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加減”法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自2019年開展試點以來,“一核四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在西安高新區遍地開花,各鎮街結合自身特點,在實踐中不斷擴大和深化“一核四化”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效能。

東大街道位於秦嶺腳下,地跨灃河兩岸,生態環境保護是其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在“一核四化”的實踐過程中,東大街道率先將環境保護職能與基層治理相融合,突出綠色發展工作重要地位,為打贏“藍天、碧水、青山、淨土”四大保衞戰創造了有利優勢,進一步強化了網格化管理能力,基本形成了全域覆蓋、功能集全、反應靈敏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三網合一做“減法” 健全網格支撐體系

為更好地將基層社會治理事項全部納入一張網格,讓巡查內容由“簡單”到“綜合”,上報事件由“片面”到“全面”,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成立了推進“一核四化”基層治理機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在原有秦嶺保護、鐵腕治霾和安全生產三個責任網格體系的基礎上,將三個網格體系有效整合,成立網格化管理辦公室,形成齊抓共管、“三網合一”的工作局面,建立起了一張無縫對接的基層治理全科網格。

目前,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堅持以行政村為基礎網格、自然村為工作網格的基本思路,遵循“全域覆蓋、規模適度、界限清晰”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為11個網格,其中行政村(社區)網格10個,秦嶺保護區網格1個;按照“多員合一,一員多用”的原則,各網格網格長精簡為1名,網格指導員精簡為1名,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解決,有效提高事件處置效率,提高羣眾滿意率。

據介紹,在東大街道全科網格中,重點涵蓋了轄區黑臭水體點位27個、空氣自動監測子站1個、標準站1個、微站3個以及建設工地5個,並對安全生產及秦嶺生態保護重點點位做到了全覆蓋,對水體、大氣、植被等實現了有效監測,幾乎涵蓋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充分發揮了“一核四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的效能。

資源整合做“加法” 強化全科網格隊伍

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創新實施的“三網合一”機制對“一核四化”基層治理髮揮了積極作用,但全科網格員數量少、任務重的問題尚待解決,加之秦嶺保護、治污減霾、安全生產等方面工作專業性強,這都給網格化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

為此,東大街道專門收集環保專業性知識並根據工作開展實際,制定了《治污減霾類網格化巡查工作事項表》,引導網格員學得明白,幹到實處,有效解決網格巡查中發現的重難點問題。

據瞭解,為了解決網格員數量和相關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率先實行全科網格員下沉駐村工作機制,安排10名全科網格員貼近一線,確保每個人身上都有“責任田”,負責網格區域內的日常巡查、事件上報、政策宣傳、民意調查、糾紛調解、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同時穿插秦嶺保護、鐵腕治霾、安全生產等11名專職網格員,補齊網格“專業”短板。

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大街道網格員隊伍還積極吸收了各村(社區)熟悉情況的業務骨幹25名,以兼職網格員身份參與到網格化服務管理中來,共同承擔網格工作,建立起“全科網格員+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互補聯動、條塊結合的網格隊伍,實現了服務力量的有效整合,環境保護力量進一步加強。

當前,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一核四化”已經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實現了“當天受理、當天辦結”的工作目標。據統計,自“一核四化”工作開展以來,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網格員已累計上報各類事件2700餘件,人均上報量達11件/天,平均辦結率達96%,逐步實現了“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良好格局,提高了網格事件處置的靶向性,為綠色發展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供稿:西安高新區 張靜攀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3 字。

轉載請註明: 妙用“加減”法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