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近日聯合開展了“最美公務員”評選,32人被確定為“最美公務員”,並由中央組織部記一等功。
劉曉妮是安徽省唯一入選者。回想起和鄉親們共同抗洪的日子,33歲的劉曉妮至今記憶猶新。2020年7月,受多輪強降雨影響,淮河水位節節攀升。7月19日晚8時,阜南縣防汛指揮部接到上級命令,要求20日凌晨3時前必須完成所有羣眾安全轉移,做好蓄洪區啓用準備。7月20日8時32分,被稱為“千里淮河第一閘”的淮河干流王家壩閘在時隔13年後開閘泄洪。望着鄉親們的家園、莊稼一點點被洪水淹沒,時任安徽省阜南縣郜台鄉黨委副書記的劉曉妮既心疼又無奈。
7小時內完成180平方公里的非安全區人員轉移,這在蒙窪蓄洪轉移歷史上是少有的。“與時間賽跑!”劉曉妮負責的曹台村防汛堤段橫跨蒙、淮兩堤,是蒙窪最下游的一個村,僅3處單堤段就長達兩公里,需轉移安置農户26户60人,轉移任務十分艱鉅。洪水面前,從未經歷過蓄洪的劉曉妮勇挑大樑,穿着雨鞋在壩底來回穿梭,拎着喇叭反覆排查、督促,“竭盡全力保障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轉移當晚,雖然重要的生活用品已經搬完,住在壩子下面的曹台村汪學林老兩口仍記掛着要把其他瑣碎物件收拾上來,劉曉妮十分理解老人愛惜東西的心情。“大爹,水快來了,你跟俺大娘先回去,我幫你弄。”説完,她就動手幫着拾掇,這讓汪學林既感動又暖心。
經過緊張的7小時,郜台鄉289户807人全部按時轉移到安全莊台。閘門抬起,洪水圍台。而蓄洪後的民生保障、圩堤安全等工作同樣不能鬆勁。7月20日當天,劉曉妮顧不上休息,又一頭扎進村裏,挨家挨户查看情況。蓄洪的30多天裏,她始終堅守防汛抗洪一線,她的專業和細心,也贏得了鄉親們的認可,“小妮,專業得很!”
今年5月,因工作需要,劉曉妮調任阜南縣龍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面對新環境、新崗位、新角色,劉曉妮初心不變,“繼續紮根鄉村,為鄉親們做好服務”。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留守兒童瑤瑤每到週末都會準時坐在院子裏,等待她的“週末媽媽”——烏拉特後旗婦聯主席王硯。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少數民族邊境旗縣之一,肩負着建設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重任,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教育資源集中,牧區留守兒童成為烏拉特後旗旗委政府關注的熱點問題。
2013年初,王硯調任到烏拉特後旗婦聯後,多次聯繫教育局、學校溝通協調,將關愛對象擴大至貧困、單親、孤殘等困境兒童,建立了一套資料詳實的受助兒童數據庫。隨後,王硯與同事們因地制宜開展了“週末媽媽”愛心公益活動,通過志願者與留守兒童一對一親情結對,讓留守兒童“週末有家回”。11歲的瑤瑤就是受幫扶的留守兒童之一,在王硯近5年的陪伴下,自幼失去母親的瑤瑤重新感受到了母愛。
截至目前,烏拉特後旗陸續有142位“週末媽媽”和“週末愛心家庭”結對,全市共結成“週末媽媽”愛心對子400多,同時,1個國家級、兩個自治區級、4個地市級“兒童家園”相繼落户,1處展示實踐基地、兩處愛心基地相繼建成,微電影《週末媽媽》也榮獲內蒙古自治區黨員教育微視頻創作一等獎。
幾年來,婦聯工作者王硯持續關注貧困婦女、空巢高齡老人的困境和權益保護問題。她跑遍了全旗所有蘇木鎮、試點嘎查村,累計為貧困婦女、“兩癌”母親、留守兒童爭取愛心項目和物資300餘萬元,受益婦女兒童1000多人。
從派出所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267米的路,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所長李勇一走就是10年。
1998年,李勇加入公安隊伍,他見習的第一個崗位就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附近,也由此與紀念館結下不解之緣。2009年10月,李勇擔任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直接挑起保衞中共一大會址安全的重任。
李勇所在轄區是高端國際社區,0.5平方公里的區域聚集600多家外資企業,南北里商業街年客流量達2000多萬人次,對警務工作要求極高。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就坐落於此,該館遊客每天超過5000人次,館內同時僅能容納350人,這就造成大量遊客不能及時進館,入口處遊客排隊經常超過300米,等候超過1小時。
針對這一情況,李勇牽頭設計瞭解決方案,協調將周邊部分道路改為單行道,並增設客流高峯臨時蓄客區,調整排隊方位和隊形,解決排隊難問題。
同時,他還牽頭建立“警館社”聯席制度,將派出所警力和紀念館安保、物業保安融合,拉起一張以紀念館為中心的安全防護網。為提升響應速度,李勇還積極建言協調,在黃浦分局指揮中心的支持下,在距離紀念館僅50米的湖濱路上增設1輛警務平台車,將接處警時間由原來的5分鐘縮短到1分鐘以內。
10年間,李勇共完成1000餘次警衞、安保任務,收穫錦旗表揚信30餘次。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已累計接待中外遊客350萬餘人次,從未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李勇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黨史小專家”、義務講解員,在紅色沃土上砥礪初心,擔使命。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韓颺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12月02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