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依舊嚴峻,農民抗爭不斷,諸多民生問題待解……一部分印度媒體和反對力量卻依舊將複雜的目光投向別人。可是,印度民眾等得起嗎?
春節前夜,中印兩軍開始從對峙了大半年的班公湖南、北岸脱離接觸。
這本是和平的利好,但印度媒體的關注點卻跑偏了。一些印媒先是鼓譟莫迪政府“把領土割讓給中國”,為邊境事態的和平解決製造雜音,繼而又密集報道解放軍部隊在撤離時體現的效率與神速,並稱其快速部署能力之強令印度軍方大吃一驚。同時,印度諸多政要、觀察家與軍界人士紛紛批評莫迪對中國妥協。
疫情依舊嚴峻,農民抗爭不斷,諸多民生問題待解……一部分印度媒體和反對力量卻依舊將複雜的目光投向別人。可是,印度民眾等得起嗎?
班公湖。資料圖
解放軍神速震撼印軍
2月10日晚,農曆臘月廿九,中國國防部發布一則重磅消息:根據中印雙方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中印兩軍位於班公湖南、北岸一線部隊於2月10日開始同步有計劃組織脱離接觸。
班公湖是中印兩軍自去年5月以來一直重兵對峙的所在,脱離接觸的共識對於兩國維護邊境的和平與穩定意義重大。
但在脱離接觸的過程中,印媒開始“幫”解放軍數數,結果不數不要緊,一數嚇一跳——解放軍在短短約一天的時間裏就調走200多輛主戰坦克,並調來100多輛重型車輛運兵,這讓花費數個月才把大量坦克部署到一線的印方五味陳雜。
《印度斯坦時報》等印媒評論稱,中方部隊的撤離速度讓印度軍方高層“感到驚訝”,因為“中國軍隊的撤離速度實際上等於其進軍速度”。
“中國在週三(10日)開始的撤離行動中展現的速度顯示了他們的部署能力,這是一門軍事藝術。” 印媒引述莫迪政府一名高級官員的話報道稱,“印方也撤走了裝甲部隊,但同時準備好了應急計劃,以防出現最壞的情況”。
印度總理莫迪14日出席首輛“阿瓊”Mk 1A主戰坦克移交印度陸軍的儀式。來源:twitter
印度媒體心態複雜
印媒表現出的心態十分複雜。
一方面,印媒想要通過各種“小聰明”凸顯印軍的實力。比如,印媒在雙方脱離接觸的視頻報道中,中方一側的88A主戰坦克行動“略顯遲緩”,而印軍的T-72坦克則“健步如飛”。在空氣稀薄的高原,機動性是考驗裝甲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指標。T-72看似沒有出現普遍關注的“心臟病”,但細看之後不難發現,印方坦克撤離的視頻片段明顯使用了加速播放。
另一方面,印媒又總是身患“被害妄想症”,試圖竭力向國際社會表明自己是“被霸凌”的一方。當兩軍去年時隔數十年之久再次發生流血衝突後,中方低調剋制,印方卻高調宣揚衝突事態,試圖以此抹黑中國。此次撤軍,印媒大肆宣揚解放軍一線兵力的雄厚與神速,也未免沒有這番考慮。
印媒報道中的印軍坦克,明顯加速播放。來源:Indian Army
可問題是,這種伎倆玩多了總有出紕漏的時候。比如日前,為了平息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印度負責道路運輸和高速公路的國務部長V.K.辛格對外稱,“中印邊界未被(正式)劃定過……我向你們保證,如果中國越線(指邊境實控線)了10次,我們肯定至少越線過50次。”
這話是想讓印度民眾感到臉上有光,但到底是誰在邊境無端生事?答案不言自明。
印軍叫囂4月“再回來”
目前,印度國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近1100萬例,疫苗注射計劃遇阻;印度農民為反對農業改革掀起規模浩大的抗爭,並開始在全國發起堵路運動;更要緊的是,相比於解放軍完善的後勤,印軍的供給在冬季的風雪中搖搖欲墜。
由於醫療設備短缺,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馬尼安醫療中心的塞蒂庫馬蘭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用塑料袋作醫用防護。GJ圖
然而,印度國內不少民族主義者和媒體一道激烈抨擊兩軍脱離接觸的決定,對這些民生難題視而不見。印度反對黨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指責莫迪政府是在把印度領土“割讓”給中國。雖然反對黨慣用此道,但印度國防部12日仍發表聲明稱,印度沒有割讓任何領土。
印度知名地緣政治學家、“債務陷阱”概念的提出者布拉瑪·切萊尼指責莫迪政府最終同意了中國的條件,並質問為什麼在沒有解決更廣泛問題的情況下同意放棄印度實控地區的控制權。
或許是有意安撫洶湧輿情,又或許是軟中帶硬的外交辭令,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日前表示,這次撤出坦克會促進班公湖一線重新迴歸平靜,這是一種利好消息。但他同時表示,印方會考慮在4月天氣轉暖之後“再回來”。
印軍到時候是否會再次越線前出?不好説。
但“央視軍事”公眾號 14日消息悄然公佈了一則視頻報道,顯示中部戰區航空兵某團在節日期間不忘備戰,一次性出動6架運-20進行實戰化拉練,展現強悍的戰略機動能力。
央媒披露運-20大型運輸機拉練備戰報道。來源:央視網
別忘了,運-20去年8月可是已在西藏實施成建制傘降,首次完成高原重裝空投。
印軍4月再來?大可試試。
撰稿 深海龜責編 杜雨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