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心病 誰“話療”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綜合

和生活、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一樣,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不可忽視。在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硬件”適老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心病”能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呢?

性情大變如“火山”

山東濟寧70歲的周漢強退休後,性情有了不小的變化。在車上,如果年輕人不給他讓座,他恨不得動手打人;在路上,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撞了別人,他卻斥責對方為什麼不讓道。上個月,老同學聚會,大家都在唱歌開心,他卻悶悶不樂地在一旁坐着。突然,他又大聲訓斥大家太吵,令人詫異。

周漢強性情的變化與家事有關。他退休第三年,老伴兒突發腦梗,手術後行動不便,這束住了原本有心返聘繼續工作的周漢強的手腳。一年後,遠嫁外地的女兒離婚了,更增添了周漢強的煩悶。周漢強覺得事事不再順心,卻不知該找誰傾訴,就選擇自己扛着。時間久了,他也察覺到自己變了。

3.2%的人願意“找心理師”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渾然不覺”。上海68歲的譚芳因為有糖尿病,早早就退休了。剛退休那幾年,譚芳為了證明自己有價值,包攬家務,幫忙帶孫,沒停歇過。前年開始,因為身體變差,她大多時間都在休息。對家裏的事,她會嘮叨幾句,老伴讓她知足少説話。老伴兒態度粗暴,自己身體又不好,譚芳越來越消沉。

記者調查了268名老年讀者,發現接近六成的人不把心理問題當回事。在回答“有心事時如何處理”時,67.9%的人選擇“悶在心裏”,28.9%的人選擇“找人傾訴”,只有3.2%的人選擇“找專業心理諮詢師”。

規律社交有助緩解心理問題

“事實上,老年人有強烈的心理訴求需要。”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卜凌娜介紹,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曾做過統計,我國城市社區老年人抑鬱情緒問題的檢出率為39.86%,其中48%有抑鬱情緒的老人是因為長期獨居的孤獨感引起的。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寧凌昀認為,解決老年人心理問題,不能認為設一間心理諮詢室、找幾個陪聊的人就夠了。“話聊”不一定就能“話療”,還是要針對不同心理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需要專業醫護人員介入。另外,幫助老年人養成規律的社交習慣,比如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可以有效緩解他們的隔離感和孤獨感。

鮑傑 (摘自《快樂老人報》)