水計劃申報等節水制度;另一方面不斷加強植被保護,開展人工種植喬木、修復退化林和封沙育林。

黨的十八大以來,鋪展在塔里木河兩岸的綠色答卷,越寫越實、越寫越深。兵團一師十六團黨委書記、政委李學表示,十六團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依託位於塔里木河源頭的區位和生態優勢,加快建設塔河源旅遊度假區,推進以水潤城、文旅興團。

流域之變傳遞發展脈動

“開閘,放水!”今年8月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永安壩水庫,一股股清流噴湧而出,奔向柯坪縣哈拉坤胡楊林區,這是今年首次跨流域向這座胡楊林區補水。柯坪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戚大海説,通過此次引洪補水,可為3.5萬畝胡楊林解渴,受益胡楊林面積達6萬餘畝,進一步促進了區域生態系統修復。

科學制定方案,打破行政界限,按照最優選擇把生態水輸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今年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輸水的一個重要變化,它表明新疆科學統籌水資源的重要部署已轉化為具體行動。

根據這一部署,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今年還首次將車爾臣河納入統一調度和管理,通過疏堵結合等方式,確保這條河流入塔里木河終點台特瑪湖,以緩解塔里木河對台特瑪湖補水的壓力,讓塔里木河能夠滋潤更廣闊的胡楊林,富餘水量用於農業灌溉。保護和利用好塔里木河,最根本的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在阿克蘇地區,從天山奔流而下的冰雪融水,在灌溉農田、林果後,大多注入塔里木河幹流。得益於天山冰雪融水澆灌,當地林果業發展較快,成為一項重要的富民產業。“天山冰雪融水也是寶貴資源,一定要讓其發揮最大的作用。”阿克蘇地區林草局負責人説。

“如果離開滴灌,農民可能都不會種果樹了。”記者在採訪中,常聽到這句話。從一滴水的新旅程、一滴水的新使命,便可管窺發展理念的變遷。塔里木河流域正打破“5地州、兵團4師市”的行政界限,科學統籌推進節水蓄水調水;林果業等產業則以高效節水技術為支撐,努力用好用足每一滴水。

據阿克蘇地區林草局統計,今年全地區特色林果果品產量將超過260萬噸。與產量相比,當地更加重視質量,突出品質以佔領市場。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目前阿克蘇地區林果業正在實現“三個轉變”,即從重產量到重質量的轉變、從重林間到重車間的轉變、從重經銷到重營銷的轉變。使這項特色產業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化繁為簡,變粗為精。”阿克蘇格林凱生態果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金枝總結了兩個變化:現在林果業發展越來越精細了,一是在生產端,流行小袋裝,包裝越來越實用、簡約;二是用水更高效,在普通滴灌基本全覆蓋基礎上,已開始普及智能滴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