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錯了,立陶宛總統要跟中國展開會談,立陶宛外長卻公然叫囂要讓中國知道“反制”後果,趙立堅發言表明中國態度和立場,直接給立陶宛立下了規矩。
在去年11月,因為立陶宛執意要在其境內設立所謂“台灣代表處”,堅持對一箇中國原則進行挑釁。中國不僅降級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並且還從多方面對立陶宛發起反制措施,比如中歐鐵路不停靠立陶宛站台,立陶宛被移出中國海關進口名單。也正是在中國全方位反擊下,立陶宛才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明白給美國“當槍使”的下場。包括立陶宛總統在內的多名立陶宛政府高層近期相繼就“台灣代表處”問題進行表態,稱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希望可以重新與中國進行對話,雙方可以展開一次峯會,商討緩和中立關係。但是讓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沒有想到的是立陶宛外長給了他一記“背刺”。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稱,當地時間1月19日,瑙塞達在新聞發佈會上聲稱,該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已向他提交了一份緩解與中國緊張關係的計劃,他希望該計劃能夠得到實施。但是這位對華一直都是強硬表態的外長顯然不會這麼快“認慫服軟”。蘭茨貝爾吉斯第二天發表聲明稱,他的計劃是“通知”中國,立陶宛正在收集證據,向歐洲方面提交(中方)違反貿易協定一事。這位立陶宛外長還威脅稱,這些證據“極有可能”被提交給世貿組織,並導致一場訴訟。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回應稱,中立關係惡化的根源在立方,中國溝通大門始終是敞開的,但立方如果真有意緩和關係,還應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
因為與中國關係惡化,讓兩國關係陷入滯緩階段,最終導致立陶宛國內經濟衰落以及政治動盪,在最新的民意調查當中,有超過70%的立陶宛民眾和商業羣體對於政府當前對華政策表示不滿和失望,立陶宛總統、總理和外長等政府高層的支持率持續下跌。雖然立陶宛外長一直都是表現出強硬的對華立場和態度,但是其民眾支持率僅為13%,這也意味着他所謂的“強硬態度和立場”並沒有給立陶宛民眾帶去實質性的好處,也沒有給立陶宛的經濟發展帶去實質性的幫助。根據立陶宛工業委員會的預測,在遭到中方的反制措施之後,立陶宛每年經濟損失將達到50億歐元,佔國內GDP的10%左右,並且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到時候會有更多的立陶宛企業陷入到經濟困境當中,將會進一步加劇立陶宛國內社會的撕裂。
就當前情況而言,立陶宛外長打算就中國“沒有明説的制裁行為”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上訴實際上就是以此“甩黑鍋”的行為,在他看來,立陶宛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看中國自己選擇。很顯然,這種言論和態度根本就沒有任何悔改的誠意,很難保證日後不會繼續犯錯。截至目前,立陶宛不少政府高層和政客對美國和歐盟抱有幻想,認為中立兩國關係變化所影響的範圍是有侷限性的,倘若美國和歐盟可以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那麼立方相信很快就可以從這個“風波”中走出來。所以,立陶宛總理和外長都堅定地相信獲得美國的“支持”就是好的選擇。
其實,這種想法非常可笑和愚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美國和歐盟巴結中國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會為了立陶宛而與中國在經貿合作上發生衝突呢?只能説立陶宛外長和總理的自我感覺太良好了,説來説去,立陶宛其實也只不過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用來牽制中國的一個棋子罷了,既然是棋子也隨時可能會變成棄子,所以立陶宛這種“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行為也是十分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